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維為《這就是中國》第238期:中醫藥現代化
觀眾互動
觀眾: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的快速發展,中醫藥能否借助這些現代科技手段,實現精準化醫療和個性治療,從而更好地服務于人類健康?
張維為:最近我們看到不少視頻講華為開始和中醫藥結合,喜歡中醫藥的人特別高興,因為理論上你有這么大量的數據、案例、藥方、經典,全部加在一起,然后形成一種精準的AI輔助的大模型,可能會給中醫帶來一場新的革命。有沒有這樣的可能?
張伯禮:完全有可能。我們也關注了這個領域,我們學校也和華為在做一個這方面的工作,我們叫“岐伯工程”,已經啟動將近兩年了。
中醫的文獻浩如煙海,中醫的方子數十萬手,中藥更是幾千味,尤其是幾千年總結出來的歷代的驗案,根本是數不勝數,都是寶貝。我們完全可以用人工智能幫助篩選。
所以我們現在已經做到了把同類的方子合并同類項,然后賦予它幾個關鍵詞,敲進去,我要哪類東西,假如說咳嗽,我要“干咳、少痰,不發燒,伴有胸痛”,這幾個字一搜,從全國可以總結出上千個案例。漢代誰怎么治這個方子,到了宋代誰治的,到了明清誰治的,都能出來供你參考,然后還告訴你哪些藥有效。這是第一段,后一段真正把智慧融進去,那就更好了。
張維為:對,中醫的一個特點是非常強調個性,要了解每個人的具體情況。我可以想象一個場景:通過手機上一個APP,你跟它聊天,把你的癥狀全都說一遍,它自己也在不停地學習,最后給你開出精準的處方。也許永遠達不到張院士的水平,但如果能夠比現在80%的中醫大夫水平高,那就很了不起;即使永遠達不到這個水平,它也可以發揮極其重要的輔助作用。
觀眾:我是一名舞臺劇的制作人,正好我們現在也在孵化一個劇本,是兩個女孩創業做中醫的這么一個故事。常人的概念是中醫越老越值錢,但是我身邊有很多年輕的中醫,也在創業的過程當中。所以我們也整合了一些過去的新聞熱點,包括一些故事,在孵化這樣一個劇本。我今天的問題是,中醫藥是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的代表,蘊含著深厚的哲學概念,所以請問兩位老師,如何通過我的職業講好中國故事的同時,能為中醫藥走向世界作出貢獻?
張伯禮:認為老中醫一定比青年中醫強,這是不對的;實力不在于年齡,而在于你自己努力的程度,我們叫悟性。我一直講學中醫一定要有悟性,而悟性就是善于總結經驗,不犯同樣的錯誤。很多年輕的中醫也是很優秀的,他們腦子新,知識學習得快,并且肯動腦子、肯動手。醫生都是在臨床磨出來的,你的經驗都是自己積累的。老師怎么講是老師的經驗,轉化成你的經驗,一定要自己看病人,自己要上手,不管西醫、中醫都是如此。所以您為青年中醫鼓與呼,我是非常贊賞的,也非常感謝您。
要我提建議的話,不知您看沒看過《大長今》,是韓國的一個電視劇,演的就是一個普通的女孩子學韓國的藥膳,講的是給皇宮、達官貴人怎么做飯,實際很多講的是傳統的醫藥知識,她只要努力了,做得一樣好,甚至超過那些老的人。為什么《大長今》的影響那么大?一是把韓餐都給推廣開了,二是它很真實地反映了一整個過程,有故事。所以我覺得您要寫這個,里邊最好有故事,再一個真實,就可以了。
韓劇《大長今》劇照
張維為:我補充一點,我正好看到一個報道,就是在成都他們建地鐵線的時候,挖到一個漢墓,里邊發現了扁鵲當時的竹簡和木牘,而且很多是木牘;木牘比竹簡寬,上面寫的文字多,將近一千片,這意味著它們幾乎是幾部完整的醫學著作。然后成都中醫藥大學就把這個做成一個舞臺劇,學生自己演的,我想這些好的元素都在:真實的扁鵲,兩千年前的人物,考古、地鐵挖掘的過程,完整的扁鵲的故事。據說這個舞臺劇很受學生歡迎。類似這樣的故事非常非常多。
觀眾:中醫藥漢方被日本一些藥企申請了專利,并且日本搶先占據了一部分國際市場。針對這方面,我們該如何去應對?
張伯禮:這個里邊有很多的曲解,也有很多的以訛傳訛,事實并不是如此。
整個日本的漢方藥,完全繼承自中國的中藥,從前的考證是唐代鑒真和尚帶過去很多,實際歷代都一直有交流,所以日本的漢方藥,全是中國的這一套。但是整個漢方藥在日本國內的銷售占多少呢?占不到3%。我們中國占多少?大概是20%多,接近30%,它不如咱。
第二就是說日本在國際市場上搶占了多少多少,實際上它的出口也不多,中國的中藥出口是55億美金,而日本的出口是50萬美金,所以這個里邊又差了很大。從專利來看,2012年到2021年這十年,我們中國是1200項國際專利,日本的專利只有800多項,它也并沒有搶占多少。所以在20多年前就說日本占了世界百分之多少,它是以訛傳訛,就是把日元看成美元了,是一個誤會。我們有在多種場合解釋,但是這個就是糾不過來。這組數據都是日本厚生省報告的數據,是真實的。
從中藥整體的制藥水平來看,我們現在并不比它差。(有人)說那日本人做的藥,那小袋多好。它那個袋的量是我們的三分之一,它的劑量小,它的輔料用的是乳糖,不是我們的糊精,所以它的溶解度等各種都挺好。但是那么少的藥,很難治病,充其量可以做保健品,我們還得以治病為主。
張維為:在聯合國系統內,這個問題有過很長時間的爭議,就是發展中國家的傳統知識被西方國家申請版權。我當時參加過一些會議,爭得很厲害。我記得當時的共識就是,這種屬于非物質遺產的知識,屬于這個民族和這個地區的人的共同財產,不能被任何一個其它國家或外國公司拿去注冊、變成自己的版權。我后來沒有跟蹤這方面的國際法的發展,但是這個問題在國際上有過很多討論,也就是傳統知識與知識版權的關系。
張伯禮:這個我可以提一點了,因為我作為全國人大代表,連續兩年都提了這個議案,即建立傳統知識保護名錄,國際有這個制度。像中醫的這些方子是中華民族的,這沒有爭議,我們給這些東西建一道籬笆墻,宣示這是我們的,別人可以用,但你要跟我商量。不能像現在我們的牛黃清心,日本、韓國也生產,但根本不跟咱打招呼,也不提是中國的,就是它自己那么生產;這樣不行,你必須跟我打招呼,我同意以后你才能生產,這叫傳統知識保護名錄。
現在印度、墨西哥、巴西都在做,我們中國在我當(中醫科學院)院長的時候也組織做了,現在就是唐代以前的做了一部分,唐代以后的還沒做。所以我就兩次提案,希望把這事抓起來。它不是一道銅墻鐵壁,但是是一個主權宣示,我們國家應該建立這種保護制度。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李泠 
-
瀕危等級比大熊貓還高!北京發現世界極危物種低斑蜻
2024-06-23 08:25 觀察動物 -
醫院職工遭網詐后和單位均被罰,最新進展
2024-06-23 08:19 基層治理 -
突遇泥石流被困27小時后,梅州一貨車司機被救出
2024-06-23 08:03 -
黃曉明首捧金爵,下一部演“霸總”?
2024-06-22 23:23 直擊上影節:電影之城 -
6月22日《新聞聯播》主要內容
2024-06-22 22:26 -
游隼vs穿越機,張家界大峽谷上演“空中大戲”
2024-06-22 22:11 觀察動物 -
派出所所長實名舉報公安局長,河北承德回應
2024-06-22 21:16 -
明起多省份可查高考成績,查分時間最全匯總
2024-06-22 20:40 高考 -
中考英語聽力突發事故,山西省招考中心道歉
2024-06-22 18:33 中西教育 -
新疆高溫紅色預警:局地氣溫將達45℃以上,加強防范融雪型洪水
2024-06-22 17:15 極端天氣 -
七天“支教”團安排四天觀光,揭開“偽公益”的商業套路
2024-06-22 17:06 -
國家防總:鄂皖蘇發生“旱澇急轉”風險較高
2024-06-22 16:07 極端天氣 -
蘭州:取消新建商品房價格備案,購房人和房企可自行協商確定成交價格
2024-06-22 15:56 中國房市 -
城管局被曝拖欠600多萬設計費,局領導建議企業發律師函
2024-06-22 14:51 依法治國 -
男子將母親托舉到屋頂,自己被洪水沖走不幸遇難
2024-06-22 14:03 極端天氣 -
村醫吸毒成癮,急診科主任三年為其開具2846支杜冷丁
2024-06-22 13:10 -
福建上杭6名因暴雨失聯人員已遇難
2024-06-22 11:55 極端天氣 -
“4000元買的方案,最后牛頭不對馬嘴”
2024-06-22 10:39 高考
相關推薦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評論 48“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評論 101“她下月訪華,盡管特朗普團隊表達了擔憂” 評論 50“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評論 116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評論 126最新聞 Hot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
還在扯皮中國,“涉華條款全刪了”
-
中國“光伏OPEC”發文嚴厲質問央企,怎么回事?
-
“最后一道貿易障礙,中國解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