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雷:重回冒名頂替的案發現場“九十年代”,我們會發現什么?
最后更新: 2020-07-07 09:26:49【文/田雷】
我今天講一個開腦洞的題目。
首先要說,我接下來所講的,準備并不充分,思考很不成熟,充滿著個人趣味,而且非常不法學。如題所示,我想從這一系列“冒名頂替”事件出發,做一場主要是時間的穿越,回到案發現場,就是“九十年代”,這至少是我接到會議通知、必須要講點東西的時候的第一反應。
其實,任何事件,不光有時間背景,還有空間背景,目前媒體所關注的,重點在山東一省,但是否這類事件在歷史上只局限于山東,恐怕并不是,只是這次是在山東揭開了蓋子,很有可能,許多省份也曾流行過類似的問題。但我今天的發言不涉及地域,因為真的談不上充分準備,談地域容易引發爭議,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何以“九十年代”會成為一個法學問題,我必須做些交待,不能只是我對這個問題有個人興趣,斷斷續續積累了一星半點的思考。針對這個問題,我做個簡單的回答,因為上世紀的90年代,是中國法制建設之歷史進程中一個非常關鍵的階段,在新世紀之前的這10年里,先是1992年—1993年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正當化以及入憲,其次是1997年至1999年的依法治國的正當化以及入憲,可以說是90年代國家政治生活中的兩件大事,呼應某本近期熱銷的法學新著《想點大事》,我們在此也“想點大事”。而在此期間,法學學術界也有很多大討論,市場經濟和法治社會、法制(rule by law)還是法治(rule of law),權利本位還是義務本位,普世主義還是本土資源,那個時代的法學也是大開大合的。不過落實在法學界的主流論述中,“九十年代”可能是中國法治實踐和話語的一個原初場景,一個根,一個勝利的起點。故此,“九十年代”可以作為一個命題而提出。
劉晗新書《想點大事:法律是種思維方式》
接下來,我主要談五點,每一點都只能簡單做些闡釋,不是篇幅所限,而是我自己的思考并不充分。
第一,“九十年代”到底是什么?這個問題當然是在法制建設的意義上。最簡單的,當然是指從1990年到1999年,20世紀的最后十年。這十年從法制大事記上有什么大事?前面已經說了,地標性的兩個里程碑就是上半段的“市場經濟”和下半段的“依法治國”,這是所有法律人都悲歡與共的事件。當然還有一些事情,感受未必是均勻的,比如說我就特別關注香港回歸,“1997快些到吧”,而我最近也會在空余時間讀一些小說,主要是雙雪濤的(注意,他是吉林大學法學院的畢業生),我覺得他小說里所不斷重返的九十年代東北社會,也是不可忘卻的,雖然我的社會經驗很不一樣,但卻非常有感觸。
這么看來,似乎一南一北,悲歡并不相通,但歷史進程卻交匯在一處。當然,這十年,也是改革開放四十年中的第二個十年,同之前和之后相比較,這十年的特點是改革開放的狂飆突進,整個社會無比相信改革的力量,相信明天會更好,相信努力改變命運,相信把蛋糕做大后就會有“涓滴”效應。對我來說,趙本山在世紀末春晚上小品里的那句經典“改革春風吹滿地”,就是九十年代最強烈的心聲,那是1999年的春晚,我剛上大學一年級,在南京讀法學院。總結一下,那是改革突飛猛進的時代,官方意識形態也講的很清楚,“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很多時候,兼顧變成了不顧。
第二,“九十年代”的特點是什么?我只講一點,那是一個沒有互聯網的時代,我們可能逐漸忘記了,一個沒有網絡的社會曾是什么樣子的,也許在座許多同學壓根就沒有經歷過無網的生活,你們是互聯網的原住民,生來就有網,但我們至少曾經經歷過,我第一次介入“因特網”是1998年國慶節假期,撥號聯通后,記憶猶新,我相信自己也是上網較早的那一批人。換言之,整個九十年代,是一個沒有互聯網的時代,沒有互聯網最大的特點是什么,慢,信息傳播尤其之慢,一方面,信息傳播成本非常高,另一方面,阻斷信息傳播的代價非常低。
舉個例子,在我高三那年(1997-1998年),同學中間開始流傳一個消息,臺灣歌星張雨生去世了,很長一段時間,這個消息就是這么流傳著,我們沒有任何途徑能判斷它的來源,以及它的真假。這種“慢”,也就意味著信息傳播往往是以某個縣為單位的,有個不那么容易突破的“細胞壁”,小地方也因此很多時候顯得“天高皇帝遠”,當發生什么事件/冤屈時,當事人很難有手段制造“輿情”,吸引眼球,這是我們理解九十年代的許多法制事件必須要記住的一個背景,包括“冒名頂替”事件,也包括去年我們都很關注的湖南某縣中學的操場埋尸案,發生在2003年,但也是一個互聯網不發達的年代。
- 原標題:“九十年代”的隱藏角落?——從“冒名頂替”事件的一次穿越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吳立群 
-
恐怖主義頭領也常爭論:敵人是英美異教徒,還是不純凈的穆斯林?
2020-06-17 07:56 -
浙江溫嶺一槽罐車爆炸,致10死117傷
2020-06-13 18:20 安全生產 -
最新排名:清華首進前15,英美高校顯疲態
2020-06-10 16:01 中西教育 -
武大老牌坊遭攪拌車撞擊后受損,建于1937年
2020-06-06 16:18 -
網信辦等8部門集中開展網絡直播行業專項整治
2020-06-05 14:05 -
全力救治109天 四省醫護接力救回的小伙回家了
2020-05-30 11:31 新冠肺炎抗疫戰 -
總書記與我們在一起丨聽黨指揮 聞令而動 做黨和人民信賴的英雄軍隊
2020-05-28 09:30 2020兩會 -
某法律團體曲解香港國安法,全國人大香港代表團發表聲明
2020-05-27 06:43 香港 -
教育部:不盲目追求來華留學生規模
2020-05-26 11:42 中西教育 -
政府工作報告:今年要編制好“十四五”規劃
2020-05-22 10:00 2020兩會 -
多年來,習近平始終惦記著這些“小事”
2020-05-22 08:41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第一觀察 | 兩會前夕,總書記作出一個重要指示
2020-05-21 08:20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民政部:整治低俗婚鬧等不正之風
2020-05-20 19:25 婚姻故事 -
中國人喝的雞湯,一代不如一代
2020-05-18 07:42 -
應對疫情要靠“政治能力”,它從何而來?
2020-05-17 08:34 -
擔心中國或學習中國,是硬幣的兩面
2020-05-17 08:20 這就是中國 -
著名作家葉永烈去世,享年79歲
2020-05-15 16:29 -
虎門大橋今天上午9時恢復交通
2020-05-15 09:18 安全生產 -
復蘇,衰退,還是大蕭條?我們講述的故事,影響著經濟危機
2020-05-12 11:35 -
廣州一男子持刀與疫情卡點人員打斗,已立為刑事案件
2020-05-04 08:28 新冠肺炎抗疫戰
相關推薦 -
看完這部紀錄片,網友吵起來了 評論 71美國農民@特朗普:又我挨中國揍? 評論 117美聯儲降息25個基點,鮑威爾:若特朗普... 評論 131印度政府智庫:這個中國“圈子”,咱還是得加入 評論 137狂砸9億、站隊成功,馬斯克成最大贏家? 評論 260最新聞 Hot
-
看完這部紀錄片,網友吵起來了
-
“特朗普回歸,這個領域又讓中國贏一局”
-
“特朗普贏了,他們要回家了”
-
“從中國懷里拉走”?
-
美國農民@特朗普:又我挨中國揍?
-
法國外長到訪前,以色列在“法國領地”扣押兩名法國憲兵
-
美聯儲降息25個基點,鮑威爾:若特朗普...
-
德高官焦慮:若特朗普從烏克蘭抽身,中國就贏了
-
“特朗普真男人”“快速停火就是自殺”,他倆同時發聲
-
普京:有些人嘴上承認“一中”,身體卻不老實
-
民主黨拋棄了工人階級?白宮回應桑德斯
-
印度政府智庫:這個中國“圈子”,咱還是得加入
-
“特朗普2.0”將至,日本很揪心
-
他押注特朗普勝,將贏下近5000萬美元,竟有訣竅?
-
“助我勝選”,特朗普任命她為首位女性白宮幕僚長
-
遭外資創紀錄拋售近110億美元,印度股市大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