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風:中國經濟發展的方向在哪里——產業升級與經濟發展的政策選擇
關鍵字: 中國經濟發展產業升級經濟轉型企業創新服務經濟型
中國產業升級的任務
當前,幾乎無人會否認,無論如何定義“轉型”,中國經濟的轉型都需要產業升級。但是,產業升級在轉型中的關鍵作用,卻似乎仍然沒有被普遍地認識到。例如,無論是在官方對經濟政策的陳述中,還是在學術界的討論中,最大的一個“空白”是沒有說清楚新的增長來源是什么或來自哪里。換句話說,在目前對經濟政策的討論中,關于新增長來源或“新動能”的產業內容是模糊不清的。實際上,由于任何一國的經濟都是由具體的產業和企業所組成的,所以如果無法說清楚“新動能”和“動能轉換”的產業內容是什么,經濟政策就會失去落腳點。
產業升級的重要性首先在于它涵蓋了經濟轉型及其“新動能”的全部產業內容;更進一步來說,要認識產業升級的重要性,在于把產業升級看作是其他轉型因素的結果(因變量),還是轉型本身的基本驅動力(自變量)。
從經濟政策的角度看,目前有兩種關于產業升級的視角居于主導地位。
第一種視角是從宏觀經濟政策的視角看待產業升級。這種視角關切的重點是宏觀經濟平衡和長期經濟增長的條件,傾向于把產業升級看作是某種宏觀經濟條件下的自然結果。例如,最近引起熱議的“供給側”改革——就媒體報道的內容而言,其原始含義仍然是從宏觀經濟平衡的角度出發,認為只要市場出清、化解掉過剩產能并淘汰掉“僵尸企業”,產業升級就會自動發生。顯然,這個視角并沒有真正觸及產業升級本身的內容,所以實際上無法解釋為什么只靠市場機制或“市場出清”就可以自動帶來產業升級。
第二種是傳統的產業政策視角。這種視角往往提出具體的目標(如“制造強國”、“中國制造2025”等)、具體的做法(如推廣“互聯網+”、“智能制造”、機器人等)及其相應的支持措施(國家項目和政策)。從這個視角出發,中國產業升級的任務被定義為若干工業領域的技術突破,然后通過政府項目的形式對這些領域的技術研發予以資助,最后由政府組織的專家評審并“驗收”成果。這種視角先把技術突破等同于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繼而把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等同于產業升級。但這一視角同樣無法解釋為什么由國家項目組織和資助的有限技術突破就一定會引發產業升級。
上述兩種視角的共同問題是沒有從產業發展本身去討論和理解產業升級的動力、過程和機制。因而,它們既沒有回答中國產業升級的內容或范圍是什么,也沒有回答中國產業升級的途徑是什么。
本文的立場是:產業升級是中國經濟轉型的基本驅動力。雖然經濟轉型還包括體制改革等方面的內容,但產業升級不僅具有獨立于其他因素(如市場機制)的內容,而且是衡量轉型是否成功的唯一標志(即生產力標準)。為說明這個立場,本文基于包括“i5革命”在內的一系列工業研究的經驗證據,就產業升級的具體內涵提出三個命題。
第一,從經濟發展的角度看,中國的產業升級是“基礎廣泛”的升級,既包括發展高新技術工業,也包括現有工業向更高技術水平、更高生產率和更高附加值的產業活動轉移——后者對于中國尤其重要。
許多人認為,產業升級就是發展高新技術工業或以新的產業代替舊的工業。在中國經濟遇到產能過剩的問題時,這種想法尤為流行,甚至于籠統地按產業部門劃分經濟增長的“新動能”和“舊動能”。這種觀點某種程度上忽略了一個基本事實:對于任何一個經濟體,包括發達國家的經濟體,“傳統”產業活動都構成經濟活動的主要部分。[1]按照中國經濟發展的需要,未來10-20年間將有包括2億農村勞動力的8億農村人口轉變成為城鎮人口。面臨如此巨大的就業結構變化,隨之而來的消費需求和就業需求,都遠遠不是少數高新技術工業能夠滿足的。
產業升級的實質含義是產業向較高生產率和較高附加值的經濟活動轉移,而技術進步是實現這種轉移的基本動力。就工業發展而言,技術進步對于生產率提高和經濟增長的作用有兩個主要形式:第一,技術創新會不時創造出全新的工業。由于新工業在成熟之前往往會經歷較高的增長率,所以它們可以抵消成熟工業逐漸衰落的增長率,成為一個國家保持經濟增長的動力。但是第二,正如David Mowery 和 Nathan Rosenberg所指出的,技術進步的另一個主要形式是新技術向成熟工業部門的擴散。[2]例如,電子和化學工業的創新影響了從消費品到資本品的一系列工業;一些工業的發展極大地提高了對其他工業高端產品的需求,如汽車和航空工業的發展帶動了汽油、航空燃油和合成材料的發展;成熟工業通過吸收新技術可以出現全新的產品(如橡膠輪胎工業的合成橡膠子午胎、機床工業出現數控機床等)。因此,這種部門間的技術流動“是美國經濟在20世紀創新的基本特點”。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在計劃經濟年代奠定了一個完整的工業體系,所以中國的技術和資本密集型工業具有廣泛的基礎,只是在依賴引進技術的階段,中國才會被擠到了低端領域。因此,產業升級的一個主要內容是這些工業向高附加值領域的爬升。只要想想下述對比就很容易理解這一點:中國的民用航空工業是一個通過分包為外國公司加工零部件的工業,還是一個自主開發和制造干線飛機的工業?中國的汽車工業是一個組裝外國品牌的工業,還是一個能夠不斷向市場提供自己品牌新車型的工業?中國的機床工業是一個依靠進口數控系統和核心功能件的工業,還是一個以自主掌握核心技術而為中國制造業提供先進裝備的工業?這些對比也說明,技術突破是通過產品開發來實現的。圍繞著向市場提供新產品的工業活動——包括產品或工藝的開發、提供更多的服務、以新的方式制造和銷售這些產品等等——同時也都是創造需求的活動;而且,正是這些經濟活動在有效提高服務業的比重和勞動者的收入。因而,產業升級才是擴大內需的有效途徑。
因此,從經濟發展和勞動就業、從技術進步和生產率的提高、從保持國際競爭力等各種角度講,中國的產業升級都算是基礎廣泛的,絕不是以“一小撮兒”高新技術工業去替代構成經濟活動主體的現有工業。
- 原標題:路風:中國經濟發展的方向在哪里——產業升級與經濟發展的政策選擇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馬密坤
-
最新聞 Hot
-
哈里斯放話:中國速度可不慢,美國不能干坐著
-
“明年特斯拉帶這個技術一來,就能看出中企誰是霸主”
-
美眾議院委員會著急:對華得想想辦法,不然就自掘墳墓
-
“如果美國不與阿聯酋合作,中國就會找上門”
-
澳國庫部長將訪華,“中方想要一個保證”
-
反華情緒蔓延,“美國方向錯了”
-
大眾:我們比不過中企,你們要犧牲
-
“去年中國拿下1500個新船訂單,美國才5個,想當年咱們…”
-
“澤連斯基,我要求你立即炒了她”
-
我軍向太平洋發射洲際彈道導彈,現場圖公布
-
開戰在即?真主黨“史無前例”動作,以軍緊急動員…
-
特魯多終于挺過了這波,但…
-
參加QUAD也加入金磚,“印度要邊走路邊嚼口香糖”
-
《黑神話:悟空》支持率離奇暴跌,IGN又搞“小動作”?
-
瑞士“自殺膠囊”首次使用,相關協助人員被捕
-
匈牙利明確表態:將投反對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