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樹軍:美國“信息時代”的啟示
關鍵字: 美國信息時代社會安全犯罪記錄信息技術犯罪記錄系統到1980年,美國的國家犯罪記錄系統已累計存檔超過1.95億份犯罪記錄,幾十萬分逮捕令,美國全部勞動力中有3千萬人有犯罪記錄。在美國歷史最悠久的國家系統中,聯邦調查局的鑒證部(Identification Division)擁有2.2-2.4千萬份指紋卡,1.9億平民和軍人的指紋,涵蓋了美國超過半數的成年人。9
1984年,國會通過了《1984年減少赤字法》,徹底放棄了1974年隱私法的保護立場。為了減少赤字,國會未經任何辯論就立法要求:全美各州均須加入聯邦的全國數據整合、比對與關聯系統,以認證食品券、醫療補助、家庭哺育兒童補貼,以及很多其他相關福利項目的受益人資格。
結果,全國信息系統從此崛起,記錄在案的人群種類繁多、包羅萬象,包括:5000萬社保受益人、9500萬個體納稅人和7500萬法人納稅人、2120萬食品券領取人、1060萬家庭哺育兒童補助受益人、2400萬罪犯和6000萬份公民指紋、3900萬老年人額外保障受益人、2140萬醫療補助受益人、6180萬私人醫保計劃的被保險人等等,此外還有私人信用數據系統中的5100萬信用卡持有人和6200萬份信用記錄。10
然而,聯邦調查局的全國犯罪歷史系統不僅僅是刑事司法行政體系,它同時也是美國的就業篩選工具。在2400萬個人指紋和犯罪記錄中,超過一半的使用量是為了就業篩選,這使之成為美國最大的就業篩選工具。因此,它實際上也是美國歷史上最大的“黑名單”系統。美國9000萬就業者中,有犯罪記錄的3000萬人都被記錄在這個系統中。
不僅如此,全國犯罪歷史系統還是一個全國信息與身份中心。整合了6萬個刑事司法機構及其50萬從業人員,幾千個其他政府機構,以及從地方學區到美國銀行的雇員,這個過程被稱為“地方職能的國家化”。此外,該系統還涵蓋了7000萬現役和退役軍人、國防承包商和從業人員、核工業從業人員、聯邦雇員以及其他需要聯邦調查局備案的人員。
除了聯邦調查局的國家犯罪記錄系統以外,美國的基礎信息認證機構還包括商務部普查局、國內稅收總局、社會保障局、公共衛生局全國衛生統計中心,它們分別掌握自1790年以來的人口、個人身份數據,自1933年以來的公民收入、納稅申報信息,自1937年以來近2億人次的醫生收入信息、醫保、教育、福利和社保數據,以及1960年以來的公共衛生、醫療和人口學記錄。
美國的經驗對我們至少有以下幾點啟示:
第一,互聯互通的基礎認證制度是社會治理的重要抓手,它可以重塑權力的組織、控制、后勤和溝通方式,其重要性就在于它幾乎是所有政治行動的前提。
第二,從政治意愿和制度能力兩方面實現基礎信息的互聯互通,是識別公民身份、軍人身份、福利受益人、罪犯、嫌疑人,提高社會透明度,減少偷稅、漏稅、逃稅行為,減少福利欺詐,緩解信息不對稱與權力不對稱所帶來的“監管失靈”,提升政府公共服務能力,增強國家基礎能力的制度前提。如果基礎信息不能互聯互通,無論社會治理,還是國家治理,都很可能出現“治理失靈”。推動公民身份、財產、信用等基礎信息互聯互通的過程,是國家治理的現代化過程。
第三,改造國家認證體系、實現互聯互通是國家治理現代化很好的切入點。它非常迫切,尤其是為解決一個大型社會所面臨的各種大規模治理問題所必需;它相當可行,可以在短期內極大地改善政府的公共服務能力;它爭議較小,更容易達成政治共識。
最后,高度整合、互聯互通的國家認證體系,最可能受到的質疑在于,它是否會導致國家認證權力的過度膨脹。為了預防這一現象,現代國家通常采取以下幾種方式。首先,在認證體系中設計“消除個人可識別性”的必經步驟11,除具體負責的認證機構以外,其他政府機構所獲得的認證資料,通常都是消除個人身份信息后重新編碼的純凈版即匿名版12,向社會公開的認證版本更是如此。其次,建立相對嚴密的隱私保護法,防止個人隱私因為不必要的公開或者犯罪行為而受到干擾。還需要第三種限制,也就是政府信息公開,排在最前面的是官員財產申報、政府預算公開并接受社會輿論監督,接下來是涉及國民福利、公共服務、公共衛生、食品安全、藥品安全、產品安全、生產事故、工程質量等重大認證事務的信息公開。不過,這些原則的具體適用范圍,關系國家、社會組織與人在認證過程中的互相監督,需要放在具體語境下繼續討論。
看似微不足道的基礎認證制度創新,極大地提高了美國聯邦政府的社會治理能力。一方面,它把社會事實向政府敞開,有效地增強了政府處理大型社會問題的制度能力,從而讓政府的服務界面變得更友好,增強了政府政策的正當性。另一方面,它打破了僵化的分權思維,讓政府有能力在該集權的領域集權、在該分權的領域分權,聯邦政府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組織、控制、后勤與溝通優勢,從而大大提高了政府治理的有效性。認證制度改革前,社會對國家來說是不透明的,國家對社會的治理往往是瞎子摸象,難免頭疼醫頭、腳痛醫腳。認證制度改革將政治與治理所必需的海量社會事實匯聚到政府手中,讓美國政府得以透過信息溝通技術改造政府過程,把握社會問題,回應大眾訴求。人們往往只關注信息時代的技術進展、商業進展,而忽略信息技術對于政治發展的巨大影響。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四個現代化,哪一化也離不開信息化,美國也不例外。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注釋:
1.Kenneth C. Laudon, Dossier society: value choices in the design of n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s.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6, pp. 32-69.
2.[美] 凱斯?桑斯坦著,李云雷譯:《權利革命之后:重塑規制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第50頁。
3.Simson Garfinkel, Database nation: the death of privacy in the 21st century. " O'Reilly Media, Inc.", 2000, pp.13-36.
4.Kenneth C. Laudon, Dossier society: value choices in the design of n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s.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6, pp. 3-31.
5.[美] 格倫?格林沃爾德著,米拉、王勇譯:《無處可藏》,中信出版社,2014 第三章,以及Joseph W. Eaton, The Privacy Card: A Low Cost Strategy to Combat Terrorism. Rowman & Littlefield, 1986,pp.1-23.
6.[美] 凱斯?桑斯坦著,陳麗芳譯:《簡化》,中信出版社,2015年,第1-28、219-242頁。
7.Kenneth C. Laudon, Dossier society: value choices in the design of n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s.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6, pp. 41-42.
8.Kenneth C. Laudon, Dossier society: value choices in the design of n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s.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6, pp. 365-401.
9.Kenneth C. Laudon, Dossier society: value choices in the design of n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s.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6, p. 32.
10.Kenneth C. Laudon, Dossier society: value choices in the design of n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s.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6, p. 7.
11.Gary T. Marx, “Identity and Anonymity: Some Conceptual Distinctions and Issues for Research”in Jane Caplan and John Torpey, editors. Documenting Individual Identity: The Development of State Practices in the Modern World,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1, pp. 319-321.
12.David H. Flaherty, Privacy and Government Data Banks, Mansell, London, 1979, pp. 66-68,102-104,164-166,186-200.
————
Kenneth C. Laudon, Dossier Society: Value Choices in the Design of N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s,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6.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李楚悅
-
全國最大!哈密百萬千瓦“光熱+光伏”項目并網發電 評論 37“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評論 75“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評論 123“她下月訪華,盡管特朗普團隊表達了擔憂” 評論 54最新聞 Hot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
還在扯皮中國,“涉華條款全刪了”
-
中國“光伏OPEC”發文嚴厲質問央企,怎么回事?
-
“最后一道貿易障礙,中國解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