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維為《這就是中國》第251期:對北約“亞太化”說“不!”
“北約今天可以說是‘內外交困’,它推行‘北約亞太化’只會加速北約的走衰。”
“對于美國而言,歐洲比中國、俄羅斯要棘手得多。”
“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正在加速推進‘北約亞太化’,中國應該如何應對?”
北約是冷戰時代的產物,但是一直到現在,還在不斷地攪動國際安全局勢。在東方衛視9月23日播出的《這就是中國》節目中,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教授和研究員宋魯鄭圍繞這一話題進行了探討。
《這就是中國》第251期:對北約“亞太化”說“不”
張維為演講
2024年7月,北約慶祝自己成立75周年。美國總統拜登決定還是要大肆慶祝一番,所以他召集北約成員國首腦來華盛頓開了一次峰會。
7月11日,峰會的最后一天,拜登向與會者介紹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時候,說成了“有請烏克蘭總統普京”,全場都驚呆了。幾個小時之后,在新聞發布會上,他又犯糊涂,把自己的副手哈里斯稱為“美國副總統特朗普”。
這些戲劇性的場面使人產生一種感覺:北約的前景搖搖欲墜。
這次峰會發表了《華盛頓峰會宣言》,它竟然指責中國“持續挑戰北約利益、安全和價值觀”,“中國已成為俄羅斯對烏克蘭戰爭的決定性支持者”。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也公開指責中國帶來所謂“嚴峻安全挑戰”,他提出北約需加大同印太國家接觸,并計劃同澳大利亞、韓國、日本等國共同推動人工智能、網絡安全、海上演習等等。
7月9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出席北約峰會的領導人參加合影儀式。
其實,北約今天的處境可以說是“內外交困”,它在這個時間點推行“亞太北約化”或者“北約亞太化”,只會加速北約的走衰。
從外部環境來看,各國質疑北約的聲音日益增多。根據2024年1月歐盟范圍內12個國家的一項民調,只有10%的人相信烏克蘭能夠打敗俄羅斯,而預測俄羅斯將獲勝的人是20%,多數歐洲人都期待以某種“妥協”的形式來解決這場沖突。
從北約內部的情況來看,多個成員國政壇正在發生動蕩,其中最大的不確定因素是美國,因為美國正面臨大選。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公開表示一旦他執政,他想立刻結束俄烏沖突,他認為北約已經花了太多美國人的錢。雖然哈里斯已經取代拜登參加總統競選,但這還是安撫不了北約成員忐忑不安的心。
至于北約這次峰會對中國的高調指責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想大概有這么幾個。
一個是自從2017年美國把中國定位為“首要競爭對手”后,美國就在推動北約的反華轉向。北約在2022年馬德里峰會出臺的“戰略概念”文件中,已經把中國定位為“系統性挑戰”。
此外,北約要為自己在烏克蘭的困境甩鍋,而甩鍋最好的借口就是指控“中國支持俄羅斯”,甚至指責“中國不愿意因為俄烏沖突而放棄同俄羅斯的正常貿易”。中國和俄羅斯都是主權獨立的大國,而且有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大力發展雙邊貿易從來都是中俄關系的重中之重。
北約還污蔑中國向俄羅斯提供所謂的“軍民兩用品”,這純屬無稽之談。在國際貿易中,大家都應該遵守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則,以“軍民兩用品”這一模糊概念來混淆是非,將破壞國際貿易規則。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回答西方對中國的這類指控時,他是這樣說的:“俄羅斯進口武器的零部件和軍民兩用物資超過60%來自美國和西方國家,被烏克蘭摧毀的俄方裝備95%的關鍵零部件也來自西方,俄制武器72%的西方零部件來自美國公司,不知美方對此如何解釋?”
林劍還指出,美國及其盟友對俄羅斯的貿易也沒有中斷,對俄貿易去年高達1300多億美元,占俄羅斯外貿總量的18%。世界上大部分國家都沒有參與對俄的制裁,或者也沒有中斷對俄的貿易,所以美方的鍋怎么甩也甩不到中國頭上。
當然,北約這次發飆可能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中國與白俄羅斯進行了一場聯合軍演,這使北約有點尷尬。
大家知道,在白俄羅斯西南邊境與烏克蘭和波蘭接壤的地區,北約在增加軍事部署,直接威脅了白俄羅斯的安全,特別是敏感的白俄羅斯布列斯特地區的安全。我們不妨看一下事件發展的時間軸:
7月4日,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在阿斯塔納參加上合峰會,白俄羅斯成為上合組織的正式成員。
7月7日,中國國防部網站發布消息,中國和白俄羅斯軍隊將舉行“雄鷹突擊-2024”聯合反恐演練。這符合上合組織促進反恐合作的宗旨。演習從7月8日持續至19日,橫跨這次北約峰會的會期。
在7月11日舉行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中國與白俄羅斯的軍演,說地點距離白俄羅斯和波蘭邊界只有幾公里,也就是說與北約邊界也只有幾公里。中方是否了解這可能被視為來自中國的一種挑釁或者威脅?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是這樣回答的:我們已經多次闡明我們的立場,這是中白之間正常的軍事交流合作,不針對任何特定國家。從我們看到的公開信息,這場軍演也是中白雙方早在去年就定下的。
北約的反應顯然過度了,更何況北約已經公開討論針對中國的“亞太北約化”。一些北約國家艦支和戰機也在中國周邊海空進行活動,引起中國人民的憤慨。
今年5月初習近平主席訪問法國前夕,我去巴黎參加中法智庫交流。在討論俄烏沖突時,我說:
“俄烏沖突是一個悲劇,中國和俄羅斯、烏克蘭都是朋友,特別不希望看到這樣的沖突。回望過去,國際上很多智者,包括像喬治 凱南、基辛格這樣的人物,早就指出如果北約不停地東擴,一定會引起俄羅斯的強烈的反應。然而由于種種原因,歐洲主要國家還是選擇支持北約的五次東擴,直至這場悲劇的發生。
我們中國非常明確:絕不允許北約東擴到亞洲,一次都不允許。我們的態度是堅決反對、堅決拒絕、堅決抗議、堅決抵制。”
這次北約峰會再一次公開染指亞太,但這種企圖必將以失敗告終。
原因并不復雜,一是有強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存在,我們說這個地區不能生戰,就是不能生戰。任何域內國家如果要配合美國搞亂亞洲,都將付出沉重的代價。
二是它違背亞太地區絕大多數國家和人民的意愿。僅這個地區的中國-東盟這個板塊,人口20多億,一直堅持獨立自主和和平發展的主線,使這個地區享受了四五十年和平、發展與繁榮。雖然菲律賓現政權想在南海問題上倚重美國,不時地挑起一些事端,但它的行為也違背了多數東盟國家的意志,
三是北約現在連應對一場俄烏沖突的力量都捉襟見肘,多數北約成員國更不希望與中國進行陣營對抗。
四是美國在亞太的盟友都有各自的算盤,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綁在美國的戰車上的也是極少數。
比方說,日本的民調表明,大部分日本國民都反對直接與中國發生軍事沖突;韓國對中國維持半島和平的作用一直抱有期待,前年時任美國議長佩洛西竄訪中國臺灣后到訪首爾,高度親美的韓國尹錫悅總統也避而不見;澳大利亞政府公開表示不會因為購買英美的核潛艇就理所當然地卷入臺海沖突,澳大利亞總理甚至找理由沒有出席這次華盛頓北約峰會;至于印度,盡管QUAD(四方安全對話)經常被稱為“印太小北約”,但印度反復表示自己奉行不結盟的政策,不是美國的盟國。
五是從歷史經驗來看,即使在冷戰時期,美國曾按照北約模式在這個地區組織過一個叫“東南亞條約組織”,以遏制所謂“亞洲的共產主義勢力”,結果也以失敗告終。
總之,多重因素決定了“亞太北約化”更可能是美國的一場白日夢。亞太多數國家過去數十年,摒棄冷戰思維,堅持獨立自主、和平發展、合作共贏,贏得了長達四五十年的和平、發展與繁榮,這向世界昭示了什么才是人間正道。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李泠 
-
黎巴嫩:以軍襲擊已造成約100萬人流離失所
2024-09-29 07:23 -
納斯魯拉遇害后,數千名抗議者沖擊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
2024-09-29 07:02 -
王毅會見韓外長:美國在本地區部署中導破壞地區和平穩定
2024-09-29 06:48 三八線之南 -
王毅:烏克蘭危機當務之急是戰場不外溢,戰事不升級,各方不拱火
2024-09-29 06:46 中國外交 -
黎衛生部:以色列28日的襲擊造成33人死亡
2024-09-29 06:36 -
納斯魯拉被殺,中東多方回應
2024-09-28 23:36 巴以恩仇錄 -
以多地防空警報,稱攔截一枚也門導彈
2024-09-28 23:31 巴以恩仇錄 -
石破茂布局新人事,“林芳正留任、財務大臣換人”
2024-09-28 21:56 日本 -
伊朗“圣城旅”副指揮官尼爾福尚遭以色列空襲身亡
2024-09-28 21:34 伊朗局勢 -
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機場無線電頻段,威脅“伊朗飛機落地就打”
2024-09-28 20:47 巴以恩仇錄 -
特朗普威脅谷歌:一當選就起訴你!
2024-09-28 20:22 美國大選 -
“怕落入中國之手”?韓國最大鋅冶煉商這嘴臉…
2024-09-28 19:20 -
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已被轉移
2024-09-28 18:22 伊朗局勢 -
王毅:美國應將扣押的阿富汗海外資產用于緩解阿民生困難
2024-09-28 17:10 中國外交 -
王毅集體會見海合會國家外長
2024-09-28 17:00 中國外交 -
中國與東南亞基建互聯加速,“最焦慮的是美國”
2024-09-28 16:58 -
以軍稱納斯魯拉已死亡,真主黨證實
2024-09-28 16:11 巴以恩仇錄 -
“你們無權這么做!”
2024-09-28 15:07 不列顛 -
針對中國,歐盟規則“現改”
2024-09-28 14:21 觀察者頭條
相關推薦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評論 19“她下月訪華,盡管特朗普團隊表達了擔憂” 評論 41“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評論 99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評論 125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評論 173最新聞 Hot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
還在扯皮中國,“涉華條款全刪了”
-
中國“光伏OPEC”發文嚴厲質問央企,怎么回事?
-
“最后一道貿易障礙,中國解除了!”
-
10年了,馬來西亞稱將重啟搜尋馬航MH3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