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中國科普博覽
不是所有的問題都能用科學解答,但能用科學解答的問題對我來說都不算問題。尼古拉斯·趙四曾經說過,沒有什么問題是一個科學家回答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一打……中科院院士、國家大型科研項目負責人、各種黑科技核心技術人員,包括但不限于物理、化學、材料科學、數學、環境與生態學、地球科學的各種學科專家……簡而言之,我上面有人。我是中國科普博覽,我為科學代言。
-
高溫熱浪如此危險,為何一直被忽視?
-
我是科學家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辦、果殼網承辦
說起“高溫熱浪”,看起來好像只是一個表達炎熱的形容詞,不過是熱多幾度、熱多幾天而已。其實,它是一位“沉默的殺手”,每年都會導致大量傷亡事件,是最危險的自然災害之一。
-
-
卡車護隊、野外扎營,這不是自駕游, 而是去挖恐龍
-
科學大院中國科學院官方科普平臺,前沿、權威、有趣、有料
就拿扎帳篷這件小事來說,包含了選址的各種門道。戈壁沙漠在夏夜經常出現暴雨。若是沒有經驗地把自己的帳篷扎在水流的必經之處或低洼區域,很可能第二天醒來發現自己已連人帶睡袋被沖到了干涸的河道里(作者們不愿意透露他們是怎么知道這件事的)。
-
-
專業甩鍋:天氣預報不準,其實可以怪疫情嘛
-
科學大院中國科學院官方科普平臺,前沿、權威、有趣、有料
在21世紀,天氣預報的準確程度依賴于越來越精細詳實的氣象數據,這不早就被衛星和地面雷達兩者“拿下”了么?就算需要飛機觀測高空數據,不是有現成的氣象飛機么,什么時候跟商用飛機也扯上關系了?你想得太簡單啦!
-
-
想成為一個合格的藥?選擇姓什么很重要
-
科學大院中國科學院官方科普平臺,前沿、權威、有趣、有料
最近,有幾位特殊的國際友人頻頻出現在抗疫的前線上:比如漂洋過海來看我們的瑞德西韋先生,隨后相繼登場的法匹拉韋、巴洛沙韋、洛匹那韋、利托那韋、達蘆那韋,再加上多年來一直在我們身邊幫忙的奧司他韋、阿昔洛韋、多替拉韋……等等,它們咋都姓“韋”?
-
-
病毒本就是“死”的,你又如何能殺死它?
-
科學大院中國科學院官方科普平臺,前沿、權威、有趣、有料
病毒有毒嗎?病毒算是生命嗎?病毒是怎樣讓人生病的?有藥物能殺死病毒吧?病毒跟病菌有什么區別?讀了那么多談冠狀病毒的文章,可你真的了解病毒嗎?本文或許能幫你重新認識病毒。
-
-
針對新冠病毒的特效藥什么時候能出來?
-
科學大院中國科學院官方科普平臺,前沿、權威、有趣、有料
由于新冠病毒和SARS有類似之處,同時還有同為冠狀病毒的中東呼吸綜合征的治療經驗,相比17年前的SARS,科學家們對新冠病毒肺炎的研究和理解要深入得多,某些程度上可能會縮減藥物研發的時間。但新藥開發的規律無法被逾越,藥物研發這事,急不來。
-
-
錯過了要等一年,但三伏貼你真的要去貼嗎?
-
裴洪崗兒科醫生
三伏天里人氣血通暢,可老中醫們為什么自己要躲在空調房里給人貼呢?就不怕病人吹了空調氣血瘀滯影響效果嗎?中醫如果真的相信三伏貼的那套理論,就應該在三伏天中午站在太陽底下給病人貼。
-
-
這一次,我們真的在火星找到了液態湖?
-
haibaraemily從事行星研究,公眾號“行星事務所”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是不是馬上可以去火星鉆冰撈魚了?別急。雖然可能性很大,但還是不一定。不過,這至少已經是我們距離發現火星穩定的液態水儲備最近的一次,也將長達三十多年的火星冰下“尋湖之旅”又推進一程。
-
-
削鐵如泥、吹毛斷發的寶刀真存在?
-
冷兵器研究所冷兵器評測和格斗研究
在古典小說及評書中,常聽到形容寶刀削鐵如泥,吹毛斷發。大家最耳熟能詳的就是《水滸傳》中楊志賣刀。楊的寶刀砍了二十文銅錢,拿頭發照刀刃一吹,頭發紛紛變為兩段,最后還殺了潑皮牛二,刀不沾血。小說中這種寶刀在現實中真的存在嗎?
-
-
為什么沒人能準確預測天宮一號的落點
-
太空精釀代爾夫特理工大學航天學在讀博士,“啤博士”成員
在天宮一號重返之前,各種關于它可能威脅/落點的預測也是謠言不斷,筆者甚至在2天前見到過一個落點在河南和安徽兩省交界某縣的媒體報道……這是典型的造謠生事。我們不妨好好分析下為什么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個研究機構能夠準確預測。
-
-
“嫦娥”怎么在太空中飛?
-
太空精釀代爾夫特理工大學航天學在讀博士,“啤博士”成員
對于探索外太空之類的復雜任務,推進系統的重要性基本排名第一。例如探月任務,火箭只能將其送出地球幾百公里,但目標卻是遠在38萬公里外的月球,這就需要經歷復雜的機動過程。衛星推進的本質就是當一些工質被加速離開衛星時產生反推力,可以改變衛星的運動狀態。
-
-
超常兒童可不僅表現在智力上
-
中國科普博覽中國科學院網絡科普門戶
在中國歷史上,從來沒有哪個時代像今天這樣關注孩子,這是社會進步的象征。但是,往往在不知不覺間,我們的關注就轉化成對孩子的高要求、高標準,把自己的孩子與別人的孩子進行攀比,唯恐他們落后于人。
-
-
從落在印度后面,到全球首次海域開采可燃冰,這10年發生了什么
-
中國科普博覽中國科學院網絡科普門戶
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今天在南海宣布,我國正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進行的可燃冰試采獲得成功,這也標志著我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了在海域可燃冰試開采中獲得連續穩定產氣的國家。
-
-
自主研發速度計隨天舟上天 完成空間引力實驗關鍵一步
-
中國科普博覽中國科學院網絡科普門戶
本次天舟一號飛行實驗將進行的“非牛頓引力實驗檢驗的關鍵技術驗證”項目,這是一個純基礎物理實驗,對于統一四種相互作用、探尋新的相互作用等研究具有重要意義。本次飛行實驗將進一步為空間站開展“非牛頓引力實驗檢驗”、“空間等效原理實驗檢驗”以及“空間引力波探測”等實驗檢驗奠定基礎。
-
-
天舟的這項實驗為“太空造人”鋪路
-
中國科普博覽中國科學院網絡科普門戶
有關空間微重力對人體生殖能力影響的研究尚處于初級階段,研究結果尚不多。研究微重力對人類生殖功能的影響,特別是對干細胞的分化和生殖細胞成熟機制的影響顯得尤為重要。天舟上的實驗尚屬首例。
-
-
乘坐天舟一號,會不會“暈船”?
-
中國科普博覽中國科學院網絡科普門戶
我國成為繼美國和加拿大后第3個在軌采用主動隔振控制技術,服務于空間微重力實驗研究的國家;將極大支持和推動空間站高微重力實驗平臺的研制建設,取得的技術成果可以直接服務于未來我國空間站階段的空間科學實驗載荷。
-
-
-
資訊 Information more
-
太陽系首個外來客為何形狀詭異還突然加速?中國學者提出解釋
-
我國第一塊“細胞培養肉”誕生,好吃嗎?
據科普中國網站11月20日消息,就在11月18日上午,中國第一塊人造培養肉在南京農業大學國家肉品質量安全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誕生。雖然這塊肉只有5g,只有小拇指那么大一片,估計還不夠你塞牙縫,但確實意義非凡。[全文]
-
胡椒為啥那么辣?中國科學家找到了
-
楊振寧國科大演講互動:不要搞大對撞機
據科學網公眾號(sciencenet-cas)7月27日消息,2019年4月29日,楊振寧先生應明德講堂思想[全文]
-
中國科學家算出超大質量黑洞外流氣體尺度
據科學網報道,1月28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天文學系教授王挺貴和劉桂琳課題組在《自然-天文學》發表成果,他們利用光譜吸收線光變,首次得到了超大質量黑洞所驅動高速氣體的物理性質分布,證明高速外流氣體有足夠的能量影響星系演化。[全文]
-
陰陽五行是不是科學?引科學家互“撕”
2月25日,中科院SELF講壇將給大家帶來兩場絕對猛烈的思想風暴,大開腦洞,打破認知!演講與辯論的雙重思想沖擊,你承受得住么?[全文]
-
冷凍人在太空“復活”!未來不再只是電影橋段
近日的一則消息已經讓我們燃起希望——。從這個圖片大家看到,很多科幻電影里都會出現的一個場景,有一個非常漂亮的棺,你可以躺進去,躺進去之后再飛行幾百年,再出來還是一個美女,在座的有沒有人想把自己凍起來的。[全文]
-
科學家強勢開撕:陰陽五行該不該入《準》
SELF格致論道講壇號外,號外。2月25日,陰陽五行之爭重燃戰火,科學家親自上陣,強勢開撕,激辯陰陽五行到底該不該入《準》。[全文]
-
首次發現7顆“戀母”行星有3個宜居,但別高興太早啦!
在北京時間23日凌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NASA又宣布了一個令人吃驚又興奮的新發現:科學家們通過斯皮策紅外太空望遠鏡,在距離地球39光年的地方,首次發現了7個地球大小的行星圍繞一顆恒星運行的行星系統,更重要的是,其中3顆恒星位于母恒星TRAPPIST-1的宜居帶內。[全文]
-
全球首款億級并發云服務器有何絕技?
不久前,全球首款億級并發云服務器系統在天津正式量產,該產品是“十二五”國家863計劃信息技術領域“云計算關鍵技術與系統(二期)”重大專項的成果。 那么,什么是云服務器,和云計算又有什么關系?這款云服務器有何特殊之處呢?[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