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咸魚《你所不知道的三國故事》作者
-
曹操的藝術形象怎么會變成大漢忠臣?
那些以輕浮的態度對待歷史的作品,觀眾也必然會以輕視對待它。[全文]
-
不會吧?現在還有人相信“辟谷”包治百病?
東漢末年的民間,是伴隨著病痛、饑餓與災荒的時代,太平道、五斗米道借助宗教趁勢而起,在饑餓與死亡的氛圍下,辟谷可以完美解決饑餓與死亡的問題,凡人“欲服食辟谷求無窮之壽”,也自然而然成為宗教宣傳的利器。[全文]
-
曹操高陵“被毀”,是曹丕在“坑爹”嗎?
最近一則有關曹操高陵的新聞,報道稱河南安陽曹操高陵在后世遭到“毀陵”,而更讓人震驚的是,有學者懷疑主動拆毀曹操高陵陵園建筑的竟然是曹操的兒子曹丕。曾經主導過三國時期喪葬制度改革的曹丕,和父親曹操的關系如何?[全文]
-
蜀漢皇宮再現,但鐘會反叛之謎仍難解
近日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向媒體透露,劉備當年的蜀漢皇宮有望露真容,或在成都天府廣場東北側。這個存在歷史長河中短短四十余年的政權留下了無數供后人緬懷的名勝與傳說,筆者借蜀漢宮城這個話題,說說蜀漢帝國的謝幕:鐘會之亂。[全文]
-
《封燕然山銘》:漢帝國的榮光原來如此真切
近日,《封燕然山銘》摩崖石刻在蒙古國境內被發現,引發了學界廣泛關注。“勒石燕然”作為重要的典故,成為了后世功臣名將向往的功業巔峰。它的發現不但確定了燕然山的地理位置,而且重現了當時漢帝國的榮光。立下不朽功勛的竇憲及其家族的命運又如何呢?[全文]
-
如果“辱母殺人案”發生在古代,會怎樣判?
引發公眾和媒體廣泛關注的聊城“辱母殺人”案,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對“正當防衛”的法律解讀,其延伸意義則牽扯到“復仇”。筆者作為一個歷史愛好者,耙梳史料,整理一些古代“血親復仇”的案例,從中可以看出“忠孝治國”和“禮法尺度”之間的張力。[全文]
-
“大師”古已有之:三國的術士們
史學家呂思勉在《三國史話》中分析東漢末年術士們的三種形態時,提到一種是“專和上、中流社會中人交接的”。當今原也有一些“神人”、“大師”們粉墨登場一時風光,在他們紛紛遁世或者“仙逝”的時候,盤點一下三國時代他們的“祖師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