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支振鋒:擔心輿情雜音擾亂“軍心”?怕是擔心錯了地方
最后更新: 2020-03-06 11:11:42【文/支振鋒】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一種前所未見的病毒,威脅了無數同胞的生命健康;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攪亂了春節的安靜祥和。跟17年前的“非典”疫情一樣,國家領導人親自部署、親臨一線,醫護人員不怕犧牲、堅守崗位。無數“最美逆行者”為了千百萬同胞的生命安危,甘為死士,以大無畏的精神自赴險境。疫情面前,勇敢堅韌、百折不撓的民族精神再次彰顯;民胞物與、守望相助的民族美德迎寒綻放。
但不同于2003年“非典”的是,這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是在人類進入信息社會、信息傳播進入web2.0和自媒體時代之后的一次全國性傳染病疫情,輿情治理也在疫情防控中具有更加突出的地位和更加重要的意義。
一、公共輿論與輿情治理
輿情是一個有中國特色的提法,類似的提法在西方是公共輿論(public opinion)。當一個有影響的事件發生時,社會公眾可能會圍繞事件進行討論。當討論達到一定的范圍并持續一定的時間,就可能會形成公共輿論。
公共輿論的形成有很多影響性因素。影響性的事件是基礎,這個事件可能是公開發生的,比如一項新的公共政策;也有可能是不公開發生的,比如古代的宮廷內斗。社會公眾的討論可能是公開的,比如改革開放之初的真理標準大討論;也可能是不公開的,比如特朗普上臺后,白宮內部對他的執政風格與政策也存在私下的議論。
但即便是不公開的私議,最終也會產生公共性的后果,并有可能轉化為公開討論。而且,重要的是,這個事件要能引發社會公眾的關切,或者讓他們覺得與自己的利益有關,或者會引起他們的興趣。因此,公共輿論實際上是一個中性的概念,它描述的不過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社會現象。
公共輿論作為一種客觀存在的社會現象,它在公共討論中所反映的思想、認識和觀點卻并不一定是完全客觀的。在美國學者李普曼看來,公共輿論提供給外部世界的,往往是一個“擬態環境”(pseudo-environment),【1】是由媒介經過選擇加工的符號化現實。因此,公共輿論并不是對現實“照鏡子”般的全息投影或者完全真實的再現,而是經過了公共討論生產者、傳播者、編輯者與傳播平臺共同加工之后的“信息”。在“事件-現實”與“輿論-信息”的轉換中,客觀事件的某些因素可能會被忽略或裁剪,客觀事件未必具備的因素也可能會被添加進來,因此公共輿論與客觀現實會有偏離。
《輿論》書影
但公共輿論會對社會大眾、公共決策產生巨大的影響。無論是個人,還是政府,在做出決策時,都需要依據相關信息來做出判斷。理論上講,信息來源越多元,信息內容越豐富,對信息的分析利用越科學,決策就越合理,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
然而,就在這里,悖論發生了。在很大程度上,“信息”實際上是他人已經做出的判斷。由于人們具有的從眾和隨大流的天性,有時候可能會不再依據自己的信息與觀念,轉而依靠別人提供的信息來做出決定。當越來越多的人不再自己做出判斷,提供信息,就可能會產生“社會流瀑”或“信息流瀑”效應,導致好像公共輿論很活躍,但實際上真正有獨立思考和判斷的,往往是少數人。【2】在這個過程中,一般來說,有組織的宣傳和有影響的意見領袖,對公共輿論具有較大的塑造和影響能力。
輿情屬于公共輿論的范疇。跟較為中性的公共輿論不同,在當下中國的語境下,輿情具有一些鮮明的傾向性特征。輿情中的影響性事件,一般要么是政治性事件,要么是可能發生政治性影響的事件;它們往往跟體制機制、公共政策、官員表現、公共秩序、意識形態有直接或間接的關系。輿情是重大公共政策的伴生物,在發生災禍等突發事件時,更易爆發輿情。
值得重視的,政治謠言往往會隨輿情而流行。秦朝末年,天象異常,“熒惑守心”,有流星墜落東郡,謠傳說留下的隕石上刻“始皇帝死而地分”,引發始皇震怒;【3】東漢末年,黃巾大起義之前,起義者制造“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政治流言;隋煬帝時期,民間流傳“桃李子,得天子”;元朝末年,黃河工地上流傳“石人一只眼,挑動黃河天下反”;明朝建文帝時期,民間據說也傳唱著“莫逐燕,逐燕日高飛,高飛上帝畿”的政治寓言。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角度來看,這些輿情的產生肯定不是偶然的,背后體現的其實是不同政治團體的利益訴求。
盡管輿情中有信息的傳播、理性的反思、善意的批評或者中肯的建議,也可能有無意義的情緒宣泄,但政治謠言往往是輿情中非常重要的內容。“謀求一己之利者”、“嘩眾取寵者”、“追求政治利益者”、“惡意中傷者”,【4】都可能是謠言的制造或傳播者。
因此,無論是出于對民意的回應,還是社會的長治久安,輿情治理都是任何一個國家必須嚴肅對待的任務。【5】我國自古有“以觀風俗,知得失”【6】的傳統,有著豐富的輿情治理的歷史實踐與制度智慧。對于以為人民服務為宗旨的新中國來說,重視輿情,通過輿情治理及時回應社會關切,更是應有之義。
- 原標題:疫情防控中的輿情治理需要新思維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吳立群 
-
我們發掘了兩處史前瘟疫遺址,得出了一些啟示
2020-03-04 07:23 考古 -
洛陽湯館復工,喝出了高考的感覺
2020-03-01 09:18 新冠肺炎抗疫戰 -
北京東城出現近日武漢來京病例
2020-02-26 16:02 新冠肺炎抗疫戰 -
新冠中藥方過多過雜,會讓百姓和基層中醫師迷茫
2020-02-25 07:44 新冠肺炎抗疫戰 -
什么是社會進步的標準?
2020-02-24 07:31 -
非常時期,讓我們談談“低級黑”和“高級紅”
2020-02-21 11:07 -
北大人民醫院現確診病例 已對142名腎透析患者進行觀察
2020-02-20 18:51 新冠肺炎抗疫戰 -
警惕“文牘政治”成為滋生官僚主義的溫床
2020-02-17 07:48 -
刻意隱瞞、吐口水致醫護人員感染,患者出院即被警方帶走
2020-02-15 19:56 新冠肺炎抗疫戰 -
袁隆平院士的“硬核”支援,到達武漢!
2020-02-14 18:33 新冠肺炎抗疫戰 -
澳門采購口罩主要來自海外:不想增加國家負擔
2020-02-14 18:22 新冠肺炎抗疫戰 -
“風月同天”是中國人貼的,龍應臺和奧斯維辛又是怎么回事
2020-02-14 07:53 -
《寄生蟲》摘得奧斯卡,韓國電影真成“亞洲之光”了?
2020-02-14 07:31 三八線之南 -
最質樸的堅守,是黨員醫護工作者的精神本色
2020-02-13 20:53 -
蝙蝠曾代表“福氣”,但現在沒人這么說了
2020-02-13 08:11 -
“我能做的就是讓他們盡早回家和家人團聚”|天使日記
2020-02-12 20:15 -
擅自將不實防疫信息發至微信群,南寧衛健委干部被撤職
2020-02-11 22:19 新冠肺炎抗疫戰 -
武漢市委書記:11日擬完成所有疑似患者檢測清零
2020-02-10 21:50 新冠肺炎抗疫戰 -
“非常時期就不握手了!”
2020-02-10 21:18 新冠肺炎抗疫戰 -
記者來信:企業復工需“硬核”支持
2020-02-10 20:55 新冠肺炎抗疫戰
相關推薦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評論 66“她下月訪華,盡管特朗普團隊表達了擔憂” 評論 45“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評論 107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評論 125最新聞 Hot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
還在扯皮中國,“涉華條款全刪了”
-
中國“光伏OPEC”發文嚴厲質問央企,怎么回事?
-
“最后一道貿易障礙,中國解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