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來四年中美關系如何轉型?
關鍵字: 中國美國對話戰略關系前不久,在北京參加了一個中美學者“未來五年的中美關系戰略對話會”。約定俗成地,中國的一個“政治周期”是十年,美國的一個“政治周期”一般是八年。11月,中美兩國領導換屆不期而遇,美方學者關注“未來五年”的中美關系,而中國學者關注“未來四年”。
一個簡單的算數是,奧巴馬的八年任期還剩下四年,而屆時,中國的新政治周期僅到了中期,還剩下至少五年。這一算盡管簡單,但是心中有數和心中無數完全不一樣。
現在中國方面主張中美建立“新型的大國關系”。如果此說得到美方的回應,那么未來的四年,我把它判斷為中美關系轉型的關鍵四年。
中美關系依然處在轉型期,這是我們觀察中美關系的大前提。此時,到底如何觀察中美關系,這里有一個很關鍵的方法論問題。
長期以來,國人觀察中美關系缺少科學方法論,不是一成不變(比如“中美關系好也好不到哪里去壞也壞不到哪里去”),就是深受美國觀察中國的方法論影響(比如美國說“利益攸關方”,中國人就說“是”),而缺少中國人的角度。
美國已進入后霸權時代
方法論的第一點是上文提到的關鍵——“轉型”。中國方面已經提出了“新型中美關系”的說法,但人們仍然不能從中美關系轉型的角度思考問題。
這一轉型實際上早已開始。轉型時期也是動蕩時期,所以,我們如今看到的這一波中美關系動蕩,如同飛機在空中遇到強烈的對流,從中國企業無法順利進入美國市場,到美國國內政治斗爭中三句不離中國問題,異常復雜而怪異。
美國在世界上的地位是微妙而變動不居的,因為美國已經進入“后霸權”時代。這一點在討論中美關系時往往被國人忽略,即國人仍然按照蘇聯解體后的“單極世界”來對待美國。
毋庸置疑,美國仍然是全球唯一符合霸權指標的霸權國家。但是,在蘇聯解體后短短的二十多年,“美國病”并不比當年的“蘇聯病”好多少,誰也不要笑話誰。這并不是說,美國也會像蘇聯一樣解體,而是說,美國將要像蘇聯一樣走向歷史的衰落。
美國的一些精英,尤其是一些資深和位高的人,總是向中國人灌輸:“美國的自我復原能力還很強大,不要低估之。不信,請看:截至目前,美國已從危機中復原,所以,中國不要低估美國的復原能力。”這樣的說法,2008年以來我就不斷聽聞。
美國的危機是金融市場崩潰帶來的毀滅。但是,“復原論”振振有詞,認為“毀滅”就是“創造”,這是“創造性的毀滅”和“毀滅性的創造”。這種在冷戰剛爆發時由美國經濟學家熊彼得發明的理論,如今幾乎等同于美國宗教,是詭辯,絕對不是科學。
我們且看美國到底如何從“毀滅”中“創造”的吧。
美國內外,一直有人說“美國衰落”,但就是有許多人置若罔聞。然而,有意思的是,為什么關于“美國衰落”的論調在這次危機下甚囂塵上?深刻原因之一是:美國的金融資本主義或者金融全球化已經達到登峰造極的“最高階段”,危機正使其從“最高階段”黯然走向下坡路。
我們先把這些美國“復原論”放到一邊,信不信由人。但要看看美國人自己造成的事實:早在2008年,選擇奧巴馬的選民希望他一上臺就妙手回春,但是,到了他爭取連任的2012年,美國并未真正結束危機,即并未進入早在2009年就開始宣揚的所謂“危機后”階段,而是進入新的危機,面對可能跳下“財政懸崖”的更大挑戰。
不得不承認,奧巴馬政府把美國的危機成功地推后了。奧巴馬也通過國際“相互依存”的各種通道、機制向別的國家轉嫁了危機,但是,美國的危機仍然揮之不去。
奧巴馬的挑戰者羅姆尼失敗了,但是,人們不要忘記了他對奧巴馬政績的批評,這些批評并非一無是處,有些甚至是一針見血的。所以,僅羅姆尼對奧巴馬的批評就說明,美國從危機中復原并不像美國對世界所宣稱得那么動聽。
從“后霸權”之爭認識美國
我要指出的研究中美關系方法論的第二點是,我們要從美國學術界“后霸權”爭論的角度思考問題。
美國霸權一度在20世紀70-80年代遭遇到很大的挑戰,于是美國學界出現了“霸權衰落”的爭論,產生了諸如《大國的興衰》那樣的名著(保羅•肯尼迪著),和反駁美國霸權衰落的“軟實力”論(約瑟夫•奈著)。
當前關于“霸權衰落”的爭論與當年不同,主張者言之鑿鑿,反駁者理由不足。所以,我們應該看到,美國霸權正在走向衰落或者終結,至少可以做出這樣的學術假設,并根據此種假設制定對外政策。
美國居霸權之位的(1979-2009年),中國如同處在同一國際體系的其他非霸國家一樣,按照常規和邏輯,不得不與美國建立一種霸權和非霸權之間的關系。中國為此還提出了著名的美國是中國外交的“重中之重”的說法,對美國誘之以利,而且中國經濟長期的增長,可以保證對美經濟關系是公認的中美關系的“穩定劑”。
如今,“重中之重”難以持續。
第一,中國國內壓力持續。這不僅是因為中國經濟在西方經濟衰退下的嚴重下滑,而且在民意越來越介入外交的情況下,官方的中美關系,不得不受到民間中美關系的制約。2010年,從中國官方鄭重否定美國高層戰略家主張的“兩國集團”——即“中美國”提議(G2)就能看出這一點。
第二,中國面臨國際壓力。如果中國與美國成立排他性質的“兩國集團”,不管是中國的敵人還是朋友,都會有異議。所以,G2提議一出來,國際上反對聲音為主,贊同為少。
第三,中國繼續“讓利”,等于“慣壞”了華盛頓和華爾街。利之所在,美國自然得寸進尺。得寸進尺是人的“理性”行為,但國際關系中這一“理性”行為更是體現得淋漓盡致。
處在“后霸權”時代的美國,主要任務是“恢復”其正在流失的霸權和既得的世界秩序,防止中國挑戰這一霸權。所以,一些怪現象發生了:比如,中國越是告訴美國人中國無意于霸權,繼續推行“不挑戰”、“不稱霸”的策略,美國越是把中國當做“頭號挑戰者”;中國越是滿足美國的得寸進尺,美國越是對中國施加更大的壓力,進而中國越是不解和不滿。
要聽奧巴馬對選民怎么說
觀察中美關系的第三個方法論,是要聽美國向其國內聽眾,而不是國際聽眾,尤其是中國聽眾發表的言論。美國向中國聽眾發表的言論,類似美國向巴勒斯坦人發表的言論,多數不可信。例如,美國的“再平衡”戰略明明針對中國,美國政客卻在外交場合一再向中國聽眾聲明,“不是針對中國”。
有的國人,尤其是學習英語的國人,對美國官方的國內言論和對外言辭不做區別,這是一個致命的方法論錯誤。如同其他國家,由于政治尚未全球化(美國人投票選總統和議員,其他國家的公民只有看熱鬧的份),美國把國內和國際仍然定義為“我們”和“他們”之別。人們可以數一數美國總統競選中候選人雙方都用了多少個“我們”。有的時候,外國人在美國的活動中聽美國人講不包括外國人的“我們”,深感美國并不是外交宣傳中宣稱的那么包容大度。
“我們”起源于“部落”。在“我們”(國內)講的是一套話語,針對“他們”(國外)講的則是另一套話語。這在中國叫做內外有別。我看重的是美國總統和國會領導人向其國內選民說什么,而不是美國領導人向其國外朋友、敵人說什么。前者頗有學術研究價值,因為這些領導人要再三地用“我們”來拉近他們與選民的距離,害怕失去選民手里的選票,所以,必須確認與選民之間的關系是自己人的關系,同一個部落的,自己是打算做“部落”首領的。
奧巴馬的“我們”話語,而非其外交辭令,對研究中美關系更有價值。可惜,截至目前為止,國內尚沒有人計算奧巴馬的《國情咨文》或者其他重要講話,到底用了多少次“我們”。
奧巴馬最大的“我們”話語,即是要對美國進行改革。這印證了美國真的處在轉變之中,即從霸權到后霸權。奧巴馬是美國這個過渡時期的代表,代表著美國下一步的演化方向。
奧巴馬是美國“后霸權”時代的第一位美國總統,如今這位總統的任期延長了四年。八年的時間作為“過渡時期”,在信息時代已經足夠了,因為如果有心人用心做,八年確實能改變許多。小布什做了八年美國總統,從兩場戰爭開始到金融危機爆發結束,深刻地改變了美國。奧巴馬的八年,許諾給美國國內普通人的是“復蘇”,許諾給美國統治層的是“恢復美國的世界領導地位”。
一個有趣的問題是,我們不僅要評論2012年,而且要提前預知2016年,屆時的美國是否會變得更加面目全非?我相信,2016年,世界將能更清楚地看到、承認處在“后霸權”時代的美國。
奧巴馬將放手一搏耕耘海外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除非爆發世界大戰,奧巴馬絕沒有做第三個任期的可能,所以,四年后即他的總統任期的終點。現在,他不用再為選舉而拼搏,這意味著若從個人歷史定位和政治遺產的角度,奧巴馬打算放手一搏。這是我們觀察美國的一個變數。
放手一搏,在當下的美國政治生態下,即共和黨控制著美國國會半壁江山的背景下并不容易。2014年美國“中期選舉”后,共和黨很可能控制整個國會,所以,奧巴馬放手一搏的時間只能是在未來2年,因為從2014至2016年,他可能全部“跛腳”,一事無成。
奧巴馬的一搏,國內戰場即使搏了,也不容易成功。因為國內問題堆積如山,爛攤子如同颶風過后的紐約,非常棘手、難以改變。既然如此,還不如耕耘國外。因為美國的國外戰場極其容易成功,國外有著眾多美國的信徒和同盟,即支持力量。一般美國總統,在國內成不了氣候,往往在國際上能成氣候,正是因為許多外國人仍然癡迷美國。這一點,是中國要密切注意的。
奧巴馬會加緊推行其得意的“再平衡”戰略。最近奧巴馬高調訪問了緬甸。緬甸是奧巴馬的金秋收獲季,是其在華盛頓和華爾街炫耀的資本,這不僅是因為緬甸,而是因為緬甸代表了奧巴馬“再平衡”戰略的輕易成功。
除了在亞太地區的“再平衡”,奧巴馬還會在其他外交問題上出其不意,輕松收獲成功。
例如,奧巴馬啟用駐聯合國大使賴斯做他的國務卿,在政治上重視非洲和中東,甚至在2013年1月的第二任期大典一結束,就思考著如何“衣錦還鄉”。不過,我猜測,奧巴馬衣錦還鄉之旅的第一站未必是肯尼亞,因為那兒畢竟僅僅是其父輩的家鄉,更可能的選擇是印尼,即他兒時的故鄉。
2013年,印尼要高調主辦APEC峰會,奧巴馬會再次高調“重返”雅加達,屆時,將是慶祝其亞太“再平衡”戰略成功的時候。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
(本文已經發表于《社會觀察》雜志2012年第12期)
標簽 舊文資料-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李程
-
超百億美元,中國印尼簽了! 評論 13想給中資控股港口“潑臟水”,特朗普手下卻打了廣告 評論 67中國,找到一條“拯救世界”之路! 評論 113中國政府就黃巖島領海基線發表聲明 評論 215“臺積電答應美方要求,急于向特朗普證明…” 評論 163最新聞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