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力:這家德國超市,為何能拳打家樂福,腳踢沃爾瑪?
——德國商業“供給側”的他山之石(上)
關鍵字: 超市零售業沃爾瑪家樂福德國ALDI上游盈利模式下游盈利模式快消品ALDI(阿爾迪)模式
ALDI模式,就是典型的生活必需品“一站式購物”模式。
先來看幾組經濟數據:
·按營業額,沃爾瑪世界第一,是阿爾迪6倍。如果按同種單品銷量,阿爾迪世界第一,是沃爾瑪的20倍。(幾年前數據)
·身價與奔馳公司等同,是麥德龍的4倍。
·德國最大的紡織品經銷商之一。
·占10%德國電腦市場。
·ALDI是世界上最掙錢的零售連鎖大鱷,而不是之一。
·全球金融危機的2008年,營業額反增10%。
·商品的“性價比”比“網購”更高。
標準店面
再來看看媒體對ALDI的評價:
德國麥德龍總裁Eckhard Cordes感嘆:阿爾迪(ALDI)商品的“質高價低”,確保了德國高質量日常生活水平以及社會穩定。
美國學者感嘆:德國不僅出產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也同樣出產偉大的折扣零售家!”。
德國著名周刊《明鏡》更干脆:阿爾迪就是德國;德國就是阿爾迪。
2006年7月28沃爾瑪宣布撤出德國市場,并將麾下 85門店賣給麥德龍。沃爾瑪總裁不得不承認,沃爾瑪低估了在德國對手的實力,已無法在德國達到自己設定的目標。所謂的對手,就是以ALDI為代表的德國本土連鎖業。
人們不禁會問,既然有那么高的營業額,ALDI店內的生活必需品到底有多少?說來實在“可憐”,連沃爾瑪品種數的零頭都不到:固定上架的商品不超過750個品種!這些商品有個共同特點,都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快銷品。飲料、食品、洗滌、冷凍等等。品種不多,自然要求的面積也不大,500-1000平米左右。品種數不多,自然要求的員工也不多:平均5人。
打入愛爾蘭的Aldi,圖為固定上架區域
人們的疑問一定會更大。前面的數據提到,ALDI是德國紡織品最大經銷商之一,電腦產品銷量占德國市場份額的十分之一,這豈不是服裝店、“電腦城”?有點自相矛盾。
矛盾嗎?是,也不是!
用傳統“小農思維”來看這個問題,一定是自相矛盾。用現代經濟思維就不矛盾了。
請讀者注意,750種商品是固定上架的、人們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關系到“吃喝拉撒”的日耗快消品。
現在的問題是:紡織品是不是生活必需品?接下來手機是不是?電腦是不是?冰箱是不是?小孩上學用的書包是不是?工具是不是?旅游是不是?通訊套餐是不是?等等,等等。這樣的提問可以一直延續下去。我們突然發現,沃爾瑪上架的商品幾乎都可列入提問之中。
按照傳統觀念的下意識,沒有這類商品我們也能“活”,所以不屬于生活必需品。我們生活在當今社會。按照現代觀念,沒有這類商品,沒法活。因此,電腦、手機、服裝等等也屬于生活必需品。
既然是生活必需品,當然也就歸于ALDI出售的商品品種之列。
ALDI“生活必需品一站式購物”模式的商品構成是這樣的:
固定上架、天天快消商品不多于750種;還有就是“包羅萬象”,按季節、節日、開學等周期人們需要的生活必需品,服裝、電器、家具、旅游、保險等等均在其中。
原來,ALDI購物模式的核心理念是:品種不少!品牌不多!同時又按商品消耗周期分為:固定上架和地堆上架。
進駐英國的ALDI,沿用了“地堆”
筆者在本文中,主要談了購物模式。它固然非常重要,但不是形成ALDI企業文化的“因”,而是“果”。在后續文章中,筆者將深入剖析ALDI的服務模式、品牌模式、管理模式、電商浪潮下的應對,等等。
(本文主體內容曾發表于2014年《信息與電腦》第6期)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陳軒甫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評論 70“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評論 113“她下月訪華,盡管特朗普團隊表達了擔憂” 評論 53“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評論 120最新聞 Hot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
還在扯皮中國,“涉華條款全刪了”
-
中國“光伏OPEC”發文嚴厲質問央企,怎么回事?
-
“最后一道貿易障礙,中國解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