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洋對談何剛:低端產業轉移到東南亞,但核心技術不會轉出中國
2022年,中國經濟遭遇供給沖擊、需求萎縮和預期轉弱的三重壓力,再疊加俄烏戰爭、西方主要經濟體大幅加息等不利因素,挑戰巨大。作為第二個百年目標的啟程之年,尤其是作為十四五規劃和2035遠景目標打基礎的年份,2022年的實際增長數據使得中國經濟新征程上的增長壓力有增無減。面向2023年及中長期的發展目標,中國經濟有無可能回補2022年的增長缺口?如何才能走好新征程?有哪些創新需要突破?有哪些常識需要堅守?
11月24日晚,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聯合中信出版集團舉辦“中國經濟的新征程與新挑戰”論壇暨《經濟的常識》悅讀會,北大國發院院長、《經濟的常識》作者姚洋做了主題演講,并與《財經》雜志主編何剛就中國經濟的熱點問題與新挑戰展開對話。
以下為對談文稿整理,內容有刪節。觀察者網獲授權轉載。
何剛:從2018年開始,尤其是疫情以來,中國面臨的外部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包括全球化。我們是不是可以這么理解,中國是經濟全球化比較大的受益者和貢獻者,現在經濟全球化似乎正在發生非常大的逆轉,尤其不利于中國經濟發展的外部挑戰在增加。那么,經濟全球化究竟是符合多數人的常識的必然趨勢,還是二戰之后幾十年一個短暫的歷史偶然現象,這種短期的逆轉是不是正常的?
姚洋:我覺得直白來說,經濟全球化應該是一個意外。因為它是二戰之后美國主導的世界體系,雖然中間有很長一段時間的冷戰、蘇美爭霸,在這期間,美國把所謂的人、財、物的自由流動作為自由資本主義的一個優勢,相較之下蘇聯不允許這種隨意流動。它以一種所謂站在道德高地上俯視世界的態度,要給全世界人民帶來福利,所以美國愿意搞全球化,全球化應該是美國人造出來的。
但是美國人沒有想到中國異軍突起、后面恐怕還有印度,這兩個人口大國崛起,對美國所主導的世界體系會有沖擊。即使沒有實質性的沖擊,也有心理的沖擊。今后的世界,不再是美國一家獨大,可能是兩家、三家甚至更多,這對美國人來說,接受起來是有難度的。所以,在某種意義上,我們看到過去十年的調整倒更加符合我們的常識。
全球化并沒有給美國每一個人都帶來了好處,那些華爾街的人、硅谷的人好處很大,但是最廣大的美國普通人的生活質量并沒有提高,甚至有一部分人生活質量是下降的,他們就會回頭來問全球化到底帶給我們什么,這時候就會有再調整。
但是即使有了這個調整,想要完全把全球化給拉回去,難度也很大。經歷過去30年的融合,這個世界永遠不會回到原來的狀態。只能說在全球化的過程中進行一些調整,調整之后進入一個新的穩態,這個穩態也許不像上世紀90年代開始的全球化那樣,但大家也不會完全隔絕起來。
蘇州:太倉港運轉繁忙有序 碼頭汽車整裝待發出口海外。圖源:視覺中國
何剛:您提到特別重要的一個觀點是,未來30年中國最需要做的一件事是參與制定全球規則。但是如果在一個比較分裂的世界,包括中美之間處于競爭甚至有一點對立的狀態之下,中國如何能夠真正參與制定未來的全球規則?這個目標是不是太高了,還是有實現路徑的?
姚洋:我覺得現在是中國非常好的一個機會,因為全世界分成三極,美國、歐洲、中國。歐洲在很大程度上是跟著美國走,只要美國一發號施令,歐洲基本上沒有反抗的余地,所以事實上整個全球化的調整是中美兩國之間的調整。我們是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所以我們要堅持自由貿易,這是我們的落腳點。
但另一方面,我們對于美國恐怕也要多一點同情和理解,你要理解美國人的心態。它制造了這樣一個秩序,最后發現自己國家廣大的老百姓沒有從中受益,會產生一種非常復雜的心情,特別是看到中國興起之后。
雖然我們的分配差距還很大,但回頭看過去40年,幾乎每個人的收入水平都明顯提高了。但是,美國人普遍覺得下降了,至少是相對下降了,獲得感不強。如果我們多一些同情和理解,恐怕我們跟美國人談就能談得更順利一些。
美國把兩國之間定義為競爭關系。中美兩國應該管控競爭,管控競爭就要制定規則,我們可以跟美國坐下來談怎么制定競爭規則。美國人現在有點玩不起,看中國跑得太快了,就要在高科技領域限制你;我們可以跟他談,但沒必要必須把高科技的限制、把關稅都降下來再談,沒必要設置高門檻,我們應該以一個開放的心態跟它談。如果我們明確知道全球化是要進行調整的,下一步是怎么調整,不可能完全回到上世紀90年代去,這是不可能的。
何剛:您說的邏輯上特別順,全球化如果是有調整的,我們在全球的角色和外部環境也必然有所變化。最近輿論上談論得非常多的話題,比如中國會不會陷入日本一樣的增長陷阱,中國會不會在制造業被越南和印度所取代。我看您在書里非常明確,中國是有可能逃避日本這樣的陷阱的,越南應該不會對中國形成實質性的挑戰,這是不是跟中國經濟的體量足夠大、增長足夠快有關,還是有其他的因素?在您看來,中國可以應對復雜的產業轉移包括全球經濟形勢的變化嗎?
姚洋:越南替代中國,這完全是一個神話,這是不可能發生的。我今天剛看了一下數據,越南的出口量大概是3600億美元,中國2021年的出口量已經3.3萬億美元,進出口總額超過6萬億美元。越南的出口量就是中國的零頭,越南就算將出口增加50%,也只能占中國一個很小的百分比。但越南的出口要增長50%談何容易,越南替代中國沒有這種可能性。
何剛:印度呢?印度作為人口大國,更多人對印度的科技創新、高素質人才包括勞動力的年輕化有很多的期待。
姚洋:印度是有潛力,但是要把潛力轉化為實力還有很遠的路要走。我看了一下數據,從2010年到2020年,印度的制造業增加值占全世界的比例是略微下降的,沒記錯的話是百分之二點幾,而且還在下降(印度制造業增加值2010年為2853.5億美元,2021年為4465.0億美元,占全球制造業增加值比重維持在2.7%左右——觀察者網注)。
中國這10年增長了11個百分點,從18%增長到29%,排在中國后面的三個國家都是制造業強國,美國、德國、日本,三者加起來差不多跟中國一樣大。大家說印度有潛力說了二十多年,我也沒看到發揮出來。中國的人均收入是印度的4倍到5倍,可是在1992年的時候,中國的人均收入剛剛超過印度,在1992年之前中國是比印度還窮的國家;倒退到1978年,中國是比印度還窮四分之一的國家,可是現在我們的人均收入是印度的將近5倍。
我反倒擔心中國這趟列車會讓別的國家沒有站可停。因為中國的體量太大了,中國會把一些低端的產業轉移到東南亞和印度,但中間的核心技術產業恐怕永遠都不會轉出中國。中國這么大的市場,我的判斷是未來幾十年中國這些產業不可能轉移。
- 原標題:姚洋對談何剛:劇變時代,中國經濟增長要回歸常識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劉惠 
-
國美電器回應破產傳聞
2022-12-02 07:15 觀網財經-消費 -
超額完成全年目標,埃安立刻漲價?
2022-12-01 20:54 觀網財經-汽車 -
45個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名單公布,主導產業產值達19萬億
2022-12-01 17:57 觀網財經-宏觀 -
2024年直接投產4nm?傳蘋果等正推動臺積電美國廠升級
2022-12-01 17:41 觀網財經-科創 -
11月銷量破1.5萬輛,哪吒被質疑銷量注水
2022-12-01 17:22 觀網財經-汽車 -
國務院:明年開展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
2022-12-01 17:18 中國經濟 -
11月財新中國制造業PMI微升至49.4,企業樂觀度3個月以來最高
2022-12-01 17:08 觀網財經-宏觀 -
ofo再被討債:天貓向ofo及戴威索要5億借款
2022-12-01 16:34 觀網財經-互聯網 -
高端手機市占明顯領先華為,“擠牙膏”的蘋果還是贏麻了
2022-12-01 13:59 觀網財經-科創 -
中概股指數漲超40%,創史上最強單月表現
2022-12-01 11:22 觀網財經-金融 -
和寧王杠上了?中創新航被判專利侵權,誓要上訴到最高院
2022-11-30 21:31 觀網財經-汽車 -
無人接盤,對標BBA的寶沃汽車宣布破產
2022-11-30 20:01 觀網財經-汽車 -
小鵬三季報:毛利率顯著上升,已執行部分戰略調整
2022-11-30 19:06 觀網財經-汽車 -
成本漲超70%,阿里影業靠股權投資實現盈利
2022-11-30 17:24 -
BOSS直聘三季度報:活躍用戶創新高,付費企業數下降
2022-11-30 15:26 觀網財經-互聯網 -
特斯拉:沒有在中國布局芯片公司
2022-11-30 15:22 觀網財經-汽車 -
11月PMI降至48.0%,連續兩個月低于臨界點
2022-11-30 10:00 觀網財經-宏觀 -
加拿大央行87年歷史上首次出現虧損
2022-11-30 09:24 觀網財經-海外 -
日系車企在華分化:豐田一枝獨秀,本田日產顯頹勢
2022-11-29 21:36 觀網財經-汽車
相關推薦 -
“中國令美國望塵莫及,NASA至少落后四年!” 評論 58“洛杉磯完蛋了”,特朗普怒批:都是他的錯! 評論 296離任前,他轉臉來了句:這些美企比中國風險大 評論 74債務是中性的,既不是魔鬼也不是靈丹妙藥 評論 1182025,你還會看“長劇”嗎? 評論 121最新聞 Hot
-
“中國令美國望塵莫及,NASA至少落后四年!”
-
“就像原子彈砸下來”
-
“美國‘記吃不記打’,再蠢下去中國就要贏了”
-
“稀土礦遠低于中企出價賣給美企”,原來是美國丹麥搗鬼?
-
24小時內結束俄烏沖突?“特朗普還沒想好”
-
雷蒙多放話:下周敲定,不能等到200萬中國車在美國路上了…
-
最高法院5:4,駁回
-
歐爾班挑戰者挑釁:押注中國,錯了
-
“洛杉磯市長面無表情拒絕回答”
-
意大利總理:這是特朗普對中國的“警告”
-
印方心機:從蒙古買,繞遠走俄羅斯,也不走中國
-
中國AI論文緊咬美國,國內4所高校沖進10強
-
“中美像兩只大猩猩,我們可以當兩者間的小型動物”
-
又一起,“與韓國失事客機同機型”
-
離任前,他轉臉來了句:這些美企比中國風險大
-
“洛杉磯完蛋了”,特朗普怒批:都是他的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