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mena:香港忙了占中,失了民心
關鍵字: 香港香港占中香港反占中香港普選建制派泛民本土主義臨近農歷年末,正是兩岸三地普天同慶的好日子。誰料想占中消停了沒幾天,港大學生會選舉因為內地學生的參加而再起波瀾。
回歸十七年,香港從來沒像過去一年這樣,登上國內、國外諸多媒體的頭版報道。我們無法不引人注目,因為這是中國土地上首次上演顏色革命。
占中話題已經說爛,包括所謂后占中時代如何搞“青年政策”,也是同樣的話語一再反謅,了無新意,但作為馬年的頭等大事,還是要總結一下。
展望未來,傳統泛民勢必分裂。激進、年青的一派或與黃郁民、黃洋達之流暗中勾結,或干脆跟他們混日子;溫和、成熟的一派,將與建制派溝和,找尋自己的角色過日子。
較少人把眼光投向建制派。我沒法認為這次是建制派的勝利。
2014年8月17日,香港“保普選反占中大聯盟”發起游行
12月30日,泛民公布自己的一套《最新民情報告》,其中引述了2012年立法會選舉的數字。我當時就驚呆了,原來所謂建制派取得重大進展的2012年選舉,在地區直選之中泛民仍然高出十萬票,功能組別則高出三十五萬票。
那么2016的立法會選舉怎樣辦?很多人說占中是泛民大敗、失盡民心的喪鐘,下次立法會選舉將是建制派的大逆轉,正如一百五十萬反占中簽名,對七十萬票“公投”的差別。我沒有這樣樂觀。
要知道不少反占中的人,只反占領,卻不反對、甚至支持泛民的意識形態。他們腦袋這樣想:香港不必獨立,內地別搞我就行,特區政府就是好,回歸跟沒有回歸一樣,內地搞不到我們。
反對派發動占中,是顏色革命,劍指特首寶座;如果暫時放下這個目標,還是可以變陣的。他們本來就精于怎樣在制度和法律的框架內搞局。到了2016的時候,善忘的香港人或許不會記得兩年前的災難,或許再次在媒體的宣傳之中狂熱起來。而且別忘了,今天的黃絲中學生,就是明天的合資格選民。藍絲中學生?這是哪個位面的東西?
何況香港沒有國安法,一切都沒有成本,別的不說,就算是目前的占中犯事者,也就最多控告阻街、非法集會、亂丟垃圾、亂過馬路,蹲牢就是鍍金兼渡假,囚衣就是政壇的黃袍。
立法會選票尚是其次,反正無論2017普選與否,特首都由“愛國愛港”人士出任,捅不出多大亂子。我最擔心的,反而正是建制派在馬年引以為傲的一點:群眾自發站出來了。
沒錯是站出來了,可那是怎樣的群眾?都是50后、60后,70后已經比較少,遑論我們80后和青少年。他們的記憶就是:香港以前就很好,大家不管政治,做個安份的順民就能賺大錢,香港只要不亂就可以回到過去,年青人抱怨,是因為他們不上進,不挨苦。此外,就是上文提到那種,我不管你愛國不愛國,別睡我馬路。
事實上,占中期間我們幾次聯系受影響的苦主,都極難說服他們挺身而出發起訴訟,而社會也缺乏同情,正如我在《“占中”不是戰爭片而是宮斗劇》一文中說的,他們被吃定了。最后,“反占中聯盟”唯有以“還路于民”為號召。
更有甚者,就是少數同樣激進的愛國主義者。仗義每多屠狗輩是沒錯,我也很欣賞,起碼比起上述兩種人欣賞多了,但你不能用屠狗的方法對待人,不管是什么人。在某次藍絲群眾主動拆除路障的時候,有人用鉗子砸打黃絲的眼睛,幸好打歪不然就瞎了;另一次藍絲“撐警察”集會中,又出現了群毆女記者的事件。這種方法只能使自己更孤立,正如激進泛民沖立法會一樣。
問題是,除了這些群眾,根本缺乏青年的、自控的、追求社會改革的、有理有節而且真正愛國的群眾力量。政府要么被群眾運動圍堵,要么發動己方民眾,別無選擇。
早在2012年末保衛國民教育事件失利之后,我就提出,群眾對立非香港之福。我不著眼于社會撕裂、家庭不睦等等,真正的改革者從不掩飾自己的立場;我擔憂的是群眾運動必定走向兩個極端,無法溝通,只能以一方消滅一方來結束,或者一起被時代淘汰,就像臺灣一樣。政府應該領導民意,而非放任民粹主義的斗爭。不過當時我還不知道,政府早就支離破碎,特首手下無人。正如這次占中,就曝光了很多警察本身就是黃絲;警察尚且如此,其他部門可以想象。
今后,建制派將逐漸吸納一些原來的溫和泛民人士、接收其部分基本盤,也必定多少向之傾斜。那么,在立場上本來已經避談愛國只談愛港的建制派,只會更加“中立”,以保障既得的地盤;在路線上,基于溫和泛民主要都是親西方價值的“紅脖子”,那么建制派只會比今天更加堅守偏右路線。
在這個意義上,馬年沒有勝利者。后之視今,占中事件只是序幕,在運動之中重新編配政治角色。占中宣告了反華、反中央路線的失敗,但社會深層矛盾之上的政治面紗亦同時揭開,眾神歸位,展開另一種“左右分明”的斗爭。
這“天地”原來就是“鬧市海港、舊城窄巷”么?圖為香港籠屋
在上述的發展形勢下,一旦右翼、保守成了愛國主義唯一選擇、左翼、改革成了本土主義的代名詞,那將是建制派的最大失敗。
說起本土主義,今年有兩件大事也不得不提,一是小孩便溺事件,一是新界東北開發,都跟本土主義有關系。
所謂本土,更像一種農業時代的鄉土情懷,聽人說不說鄉音,看人是不是老鄉,話題離不開老祠堂。這真像香港,動不動就是“正體字”反簡體,動不動就是香港人核心價值、獅子山下精神——不獨反對派如此,建制派也一樣。最近的建制派歌曲《同舟之情》就這樣唱:“還有天地能前往,還有生命發光,騰躍于鬧市海港,愛在舊城窄巷……”
這“天地”原來就是“鬧市海港、舊城窄巷”么?
我一直認為,經歷了漫長的殖民生活,對于一些香港人來說,回歸中國只是回歸“大中華”,不再臣服于英國,在這個語境中,中國只是一個文化傳統象征,不具有現代民族國家意義。那么,一部分建制派、特別是民間支持者就認為特區政府這方面做得好,回歸了跟沒回歸一樣;反對派認為做得不好,回歸了就不一樣。
在這樣的集體意識中,香港要到什么時候才能和內地在產業和文化上結合和互補?前海、上海在吸引香港的本地資金,而香港本地的人,卻走不出去——一來不愿走,二來想走也走不了。學債房債把人牢牢套死,去內地打工,5000塊的月薪,填學債就去了一半以上。這連烏魯木齊都不如,維吾爾小伙子積極進取維漢融合起碼能多賺點錢。
所以我對前海、CEPA能夠多大程度的解決香港問題,很有保留。正常情況下,人口在國內自由流動,沒有語言文化的嚴重隔閡,那么資金的流動配合勞動力的轉移,可以發揮最大效用。可惜香港的政制和文化,鼓勵人口繼續滯留這彈丸之地,眼睜睜看著本地資金流失,而這種資金流失,意味著最后一點開創性投資、安身立命的工作也成了浮云,以后除非是金融尖子,否則只好認命做服務業,年紀大了沒有技術積累再下崗。簡單地說,這是一國之內的“全球化”,一邊是人口的溫室,一邊是資金的虹吸,剩下土地資本的壟斷。
那么,如果占中的結果是建制派日益保守,反對派日益激進和反華,土地政策改革就是空話。別看黃絲青年老說要“重奪”什么,真正的“愛國愛港”人士才是必須“重奪”改革、甚至批判政府的話語權的人,但他們面對的,不只是反華的激進泛民,還有一些建制派背后的一片江山,殊不容易。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小婷
-
直接安排10萬億元! 評論 141看完這部紀錄片,網友吵起來了 評論 126美國農民@特朗普:又我挨中國揍? 評論 121美聯儲降息25個基點,鮑威爾:若特朗普... 評論 138印度政府智庫:這個中國“圈子”,咱還是得加入 評論 138最新聞 Hot
-
看完這部紀錄片,網友吵起來了
-
“特朗普回歸,這個領域又讓中國贏一局”
-
“特朗普贏了,他們要回家了”
-
“從中國懷里拉走”?
-
美國農民@特朗普:又我挨中國揍?
-
法國外長到訪前,以色列在“法國領地”扣押兩名法國憲兵
-
美聯儲降息25個基點,鮑威爾:若特朗普...
-
德高官焦慮:若特朗普從烏克蘭抽身,中國就贏了
-
“特朗普真男人”“快速?;鹁褪亲詺ⅰ?,他倆同時發聲
-
普京:有些人嘴上承認“一中”,身體卻不老實
-
民主黨拋棄了工人階級?白宮回應桑德斯
-
印度政府智庫:這個中國“圈子”,咱還是得加入
-
“特朗普2.0”將至,日本很揪心
-
他押注特朗普勝,將贏下近5000萬美元,竟有訣竅?
-
“助我勝選”,特朗普任命她為首位女性白宮幕僚長
-
遭外資創紀錄拋售近110億美元,印度股市大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