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鐘雪萍:“抓痕”的歷史尋蹤
最后更新: 2020-08-21 17:51:12導讀如今,中美關系似乎在加速下沉,美國民調里對中國的好感度也一路走低。美國人對中國的認識,恐怕與現實相差甚遠,這背后究竟有怎樣的歷史源流?在多大程度上受到“西方至上主義”的影響? 鐘雪萍教授以一本上世紀50年代末的舊書《我們頭腦里的抓痕:美國人對中國和印度的看法》為切入點,展現了當年美國有識之士的反思,以及跨越時空的偏見及其自身的內在邏輯。【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鐘雪萍】
1958年,《我們頭腦里的抓痕:美國人對中國和印度的看法》(Scratches on Our Minds: American Views of China and India)在美國出版。作者Harold Isaacs,哈羅德·艾薩克斯(1910-1986)。
艾薩克斯1929年畢業于哥倫比亞大學。1930年,作為記者來到中國,結識了史沫特萊等左翼人士。二戰爆發回到美國。之后加入《新聞周刊》(Newsweek),作為戰時記者被派到中緬邊境。1953年加入麻省理工學院國際研究中心,成為該中心的研究員。著有9本專著,大都與中國和南亞有關。1986年,去世不久,《紐約雜志》發表了一篇關于他的“逝者傳略”(obituary)。這說明作者屬于對美國社會產生過一定影響的人,否則《紐約時報》的“逝者傳略”一欄,不可能給他一字之地。
中文網絡上,盡管少有關于此書的記錄,但還是發現一條,將書名的正標題翻成“心影錄”。這標題反映出國人的詩化能力。但原版書名的直接了當,以及書的立意、內容和觀點,真的跟詩意沒有任何關系。
在國內近幾十年來大量翻譯出版的的各類書籍里,沒有這本書的中譯本,讓我有點意外。所以想到,盡管是一本出版至今已經六十年有余的老書,還是值得介紹一下。因為六十年來,那些美國人頭腦里的“抓痕”不但從未癒合消失,反而如作者所示,會不斷隨著美國政治的需求,一次一次走馬燈式地顯現出來。
當然,在西方眾多“中國研究”的出版物和課堂里,該書也似乎少有被提及。只是,至今仍未脫銷。說明在某些角落,還是有人在閱讀它,比如20多年來,我那一批又一批為數不多的學生。
各個版本的《抓痕》,圖片來源:ebay等網站截圖
“我們頭腦里的抓痕”是書名的直譯,下面簡稱《抓痕》,全長400多頁,關于美國人——“我們”——對中國和印度的印象。前一半關于中國,后一半關于印度。在此介紹前面那部分。
作者開卷明義,指出:任何“印象”成為普遍,都跟文化傳播有關。(在網絡媒體出現以前,)有傳播能力的往往是精英,即,那些有地位、有資歷、有資源、因而能影響民眾的人群。只有把這些精英們腦子里關于中國(和印度)的印象,放在美國自身的歷史當中考察,才能真正認識那些普遍存在、時隱時現的“印象”的內在邏輯,它們對民眾造成的影響,以及這些影響又如何反過來強化那些印象。作者把這類印象形象地叫做 “scratches”,被“抓”后留下的“痕”跡。
書的重點在于思考:這些印象——抓痕——來自哪里?跟美國自身的歷史關系如何?又因此留下哪些難以抹掉的印痕?為什么需要予以反思?
1953年到1957年期間,作者采訪了181人。大都是當時政府和社會各領域里的領軍人物,也都是美國教育、宗教和政治的產物。用作者的話說,是一群具“代表性”的人物。稍帶提一句,作者同時提到,這些人大都住在美國東北部,美國精英政治文化中心。
因為自己曾經的工作(記者),他認識其中絕大部分人。也正因為這一層關系,外加作者保證所有的例子,在書里都匿名處理,使得這些精英人物同意被采訪,并接受作者那種特殊形式的采訪。這一特點,很難被復制,也是《抓痕》的特有之處。
作者說他一般登門采訪,根據事先設定好的一系列問題,采訪時按序提問,不進行討論,無一例外。如果必須,他至多加問:你這個想法基于什么?
然后,作者在采訪材料的基礎上,整理出被訪者對“中國人”(和“印度人”)的看法。在書里,在隱去姓名的基礎上,按比例列出他們的族群、宗教、工作等背景,包括生活或者工作是否跟中國有關。把來自被訪者的各種回答和解釋,按照提問的類型,給出其中一些例子。一方面點出,各種回答跟被訪者的具體身份背景有怎樣的關聯,另一方面也點出,盡管很多人背景不同,他們之間相同的共性又有哪些,等等。
《抓痕》一書的結構比較特殊。最先的60頁由“前言”(Introduction) 和打上引號的“‘亞洲’”(“Asia”)兩部分組成。之后的150頁左右,題為“中國人”(The Chinese),跟著的是130頁左右,題為“印度人”(The Indians)。完了最后還有30頁左右,題為“一些感想”(Some Reflections)。關于“中國人”的150頁,由另一個“前言”和10個部分組成。關于印度人的部分,由“前言”和8個部分組成。
“大前言”和“小前言”重復一些作者緣何寫這本書的想法,并給出自己的“研究”方法和解釋。之后的組成部分,每一次,都以被訪者的總體情況和他們的各種回應開頭。然后,作者把被訪者的答復,與美國人對“中國人”(或“印度人”)不斷變化的看法,再跟美國與中國(或印度)接觸的不同歷史階段相結合,進一步討論。
關于“中國人”的10個章節,分別以美國人對“中國人”不同的“看法”做為標題:
“優于(我們的)人”(The Superior People)
“次于(我們的)人” (The Inferior People)
“中國赤佬”(Chink, Chink, Chinaman) (這部分關于在美國的華人。在美國語境里,“chink” 這個詞,被認為其侮辱含義跟辱罵黑人的 “N word” 相等)
“需受(我們)監護的未成年人”(The Wards)
“讓人喜歡的人”(The Attractive People)
“崛起的英雄”(The Heroes Risen)
“倒下的英雄”(The Heroes Fallen)
“不知感恩的卑鄙者”(The Ungrateful Wretches)
“醒來的龍”(The Awakened Dragon)
與這些具體對“中國人”看法相對應的,盡管不完全一對一,是西方/美國跟中國300多年的接觸史。分別如下,具體的年代標注,也來自原文:
“尊重的年代”(The Age of Respect,18世紀)
“蔑視的年代”(The Age of Contempt, 1840-1905) (其中包括對在美華人的“印象”)
“予以善意包容的年代”(The Age of Benevolence, 1905-1937)
“欽佩的年代”(The Age of Admiration, 1937-1944)
“幻滅的年代”(The Age of Disenchantment, 1944-1949)
“敵對的年代”(The Age of Hostility, 1949-)
不言而喻, 這些年代的每一個定詞,跟上面所列的“看法”一樣,反映的都是西方/美國人的態度——他們頭腦里的抓痕,跟同段歷史的中國/中國人本身關系不大。
艾薩克斯認為只有進入歷史,從18世紀,到19世紀,到20世紀,才能看清各種看似矛盾的“抓痕”的來龍去脈,及其時隱時現的歷史原因。盡管作者沒有提及這段長歷史的性質,但它的資本主義、殖民主義、帝國主義性質,毋庸置疑。包括內在其中的種族主義作為意識形態的形成。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陳軒甫 
-
刷新認知:抓班農的機構,歷史比美國還長
2020-08-21 17:02 美國政治 -
拜登發表總統候選人提名演講,提到一次中國
2020-08-21 15:12 美國大選2020 -
拜登還沒講完,特朗普就發推反擊:他在打嘴炮
2020-08-21 13:52 美國大選2020 -
美軍這玩意,直接被扔在路邊……
2020-08-21 13:51 美國一夢 -
又炒作涉疆謠言,華春瑩:美國務院成了造謠院
2020-08-21 12:01 中美關系 -
英法終于表態反對,美國陷入“五常”孤立
2020-08-21 10:19 伊朗局勢 -
特朗普上訴至最高法院:不能禁止我推特拉黑別人
2020-08-21 10:14 特朗普 -
列特朗普“10宗罪”,70多位共和黨高官支持拜登
2020-08-21 09:47 美國大選2020 -
美國民主黨新黨章公然刪除“一中”
2020-08-21 09:22 中美關系 -
“除了與中國合作,沒有其他選項”
2020-08-21 08:44 中美關系 -
中國和印尼正式建立“快捷通道”
2020-08-21 07:32 中國外交 -
班農申請無罪審判,檢察官稱需繳500萬美元才可有條件保釋
2020-08-21 06:23 美國政治 -
前“白宮師爺”班農,被捕了
2020-08-20 21:57 美國政治 -
這回,我外交官對蓬佩奧說“謝謝啊”
2020-08-20 21:08 中美關系 -
伊朗亮出新導彈,以他命名
2020-08-20 18:48 伊朗局勢 -
韓媒:佛教、天主教都安然無恙,為何新教病例激增?
2020-08-20 17:10 三八線之南 -
美封殺TikTok,商務部:維護本國企業權益決心堅定不移
2020-08-20 16:37 中美關系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德國特朗普”仍有幻想:挨美國打,先別還手…
-
巴勒斯坦學者:關于加沙的聲音少了,但我們不是簡單的傷亡數字
-
特斯拉歷史首跌,比亞迪緊追
-
馬斯克捐贈1億美元股票,“慈善英雄”還是合法避稅?
-
“兩起事件嫌犯在同一基地服役過,在同一年被派往阿富汗”
-
對峙5小時后離開,韓國公調處暫停執行尹錫悅逮捕令
-
要么續約,要么賠錢!斯洛伐克威脅報復
-
又來!美議員質問:中國控制巴拿馬運河,臺海沖突可咋辦?
-
中方黑客盯上“美方制裁名單”?外交部駁斥
-
澳大利亞從娃娃抓起:學好數理化,對付中國咱不怕
-
韓國憲法法院:6日將就尹錫悅彈劾案開會
-
敘新當局外長、防長、情報主管首次出訪,去了沙特
-
外媒緊盯:中方又要出手?
-
拜登給前共和黨眾議員切尼授勛,還打算提前赦免她
-
確定恐襲!FBI還改口:嫌犯單獨行動
-
時隔40年,美國遺留的毒垃圾終于處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