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問診2025中國經濟】林雪萍:對中企出海的認知,不能停留在能否守住“世界工廠”的層次
最后更新: 2025-01-15 17:57:34編者按:新的一年,經濟工作怎么干?2025年,中國經濟會面對怎樣的內外部形勢?如何應對特朗普2.0沖擊波?為什么擴內需如此重要?大出海背景下,中國制造如何利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大市場?2025年,又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一攬子增量政策之后,如何實現經濟增長又穩又好?地方化債與經濟發展如何兩全?如何穩住股市樓市?
我們迫切需要深入探討這些重點議題,剖析2025中國經濟的挑戰及其背后的機遇。為此,觀察者網推出《問診2025中國經濟》專題,邀請國內頂尖經濟學家、產業專家,圍繞這些關鍵問題犀利發問、深入研討,厘清中央戰略布局和產業發展方向,消除輿論誤區,為中國經濟的穩健前行貢獻智慧與力量。
過去一兩年,出海已經成為中國制造企業最重要的議題之一,專題的第五篇,我們邀請了上海交通大學中國質量發展研究院客座研究員、《大出海》作者林雪萍,分享他過去幾年觀察到的中國制造在面臨全球化逆風中迎難而上的頑強基因,以及中國制造如何利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大市場,正在重塑的全球化格局。
【對話:高艷平 整理:鄭樂歡 劉冶 校對:朱敏潔】
全球化局部加速 推動力就是中國工廠
觀察者網:從2006年中國商務部鼓勵企業“走出去”,有的企業比如海爾甚至上世紀末就在海外建廠了,到后來的“一帶一路”倡議,再到如今的地緣政治、民族企業成長等等原因,中企出海歷經幾十年滄桑。過去幾年您一直在全球各地調研中國制造企業大出海,請您跟大家分享一下調研之后您發現的大出海的新特點、新脈絡和新風向?
《大出海——中國制造全球出征的關口和突破》,林雪萍著,中信出版社
林雪萍:首先,過去幾年,中國制造大規模出海呈現百舸爭流的態勢。實際上這輪出海,涉及的企業、行業非常多元,企業大小、體量也很多樣,在全球各地四散開來。我們能夠看到,在越南、泰國、墨西哥有大量的新興中國工廠。
逆全球化的聲音從四面八方傳來,人們以為全球化戛然而止,但這只是站在中國看中國的視角。如果站在月球上看地球,就會發現全球化出現了局部加速的態勢。而這里面很重要的推動力就是中國的工廠,我們能看到中國企業出海出現非常密集的局面,中國工廠成為各國“爭搶”的對象。
要評價一個地方的全球化商業熱度,可以去看看它的機場。中國到墨西哥,時差是14個小時。海南航空從今年7月開通直飛航班,一周兩班;到9月就變成一周三班,到12月更是每天一班。
這背后的變化意味著大量的人去那里考察商業,所以坐飛機去墨西哥的時候,你會感覺人真的很多,大家都在尋找商機,這就是大規模出海。
中國作為墨西哥的投資來源地,前幾年排名是第22位,現在已上升到17位,我想實際上的排名遠遠不止于此。在墨西哥中部城市圣路易斯波多西,這是墨西哥傳統制造業基地,2022年只有8家中國企業,但到2024年底有30多家,換言之很多企業是這兩年才落地的。
2016年后中國對墨西哥直接投資步伐加快
在其他國家也能看到這樣的景象,比如匈牙利,2023年的外商直接投資是130億歐元,其中將近60%來自中國。這些數據都給我們很清晰的指向,那就是中國企業大規模出海。
第二個現象是倉促出海。實際上這次出海無論是涉及面還是速度,都超過很多業界的觀察。但有時候,我們會認為這輪出海是不是以前的延續?就我的觀察而言,不是。
大規模出海,其實是量變;但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中,是經驗的斷層。規模性的出海,跟以前企業、個體或企業家自覺的國際化意識是完全不同的。
怎么看倉促出海?你會發現很多企業其實并沒有準備好,沒有國際化的人才,落地后水土不服,“嘔吐”得厲害,財務模型、財務報表都很難看。所以,這次出海的很多原因可能是企業被迫出海。
在中企出海的過程中,不僅是企業的出海,還要有相應的配套服務。我們在海外所需要的金融支撐能力,物流、信用體系,知識服務能力等,仍比較欠缺。這時你會發現,企業大規模出海會產生所謂復雜系統的“涌現”現象,它要求更多的能力去支撐它。
所以不僅是很多中國企業沒有準備好,作為國家的支撐能力其實也沒有準備好。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需要重新審視:當我們在談中國制造出海的時候,我們到底在談什么?
短期來看,你會覺得這是倉促的出海,是很被動的一次出海;但如果從更長遠的時間軸來看,是中國企業基因的變化——中國本土企業要向全球跨國公司轉型。
所以,我想我們需要用十年、而不是一年作為時間刻度來衡量企業的戰略進程,另外還需要用更加從容的態度去看待當下的出海情況。
20年前遭遇雙反的蠟燭企業 依然生機勃勃
觀察者網:您剛剛說百舸爭流式的出海,很形象,您在實地考察的時候有沒有什么印象深刻的瞬間可以跟我們分享?
林雪萍:比如在越南,不僅感受到3C消費電子風潮已經過去了,實際上現在在那里各行各業都過去了,像割草機,甚至連木制品上用的砂紙這么小的一個產品,都有企業在那里建立工廠。
在越南的很多工業園區,比如河內周邊的一些工業園區,有很多人在那里爭搶著買地,其實已經呈現出踴躍投資的局面。
特別想提的一個案例是,我從越南首都河內出發,花了兩個多小時車程,去靠近越南中部寧平省的一個蠟燭廠。我一直心心念念想去看這個工廠,因為蠟燭、高錳酸鉀,都是中國最早經歷美國雙反調查的行業,從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了。到2004年,美國對中國蠟燭大幅加征反傾銷稅稅率,使得大批中國蠟燭企業遷到越南。我們在寧平省看到的這個蠟燭廠就是20年前落地到那里的。
現在20年過去了,我特別想知道它現在變成什么樣了。但當我到了以后發現那里其實只有一個中國人,其他都是越南當地員工。這個蠟燭廠活得非常好,仍主要給美國市場供貨。
蠟燭作為一種鄉村市場產品,美國仍是全球最大的市場,差不多是100多億美元的市場容量,其中大部分是在越南的中國工廠來完成出口。
通過這個案例,我們發現20年前發起貿易戰的主體也就是美國蠟燭協會可能已經不存在了,當時很多參與的企業也都不存在了,但遠赴海外建廠的中國蠟燭工廠依然蓬勃生機,主導著這個市場。
我們千里迢迢跑到越南中部去考察中國工廠,發現它仍然生機勃勃,心里就覺得特別踏實。雖然這個蠟燭工廠是過去20年的事情,但它會給未來20年的中國制造點亮一條溫暖的路。
中企“倉促出海”:歐美、日本的經驗都用不上
觀察者網:與之前日本及歐美國家的海外投資潮流相比,我們還處在什么樣的階段?此外,中企大出海與以往日本歐美企業出海有何異同?我們通常認為,在中美地緣政治競爭中,很多中國企業為了規避風險,去東南亞比如越南,甚至拉美墨西哥,或者非洲國家設廠,據您觀察,中企出海之中這個原因占比有多大?中企出海到底在找尋什么?
林雪萍:首先,我們可以比較一下不同國家的企業出海情況。
先說美國企業的出海。我覺得美國企業出海是一個逐利的行為,它是由華爾街的股市力量、資本力量來驅動的,所以美國企業去的都是水美草肥的地方。
1984年是比較好的時間錨點,因為就在這一年,戴爾電腦公司成立了。戴爾有個特點,是零庫存。也就是說,它采用跟以前完全不一樣的方式來處理當時正冉冉升起的電腦這個高科技行業。
其實那時候華爾街追逐的都是輕資產,不要庫存,也不要做一體化。戴爾說,我不做芯片,也不做聲卡,我只做組裝,其他的都甩出去;后來又慢慢走向追逐輕資產的模式,比如戴爾工廠基本上是全部外包出去的。這也代表了美國制造業空心化的一個根本原因,華爾街就喜歡這樣的模型。
再看日本,當我們說日本企業出海的時候,用的是我們自己的語境,其實我認為更好的說法是日本企業尋求國際化,這是日本政府的主動行為。1985年,可以說是日本企業的國際化元年,開啟了大規模出海的景象。
日本政府啟動的“黑字還流”計劃,核心目的就是要削減日本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因為美國一直在指責、打壓它,所以日本政府說,我不要這么大的貿易順差,我要把我的制造力量放到全球去。日本政府為了鼓勵企業出海,做了很多的系統性鋪墊。
日本電子產業和汽車產業的貿易收支變化(1990-2013)
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認為日本的出海是一場有準備之戰。從國家大政方針來看,是要削除貿易順差;從做法來講,日本成立了各種出海的協力銀行、國際銀行等等,以支持企業的出海。
以上是我們看到的日美企業出?;蛘哒f日美企業國際化的情況。但是,我覺得這些模型很難套用到中國,因為前面提到中國制造的此次出海是一次倉促出海。
他們出海的原因是什么?我去海外工廠調研時,也對這個問題特別感興趣,我的第一個問題總是想問:你為什么要出來?但是如果當你看了更多的企業之后,你會發現這個問題不重要。
第一,當已經出現企業規模性出海的時候,出海的原因已經下沉成一個技術層面的問題,而不是戰略層面的問題;反而是在哪個地方建廠,也就是地理空間的戰略選擇會成為企業思考的最重要問題。這時候,選擇什么樣的國家和地區來建工,是需要更加謹慎思考的一個話題。
如果我們現在回顧,就會發現其實中國企業的出海,已經呈現出百花齊放的狀態。一開始,我們可能會覺得這確實是成本和訂單轉移的問題,是因為對地緣政治風險的預判,或者是有些企業為了尋找自己的全球化路徑,但當他們一旦散出去之后,會找到新的機會。
所以我認為在這個時候,起初出海的原因已經沒那么重要了。如何能在本地發現新的價值源泉,全力應付本土化,能在這個地方扎根下來,變成中國企業最關心的問題。
從這個意義來講,現在企業已經不再糾結是什么原因迫使我那么艱難地去海外尋找機會。在實踐過程中,企業的行動會慢慢地指向:我要成為一家跨國企業,我要在全球版圖中獲取更好的價值源泉。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鄭樂歡 
-
黃仁勛已抵達深圳,將參加英偉達深圳分公司年會
2025-01-15 15:45 觀網財經-科創 -
三星的三折疊要來了?韓媒曝產量約20萬臺
2025-01-15 15:20 觀網財經-科創 -
不到空客一半?波音飛機交付量下滑35%
2025-01-15 14:45 觀網財經-海外 -
字節跳動2024獎學金公布:清華北大等八院校15名博士獲獎
2025-01-15 14:24 觀網財經-互聯網 -
招商銀行、中信銀行,最新公布
2025-01-15 14:12 觀網財經-金融 -
松下撤回對OPPO和小米訴訟
2025-01-15 13:34 觀網財經-科創 -
Steam平臺2024年游戲數量激增,低質作品泛濫成災
2025-01-15 12:55 觀網財經-互聯網 -
上海:今年增長5%左右,經濟規模邁入5萬億元
2025-01-15 11:50 觀網財經-宏觀 -
CEO趙明離職?榮耀稱消息不實
2025-01-15 11:25 觀網財經-科創 -
股價年漲幅達489%,寒武紀去年預虧超3.96億
2025-01-15 10:28 觀網財經-科創 -
聯想印度高管:計劃將當地產量翻倍
2025-01-14 21:20 觀網財經-科創 -
蘋果在上海注冊新公司,為AI進入中國鋪路?
2025-01-14 19:38 觀網財經-科創 -
腦機接口競賽:又一場典型的中美模式較量
2025-01-14 17:49 觀察者頭條 -
英偉達CEO黃仁勛本周將赴京滬深
2025-01-14 17:40 觀網財經-海外 -
為何暫停國債購買?央行回應
2025-01-14 16:57 中國經濟 -
臺積電赴美生產2nm不再受限?
2025-01-14 16:20 觀網財經-科創 -
業界首次,中國電信、華為聯合完成
2025-01-14 15:37 華為 -
年度最大黑馬!這家中國民企躋身全球新船接單量榜首
2025-01-14 15:15 中國精造 -
微信發布重大更新:支持語音倍速播放
2025-01-14 14:05 觀網財經-互聯網 -
跨境平臺連夜開設小紅書賬號,概念股突然走強
2025-01-14 13:10 觀網財經-海外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美國人開眼了,多年反華宣傳破功”
-
想得真美:拿這當籌碼,跟中國談
-
“內部氣氛沉重,TikTok向在美員工保證…”
-
拜登政府施壓臺積電、三星:查清楚,有沒有中國客戶
-
馬斯克對比中美救災?這視頻是假的
-
卸任前,拜登總算對古巴干了件好事
-
“東盟有誰?”“日本、韓國和澳大利亞”……民主黨人忍不了了
-
越南漁民焦慮了:中國人回微信我才能睡個好覺
-
洛杉磯一片粉紅
-
尹錫悅,終于抓到了
-
74歲空腹在高原狂奔找飯店,她震驚了年輕人
-
美國再出新規:萬一中國贏了,我們可受不住震撼
-
沙利文批特朗普:這是對華政策的重大失敗
-
他信:泰內閣有考慮過對電詐園區斷電斷網
-
“TikTok難民”發現新大陸:好想要中國電動車
-
“中俄關系是維護世界穩定的重要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