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鐘雪萍:“抓痕”的歷史尋蹤
最后更新: 2020-08-21 17:51:12就美國而言,18世紀是否真是對中國人的“尊重的年代”其實并不很清楚。但當時經由貿易,從茶葉,到瓷器,包括把一箱箱茶葉倒入波士頓海灣,作為當時來自英國的開拓民對英國王室的反抗,引發美國獨立戰爭,必然多少會產生某種印象。不過,從18世紀到19世紀,強權之爭以歐洲各國在世界各地的紛爭為主,中國/中國人在大多數情況下,基本作為遠遠的背景存在著。而且,即使當時有間接的“被好感”,也阻擋不了之后成為“弱肉強食”對象的命運。
19世紀中期,第一次鴉片戰爭以后,美國緊隨英國和法國,跟中國簽定不平等條約(《望夏條約》1844)。對“中國人”的蔑視,基本也緊隨歐洲老牌殖民主義的邏輯。而且還與19世紀中葉去到美國的中國勞工,及其國家內部對華人產生的種族歧視,有關。1882年美國聯邦政府出臺的排華案,是此類“蔑視”的極致表現之一。
跟英法老牌殖民國家不同的是,19世紀下半葉,上升時期的美國,以一種新興帝國的姿態“發現”了亞洲,開始在那里跟老牌殖民國家一起爭奪、瓜分。作為八國聯軍的戰勝國之一,不但瓜分到大出其“損害”多得多的賠款,以及其它特權,而且還真正開始超越英法等國,把中國視為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加以改造的國家:基督教和潛在的市場,兩個基本點,但美其名曰是“民主”和“自由”。代表了美國向全球擴張的主要愿景之一,屬于一種超越領土擴張的政治經濟和意識形態同步的擴張愿景。
回到上面列出的艾薩克斯劃分的年代。它們走馬燈式的,對中國反反復復的紅臉變黑臉,均與此愿景相關。
1905年以后,進入中國的“基督教傳教輸出國”,以美國為主。《辛丑條約》讓傳教士們在中國享受特權。1911的庚子賠款留學項目,旨在培養親美精英。1927年以后,認準蔣介石,尤其在他成為基督徒以后,在美國媒體上廣泛正面宣傳,說這位委員長將是民主中國最理想的領導人。1937年后,盡管美國表面中立實則繼續向侵略中國的日本出售武器,以宗教組織為主體的各類社會組織,包括媒體,則積極把“中國人”宣傳為跟美國人差不多,重視家庭,重視土地,愛好民主,等等。所以這個可憐的“他者”,本質上是“自己人”,需要美國的幫助。1941年珍珠港事變以后,更是把“中國人”視為盟友,把帶有種族歧視的攻擊性宣傳,指向日本人。1945年以后,對蔣介石集團腐敗的報道,引發對中國人的“幻滅期”。1949年,“失去”了的中國,成為敵對者。
盡管作者沒有直接強調,但可以看出,在那些走馬燈式的“抓痕”里,真正的中國和中國人本身并不重要。中國國內究竟發生著什么,怎樣發生著,為什么發生,中國人自己的主體性,能動性,等等,美國的媒體、教會、學校,以及各類機構,基本不關心。民眾更無從了解。即,無論是“正面”還是“負面”的印象,一般都跟中國自身的歷史和中國人自己的歷史命運和主體意愿無關。因此,有時看似正面的印象,只要美國自身的角度改變,立馬就會成為負面的。
比如小到“講禮貌”。正面看,中國文化講究禮貌,所以中國人都很有禮貌;讓別人先說話,不隨便插嘴,等等,都是有禮貌的表現。負面看,同樣的禮貌之舉,則被理解為難以琢磨,狡猾,不直言自己的想法,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這些看似文化層面的正負印象,實則都與美國自身利益和政治的“大愿景”直接相關。任何一次的正負“變臉”,基本萬變不離其宗。
因此,作者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跟中國的“敵對年代”開始,曾經針對日本人的種族性的歧視,便不假思索地轉移到“中國人”身上。
歷史,確實骨感。艾薩克斯所呈現的,透視出一段被人忽視,但至關結構性原因的歷史。
無論在方法和內容安排上,這都是一本比較特別的書,類歷史,類人類學,類國際研究,類口述訪談,類美國華裔研究,甚至類后殖民主義理論,但又不是簡單的“專業”、“理論”研究。
相比1978年出版的《東方主義》,這本1958年出版的書, 提早20年就強調,殖民者和被殖民者之間,從來都不是簡單的對“他者”的印象問題,而是權力關系的問題。跟歷史有關,跟這一歷史中的霸權關系有關,跟內在其中的種族歧視有關。
哈羅德·艾薩克斯,圖片來源:goodreads.com
唯一不同的是,這位1950年代的作者,對當時世界范圍內的反殖民統治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及其對西方至上主義 (Western superiority) 的沖擊和改變,稍微樂觀了一點。
但同時,他通過書的最后一段,指出:
“在這一改變中,會仍然存有過去的印象和經驗。它們不會真正消失,而是在新的設計中被吸收被重新調整。其中很多會進入博物館,進入記憶,進入爭論歷史的著作里去,但更大一部分會在改變的過程中,起著負面興風作浪 (bedeviled) 的作用。所有的喧囂,無論新舊,都會繼續存在于我們日常生活的世界里。所有的形象 (images),無論新舊,都會繼續在我們身邊閃爍,走馬燈似的,在我們的生活世界里和每個個體的腦海中,繼續存在。無論是中國人,印度人,還是美國人,關鍵的問題在于是否試圖了解這些(歷史)過程的性質,學會分清各種聲音,辨析各種印象,進而弄明白這些聲音和印象對他個人以及其他人的影響是什么。如果真能如此,至少對產生新的關系,新的認識,以及不那么負面的形象,能起到一定的作用。這本書,就是一次這樣的努力,意在歷史地分析那些深藏在美國人腦溝里的印痕。如果這樣的分析,能夠幫助讀者,讓他們意識到那些呈現在眼前的印象是什么,就很好。如果讀者能夠進一步去探問這些印象的來同去脈,就更好”。
60多年后的今天,最后那兩句話所希望的,仍然基本還是希望。
作者梳理到20世紀中期為止的現實,也不幸仍然是21世紀即將開始的第三個10年的現實:
沒有對歷史的了解和反思,包括對自己腦子里各種“印象”及其來源的反思,美國人腦子里對中國人的印象,時好時壞,不但萬變不離其宗,而且會因其自身的內在邏輯,繼續延續,甚至還會變本加厲。各種歧視各種偏見各種攻擊,盡管以不同的道德名義出現,仍然與艾薩克斯所說的“西方至上主義”邏輯有關,仍然跟“中國人”本身無關,仍然只跟攻擊者的自身利益及其政治愿景有關,跟看似損人不利己,實則損人就是利己的帝國主義邏輯有關。
當然,作者的善良愿望,也許跟“后殖民理論”具有相同的局限性。因為問題的關鍵,在別處。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底線思維(dixiansiwei)。在這里看到更多,歡迎關注觀察者網自己的時評公號:底線思維】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陳軒甫 
-
刷新認知:抓班農的機構,歷史比美國還長
2020-08-21 17:02 美國政治 -
拜登發表總統候選人提名演講,提到一次中國
2020-08-21 15:12 美國大選2020 -
拜登還沒講完,特朗普就發推反擊:他在打嘴炮
2020-08-21 13:52 美國大選2020 -
美軍這玩意,直接被扔在路邊……
2020-08-21 13:51 美國一夢 -
又炒作涉疆謠言,華春瑩:美國務院成了造謠院
2020-08-21 12:01 中美關系 -
英法終于表態反對,美國陷入“五常”孤立
2020-08-21 10:19 伊朗局勢 -
特朗普上訴至最高法院:不能禁止我推特拉黑別人
2020-08-21 10:14 特朗普 -
列特朗普“10宗罪”,70多位共和黨高官支持拜登
2020-08-21 09:47 美國大選2020 -
美國民主黨新黨章公然刪除“一中”
2020-08-21 09:22 中美關系 -
“除了與中國合作,沒有其他選項”
2020-08-21 08:44 中美關系 -
中國和印尼正式建立“快捷通道”
2020-08-21 07:32 中國外交 -
班農申請無罪審判,檢察官稱需繳500萬美元才可有條件保釋
2020-08-21 06:23 美國政治 -
前“白宮師爺”班農,被捕了
2020-08-20 21:57 美國政治 -
這回,我外交官對蓬佩奧說“謝謝啊”
2020-08-20 21:08 中美關系 -
伊朗亮出新導彈,以他命名
2020-08-20 18:48 伊朗局勢 -
韓媒:佛教、天主教都安然無恙,為何新教病例激增?
2020-08-20 17:10 三八線之南 -
美封殺TikTok,商務部:維護本國企業權益決心堅定不移
2020-08-20 16:37 中美關系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