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鐵環境振動超標影響到高精尖儀器,怎么辦?
關鍵字: 地鐵環境振動地鐵環境震動超標地鐵高精尖儀器地鐵開通之前,在這兩所中國最著名的高校,因公交和鐵路引起的環境振動,已逼近甚至超過某些儀器規定的安全值。不過,因為這些儀器在制訂正常使用環境振動要求時留有富余量,絕大部分仍能正常工作。臨近的地鐵線一旦開通,兩所大學中對振動敏感的精密儀器,很可能無法在最高精度下正常工作。
有學者認為,這造成巨大的浪費,“花100萬美元買回來的儀器,只能當10萬美元的用”。
許多儀器的使用者并不知曉,地鐵振動會影響儀器。曾有同事找到雷軍,抱怨實驗室一臺測量巖石年齡的精密儀器突然不正常了。這位老師叫來廠家,左調右調,愣是修不好,廠家也摸不著頭腦。
雷軍問:“什么時候開始不正常的?”對方說:“從2009年開始。”事實上,并非儀器壞了,而是地鐵4號線開通后,振動干擾了儀器。
“國內研究地鐵振動問題的專家,包括設備廠商,總共不到百來人。”北交大副教授馬蒙感慨,這是一個非常小的學術圈子,其中大部分專家還在同一個微信群里。
10多年來,雷軍一直在各種場合呼吁關注地鐵振動問題。作為九三學社社員,他多次寫建議書希望向全國人大反映這一問題。一有機會,他便向不了解的學者和學生科普地鐵振動的影響。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原本搞地震學的他,一門心思撲進這個冷門的學術領域。家人常勸他,別“不務正業”。
在雷軍看來,這個領域相當重要。他敲著桌子問:“中國正經歷工業化轉型,可為什么這些年我們的科技成果都是大塊頭的?一些核心電子元件,包括芯片、光刻機、光柵薄材等許多領域零部件的加工,為什么即便我們買回了國外全套生產線,也造不出一樣的東西?很大一個原因就是環境振動超標。今天我們已經能生產粗獷的工業品,我們的短板主要在精度上,一小一精就不行。”
他曾為兩個單位做過環境振動評估。一個是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是國家最高計量科學研究中心,原址環境振動嚴重超標,后來搬遷到昌平,評估卻發現新址仍有一些問題。另一個是某國防計量站,環境振動超標100多倍。
對專門研究環境振動的專家來說,地鐵引起的微振動,看似蝴蝶扇動翅膀,但在對振動敏感的高精尖領域,足以釀成災難性的風暴,從而制約一個國家的發展:光刻機需要在1毫米內畫上千條線,需要外部環境保持極度穩定;導彈系統中高速旋轉的陀螺儀,加工時必須保證質量中心和幾何中心完全重合,否則就會指東打西。
兩敗俱傷的妥協
同許多外界學者一樣,雷軍原本也不知道地鐵振動對精密儀器有影響。在中國,北大與地鐵的激烈抗爭,頭一回讓這一問題浮出水面。
2003年,北京市地鐵4號線方案公布,將貼北大東門一路向北。地鐵線兩邊緊密分布著北大幾大理工科學院及眾多重要實驗室,北大相當一部分精密儀器集中在這些科研樓中。有學者提醒北大,得研究下地鐵對精密儀器是否有影響。
雷軍此前研究建筑物抗震,都是較大級別的振動,沒怎么關注過微振動的影響。著手采集北京市其他地鐵線的振動數據后,他才發現,“這個問題很復雜,比想象的要嚴峻得多”。
因為他和同事的報告,北大反對4號線經過。當時北大和地鐵公司為兩個方案反復爭論:要么北大整個搬走,要么地鐵4號線改線。
直至最后一次研討會,雙方仍僵持不下。那次會議由北京市一位副市長主持,邀請了一位院士和多位北大校外專家。
那位院士在會上表示,軌道隔振方案可行。他拿自己做過的一個方案打比方,“用手一摸,振動感覺不到了。”
北大一位代表當場反問:“人的手這種傳感器靈敏度有多高?”北大對振動最為敏感的那臺電子顯微鏡,敏感度是人體的成百上千倍。
會上最終形成決議,采用一個折中的方案——4號線經過北大的789米軌道段,將采用世界上最先進的軌道減振技術,也就是在鋼軌下鋪設鋼彈簧浮置板。這種浮置板由一家德國公司發明,上面是約50厘米厚的鋼筋混凝土板,下面是支撐著的鋼彈簧,能將列車的振動與道床隔離。
- 原標題:減振
- 責任編輯:李東堯
- 最后更新: 2018-04-25 14:14:24
-
自主芯片“魂芯二號A”發布 性能超國際同類4倍
2018-04-25 10:39 IT新浪潮 -
被日本卡脖子的“國產觸覺”:靠進口 10萬一個
2018-04-25 10:25 -
嫦娥五號計劃2019年發射
2018-04-25 08:29 嫦娥奔月 -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師:“天宮”部分技術或超國際空間站
2018-04-25 07:45 航空航天 -
生物智造:中國科學家打一束光,讓細菌畫納米電路
2018-04-24 20:18 科技前沿 -
嫦娥四號年底前后登月!其中繼星名字也很美
2018-04-24 11:47 航空航天 -
問鼎蒼穹 我國將選拔17至18名第三批預備航天員
2018-04-23 14:00 航空航天 -
為什么中國沒有自己的操作系統?
2018-04-23 09:50 IT新浪潮 -
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減速傘試驗成功
2018-04-23 09:13 航空航天 -
造一顆“中國芯”分幾步?
2018-04-23 07:50 科技前沿 -
美國不是第一次在芯片上出手,但每次中國都變得更強
2018-04-23 07:35 中美關系 -
俄航:莫斯科上海航線未來或用超音速飛機 只要2小時
2018-04-22 23:08 航空安全 -
我國深海水下滑翔機首潛8213米 刷新世界紀錄
2018-04-22 08:19 -
首次!中國利用遙感技術在國外發現絲路考古遺址
2018-04-21 13:33 -
外媒:中國“人造太陽”或超越人類最狂野的能源夢想
2018-04-20 16:55 中國精造 -
我國航天員"飛天"水下訓練服首亮相
2018-04-20 15:43 航空航天 -
國家航天局:中俄正討論向對方空間站互派宇航員
2018-04-20 10:55 科技前沿 -
中興回應美制裁:極不公平 不能接受!
2018-04-20 09:50 中美關系 -
“發展自主芯片,不能等做到跟國際水平一樣才用”
2018-04-20 07:38 科技前沿 -
他們當選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
2018-04-19 16:25
相關推薦 -
被當面打臉,日鐵急了 評論 9受中國影響,澳企要在稀土加工業務上發力了 評論 43全國最大!哈密百萬千瓦“光熱+光伏”項目并網發電 評論 68“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評論 97最新聞 Hot
-
“沙特曾多次警告德國提防嫌疑人”
-
特朗普最新任命!這次包括火箭隊老板、真人秀制作人
-
巴勒斯坦三個政治派別發表聯合聲明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