-
糜緒洋:俄羅斯百年圖書館昔日景象
關鍵字: 俄羅斯圖書館大火火災百年歷史圖書館蘇聯科學院情報所“怎么找書?”
“樓梯旁是書目卡片。還有羅列新刊文獻的雜志,每月出一期。”
“也就是說,如果我想知道當前研究新進展的話,我得每個月來情報所看一次雜志?”
“對。”
“這個雜志就沒有電子版嗎?”
“沒。”
“可如果我要按主題搜索,或者書名記不清了呢?總不見得把每一年的雜志一本本看過來吧?”(因為如果我知道書名的話,我就會在網上找到這本書。但通常的情況是,我對某一個題目感興趣,這時就得去書店找相應書架,或者在圖書館翻相應的卡片)。
“我們有電子目錄。106房間。”
“如果你們有電子目錄,那為什么只能在情報所樓里用呢?!”
“因為檢索是收費的,一次100盧布。”
次奧。人人都能找到致富的方法。貪婪愚蠢的學者們為自己找到了“預算外撥款”的方法。
情報所存在的唯一意義,就是幫助社會科學領域的學者在有關某個題目——無論新與舊,無論是本國的還是外國的——的文獻海洋中找到方向,但是這對情報所的工作人員來說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讀者寥寥無幾、正門被封死、運作體系陳舊落后,這都沒有讓研究所感到羞愧。
情報所存在的目的應該是讓人們的生活變得更便捷,然而它卻高高在上,把一切篡在自己手里,于是乎學者們只能詛咒它,然后自己在網上用試錯法來找書。
他們封死了入口。他們11點上班,16點提前下班。他們用一根手指打電腦。他們已經墮落到這種程度,就連打電話都不能把工作人員叫來,必須讓讀者親自去抓著每一個工作人員,看著他們,不讓他們消失在黑暗中。研究所里沒有一個統一的數據庫,每個圖書館員在自己的筆記本上登記讀者信息。最重要的是,檢索他們的書籍還要付費!
所以,你要么提前知道你要找哪本書,然后去卡片堆里翻箱倒柜地找啊找,用復寫紙寫下你的讀者需求單,等上個半天然后讀你的書,要么就估摸著等這些敗類在上班、服務器又沒有被關掉的時候去乖乖掏錢,然后看看你能檢索出些什么來。
作為結尾,還要提一筆,在情報所的廁所里沒有廁紙。廁所的墻上釘著大架子,上面應該掛的是那種公廁專用的大卷防盜廁紙,然而架子里都是空的。
在走出情報所時,我在昏暗的樓梯旁找到了告示欄。周圍空無一人,我也找不到電燈開關,于是我拿下一份告示,在有光線的地方讀了一下。原來這是情報所的學術委員會對科學院改革的憤怒抗議:
所以說呢,親愛的學術委員會的各位成員們,“數百家研究所的長期無序工作”并不是改革的后果。因為這已經是既成事實,因為這些研究所不愿盡自己應盡的義務,而這些義務本是建立它們的目的所在。這已經是既成事實,因為社會根本不知道它們的存在,因為人們進不去,因為員工上班開小差溜回家,因為半幢樓的照明被有意切斷了,因為它們把自己的主顧當XX一樣踢來提去,而這些研究所對此根本不在乎。
在我們的年代,大多數的書籍早晚會出現在網上。只有那些小地方的科研機構在本地出版的印數很少的著作是例外。更何況,如果我在搜索欄輸入“50年代蘇聯經濟”或“蘇聯工業化”,我能獲得無窮多的鏈接地址。我要做的只是在這堆信息垃圾中挑選有用的出版物。
90年前,人們根本還沒有聽說過信息爆炸,在一貧如洗的新蘇俄,建立了這么一個專門的學院,以拓展社科研究者的視野,讓他們知道其他城市和國家的同事們在干什么。那時搞研究的人也少,互聯網也沒有發明,研究院也只對莫斯科開放,更確切地說,只對那些準備好把自己的工作時間花在翻卡片上的專業人士開放,他們這么做是說得過去的。
但是現在再這么做,就怎么都說不過去了。
你們寫了慷慨激昂的抗議信,然后把它貼在樓梯下面沒有照明的走廊里。就連你們自己的員工都不會看見它。自然,它也不會對改革的進程產生任何影響。考慮到現在的局面,這真是太好了。因為就憑你們這管理水平,我是想不到還能怎么個更差法了,除非讓讀者把書帶進廁所,這樣你們忘記買的廁紙,他們就會用書頁來補上。
2015年1月31日的補充:
今天我驚奇地發現我一年前的帖子被頂到了Live Journal的首頁,相應地也引起了對我簡陋主頁的大量關注。
因為評論中的許多問題和表述都是相似的,我認為有必要對意外走紅和情報所火災有所表態。
1. 我痛惜書。我相信那里的館藏是獨一無二的,這些館藏本應被妥善數字化,并能讓公眾在網上瀏覽。我在情報所注冊是為了找關于蘇聯經濟的書,請相信我,這個題目被人徹底遺忘了,很難找到關于這個題目的一手資料。
2. 我覺得,許多評論者的意見可以被分成兩極:a) “活該”;b) “就這么點工資你指望他們能干啥”。對于第一類評論,我想說的是,知識——任何一種知識——都不應該被消滅。如果一本書作為對世界的信息源已經過時了,那么它依然有價值,因為它成為了對自己時代的信息源。為情報所大火感到高興,就像為一個病人被殺感到高興。
對于第二類評論,我想說的是,我認為“你們假裝付工錢,我假裝干活”這種態度是極不可取的。一個人可以為了高工資而干不喜歡的工作。但為了低工資干不喜歡的工作就純粹是自虐。如果一個人月薪只有1萬盧布(1000人民幣,按當前匯率),卻繼續留著工作,這只能說明他非常喜歡自己的工作。這表明他將干得很好,因為他是在全身心地工作。或者表明他覺得自己是塊廢料,找不到更好的工作了。當然還有其他更復雜的情況(小城市、偏遠地區),但是我們現在說的是莫斯科。如果一個人終究同意做一份薪水低微又不喜歡的工作,簽署了勞動協議,可是卻自說自話地決定不做好自己的義務,那么這就完全是道德敗壞,這種現象應該受到譴責和根除。這既是為他們自己好,也是為雇用他們的單位好。再重復一遍。所有這數以千計、數以百萬計不好好干活、把責任推給工資低的人,假如他們現在不再做這份工作,友好地、公開地拒絕干薪水那么少的工作,那么這無論對他們還是對雇用他們的單位都是件好事。因為你心懷牢騷、抱怨,在口袋里悄悄地豎著中指干活,事情并不會有任何好轉。要是您就因為工資少所以不好好干活,那么您既是在害自己,也是在害您的單位。一份有尊嚴的薪水不是靠上班睡覺或者向朋友發牢騷就能得到的。它是靠斗爭得到的。
3. 我的學術興趣是蘇聯經濟的職能和中國的經濟改革。我已經將數以百計相關題材的書籍數字化了。2014年前數字化的書籍您可以在https://yadi.sk/d/858t9RtldfSoE 找到。2014年以及之后數字化的書籍,您可以在我的博客中通過“книга”標簽來檢索。我知道大家來看我的博客,都是沖著我在情報所的經歷和有關火災的新聞,但我想我做的事情多少(雖然很少)能夠彌補一些火災為我們的社會和文化帶來的損失。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李楚悅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評論 70“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評論 113“她下月訪華,盡管特朗普團隊表達了擔憂” 評論 53“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評論 120最新聞 Hot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
還在扯皮中國,“涉華條款全刪了”
-
中國“光伏OPEC”發文嚴厲質問央企,怎么回事?
-
“最后一道貿易障礙,中國解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