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紹光、歐樹軍:逐鹿之地新加坡——帝國與東南亞秩序
關鍵字: 新加坡【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王紹光、歐樹軍】
新加坡,古稱“淡馬錫”或“新加坡拉”,地處東南亞群島的地理中心、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的心臟地帶,因其扼守馬六甲海峽南端的戰略位置,在古代就是阿拉伯人、印度人、馬來人和中國人互通有無的必經之地。【1】自西歐近代民族國家興起以來,工業文明碾壓農業文明,“香料之路”逐漸取代“絲綢之路”,“海洋國家”一躍而凌駕“大陸國家”,新加坡漸成西班牙、葡萄牙、荷蘭、英國、美國這些海洋型殖民帝國的必爭之地。
1968年1月,因為無力繼續保障蘇伊士運河以東地區的安全,英國政府宣布三年內撤銷英國在新加坡占地面積為全島十分之一的軍事基地。1971年11月,英國與馬來西亞、新加坡、澳大利亞、新西蘭簽署的《五國防務協議》正式生效,極少數的英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軍隊常駐新加坡和馬來西亞。1973年,《巴黎和平協議》簽訂,英國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并解散了英國馬來西亞協會,英聯邦安全防衛體系宣告終結。同年,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的貨幣、證券交易所和橡膠市場徹底分立,兩國正式分離。【2】1975年柬埔寨和南越擺脫了美國影響轉向共產主義,1976年3月底英國駐軍從新加坡全部撤出。【3】英國徹底從新加坡退場。
在英國、法國、荷蘭從東南亞退場的同時,美國迅速出場填補戰略空白,越南戰爭(1955-1975)、東南亞條約組織(1955-1977)都是美國向東南亞宣示替補英、法、荷出場的重要一環,也是美國構建美國主導的世界秩序的重要部分,但美國的出場并不一帆風順。1972年,新加坡與美國的經貿關系空前密切,新加坡的跨國公司和外來直接投資主要來自美國,美國成為僅次于馬來西亞的新加坡第二大貿易伙伴。1975年,美國在越南戰爭中失敗,丟掉了金蘭灣軍事基地。1977年,旨在阻止共產中國影響力南下東南亞的東南亞條約組織【4】宣布解散。這兩大挫敗,導致美國對東南亞的影響力急劇下降。
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蘇東劇變后,新加坡出于地緣安全考慮奉行“區域權力平衡戰略”,支持美國在亞太地區駐軍。1990年,新加坡允許美軍進入位于新加坡東部的巴耶利峇(Paya Lebar)空軍基地和三巴旺(Sembawang)碼頭,其中三巴旺原本是英軍基地。1992年,美國被迫撤出菲律賓的蘇比克灣海空軍基地后,新加坡又允許美軍在自己國土上建立戰術分支機構。1999年,新加坡允許美國軍艦停靠新加坡樟宜海軍基地。2003年10月,新加坡與美國在反恐、反對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聯合軍演和訓練、政策對話、技術交流等事務上進行廣泛合作。【5】
作為一個在極其險惡的地緣空間上生存下來的“彈丸之國”,新加坡非常渴求安全。過去,它離開英國就很難在東南亞生存,現在,它又成為美國在東南亞的“錨”。在英國退場之后,在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兩大強鄰的虎視眈眈之下,新加坡把美國而非中國作為馬六甲地區權力的平衡者,這是一個不受自身文化價值觀念約束的現實主義地緣政治選擇。
帝國與東南亞區域秩序
帝國,是理解東南亞區域秩序的關鍵,東南亞的歷史書寫也與帝國密不可分,東南亞與中國的密切關聯自不待言,東南亞與西方殖民帝國的聯系是其現代進程的時代背景。而帝國對東南亞地區主導權的角逐,正是“新加坡故事”的大背景。只有這樣,方可理解為什么長期在馬來亞地區工作的英國歷史學者康斯坦斯·瑪麗·滕布爾沒有把現代新加坡歷史的起點定為1511年葡萄牙對馬六甲的殖民侵占,也沒有標注為1965年8月新加坡的獨立建國,而是1819年1月30日。這既是因為英國對新加坡的殖民統治從這一天開始,也是因為新加坡是英國削弱荷蘭在東南亞的勢力范圍的真正起點。
東南亞地區的經濟發展、宗教文化、人口結構、社會制度和政治架構等內部因素,都受到外部因素的強烈影響。這一影響可分為四個時期,分別是區域內外各民族友好交往的內生秩序時期、歐洲殖民統治的外生秩序時期、去殖民化時代、民族國家的創建時期。中國人在每個時期的作用都不容小覷,東南亞地區的華人有三千多萬,他們在很大程度上掌控了該地區的經濟命脈,這樣的經濟結構當然不會對其政治發展毫無影響。
其次,華人的身份認同也存在沖突,所在國是自己的“政治國家”,中國則是自己的“文化祖國”,這種政治認同與文化認同之間的沖突會導致或大或小的認同困境,也會影響自己與駐在國統治集團和社會大眾的關系。
16世紀初以前的前現代時期,是區域內外各民族友好交往的內生秩序時期,阿拉伯人、印度人、馬來人、中國人的互動是東南亞區域秩序的主要塑造者,當時最重要的政治組織形式是以君主制的王國。
第二個時期是16世紀初到20世紀中期的歐洲殖民外生秩序時期,歐洲人成為區域秩序的重要推手,政治的主要組織形式是帝國,外來殖民者至高無上,本地統治者附庸其下。殖民帝國為了絲綢、香料、橡膠等商業戰略利益來到東南亞,占據有利位置,建立貿易中轉站,與東南亞各地形成中心與邊緣的關系,將其作為自身機體的供血站。
在漫長的歷史行程中,東南亞地區從受中華文明輻射轉變為受歐洲殖民者支配,陷入西方國家內部霸權競爭外移所產生的激烈爭奪,從荷蘭到西班牙、葡萄牙,再到英國、法國、美國,這些霸權首先是軍事型的、政治強權型的,然后才生發出某種文化型的霸權。只是在英國崛起之后,西方內部的霸權體系開始有了一些文明的要素,但殖民地仍為“化外之地”,其政治架構仍然嚴格控制在殖民者手中。
第三個時期是二戰后的“去殖民化時代”,東南亞各國成為自身政治秩序的創建者,竭力排斥外來殖民者的影響。殖民帝國既希望全身而退,又希望以某種方式繼續支配東南亞,這才開始在形式上讓殖民地復制自己的政治體系,實質上寄望于通過行政主導制,通過保留外交、安全和內安大權,操控東南亞的“去殖進程”。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馬密坤
-
超百億美元,中國印尼簽了! 評論 13想給中資控股港口“潑臟水”,特朗普手下卻打了廣告 評論 67中國,找到一條“拯救世界”之路! 評論 113中國政府就黃巖島領海基線發表聲明 評論 215“臺積電答應美方要求,急于向特朗普證明…” 評論 163最新聞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