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伍麥葉的熏籠精:印度為何愛做“國際組織滾刀肉”?你得先看懂印式“獨立自主”
最后更新: 2024-08-11 19:33:02【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伍麥葉的熏籠精】
在觀察者網題為《印度大使回應:同時參加金磚和美國主導機制,“不矛盾”》的報道里,中國讀者見識到印度駐華大使羅國棟(Pradeep Kumar Rawat)的高論。
羅國棟在北京參加第十二屆世界和平論壇,于小組討論會“金磚擴員及其影響”上聲稱,“金磚國家和‘四方安全對話’(Quad)擁有共同利益,比如保護主權和法治”。很多人大概納悶,他有什么底氣說出那樣的話。令我感到驚訝的是,在《阿拉伯新聞報》上,一位印度前外交官通過專欄一再闡述同樣的理論,沒想到羅國棟的話與那位作者的文章互為回聲。不過那位作者解釋得更為詳細,足以幫助我們理解羅國棟的話意,理解當今印度政治精英言行的底層邏輯。
印度政治精英的自我矮化
《阿拉伯新聞報》是沙特背景的英文大報,沒有阿語版,所以,報紙面向的是熟悉英語的精英群體,語言的門檻把普羅大眾擋在了外面。
該報的長期專欄作家之一,塔爾米茲·阿赫馬德(Talmiz Ahmad),曾先后任印度駐沙特、阿曼和阿聯酋大使,現為印度浦那共生國際大學國際研究講座教授。今年7月3日,他發表了《印度對華關系的下一步為何?》(以下簡稱“下一步”),就讓我們從這篇文章談起。
《印度對華關系的下一步為何?》文章截圖
該文先是回顧既往,然后預測莫迪第三屆任期內的中印關系。文章當然是按照印度方面的一貫說法,存在著各種的歪曲。文中談道:
“除了領土爭端,印度還擔心中國在其南亞鄰國的影響力不斷擴大,以及中國軍艦不斷增強其在印度洋的存在,這兩處領域都被印度視為其關鍵戰略空間的一部分。
最重要的是,印度對中國與其鄰國巴基斯坦的結實關系感到擔憂。……在印度與中國的抗衡中,兩邊形成了嚴重的不對稱,由于這種情況,在過去十年中,印度加強了與美國的安全關系,包括增加國防采購,制定多種實質性互操作協議以促進軍事合作,以及創建外交和國防部長級的制度化對話平臺,所有這些都有頻繁的峰會級別會議予以支持。但是,印度通過與俄羅斯保持密切關系,并積極參與包括中國在內的金磚國家和上合等組織,保留了其戰略自主(strategic autonomy)的承諾。”
文章的最后部分則論述:
“還有一個問題。正如印度前外交部長顧凱杰(Vijay Gokhale)所指出的那樣,中國習慣的做法是,把美國對它(中國)自己采取什么策略作為前提,由此形成思路,然后按照那些思路去塑造與印度的關系;它幾乎從未將印度視為一位獨立的參與者。因此,顧凱杰得出結論,自2013年以來,印度與華盛頓日益增長的關系讓中國擔憂,有可能是這一情況造成了邊境緊張局勢的加劇。
以美國對待中國的策略作為棱鏡,透過那樣的棱鏡去看待印度,否認印度自成一家機體,能夠制定自家的政策以確保其利益,這種方式是錯誤的,也是無益的。……印度和中國之間在能力上的差距正在縮小,因此可以確定,未來的軍事挑釁可能會給雙方帶來高昂的代價。
中印之間的隔閡絕不是不可避免的。唯一需要的只是中國承認,印度由于歷史使然,不會加入任何安全組織。印度將廣泛參與,從而提高國防能力,但是仍然將致力于戰略自主。假如中國人能夠在觀念上發生這樣一種變化,那么,在莫迪第三屆任期內,中國人思維上的變化就能夠成為雙邊關系顯著改善的基礎。”
這幾處段落讓我們非常驚異,感覺有必要重新審視印度的政治精英群體。
印度人的思路是唯有他們能夠創造的迷宮,輕易就把別人繞暈了,很難建立起一條邏輯的脈絡。我們嘗試一下厘清阿赫馬德的理論路徑,此君的意思大致如下:
印度有自認的勢力范圍,那就是南亞和印度洋。不過,近年來,中國在世界上的影響力日益鮮明,讓印度人感到,他們自封的勢力范圍難保。印度試圖與中國形成抗衡,可二者在能力方面的差距很大。
是中國面對印度的優勢,迫使印度加強與美國的關系。但是,那絕不意味著印度投靠美國!證據就是,印度與俄羅斯也保持密切關系,還去同中國參加一樣的重要國際組織,這樣,印度就達成了一種在戰略上的自主性(也可以翻譯為戰略上的自治),并不受美國控制。
作者就這樣做到了印度式的自洽,一個拐彎連著一個拐彎,沒毛病。
然后,阿赫馬德一下跳到了中國方面的問題,一步步地推進印度特色的“邏輯”如下:
中國人根本意識不到,印度是一個能夠自主的國家。中國人只重視美國的對華策略,把印度當做中美博弈里的一項變量,在那樣一個框架里去看待印度,制定對印政策。
正是中國人的這種錯誤,造成中印關系的種種問題,造成了邊境沖突。只要中國人不明白印度是個主權國家,中印關系就無法改善。
所以,在莫迪的第三屆任期,雙邊關系的決定因素不在莫迪的能力,也不在印度的能力,全在于中國是否能夠自我校正,樹立起正確的印度觀。
只要中國無法認識到印度是獨立自主的主權國家,那出什么事就都不能賴莫迪了。
也就是說,接下去,兩個亞洲大國關系的好賴,中國人負全責。
是不是圣雄甘地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制造了某種模式,使得這位國際研究講座教授輕車熟路,把責任一股腦兒轉化成對方的道德壓力,甩給對方?
我們該注意的是,這篇文章暴露了一種情況,即,印度政治精英作為一個群體,堅信中國根本看不起印度。
對很多人來說,這肯定難以置信。我們的普遍印象是,印度人極度自信,莫迪上臺以來,更是成功激發了民眾無限的信心,近來,印度已經是“發達國家”和“超級大國”的觀點都開始流行了。印度政治精英居然還有不自信的一面,會堅信中國人不把他們放在眼里,就讓人非常意外。
甩鍋大師
澳大利亞記者兼歷史學家內維爾·馬克斯韋爾在1970年出版的《印度對華戰爭》中表達了一種觀點:
印度獨立前后,尼赫魯、潘尼迦那一批政治精英覺得,中國認為印度更低一等,他們甚至有種幻覺,覺得中國把印度看做臣屬國,有種統治者的傲慢。
新中國建立以來,“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成為我們的基本信念,因此中國讀者根本讀不懂那本著作中的這部分內容。沒想到,幾十年過去之后,印度政治精英的內心確實存在著一種自我矮化,而且那種精神上的自我矮化竟然形成了代際傳遞,以至于到了阿赫馬德這一輩,他仍然真心認為,“中國根本不把印度放在眼里”。
60年代在“對華戰爭”一線作戰的印度士兵
上述情況的成因很復雜,涉及文化分析的課題,非三言兩語可以說清。因此,在這里,我們不涉及往昔的情況,單以阿赫馬德的文章為例,看一看,新世紀以來,中國的崛起怎樣影響著當代印度人的心態。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戴蘇越 
-
被判須返還銅牌,美國“深感震驚”
2024-08-11 19:30 巴黎奧運會 -
韓國首爾市長:將申辦2036年夏季奧運會
2024-08-11 18:13 三八線之南 -
韓國:超八成微針化妝品涉虛假夸張宣傳
2024-08-11 17:30 中國游客 -
塞爾維亞爆發大規模抗議,武契奇曾稱“有人醞釀政變”
2024-08-11 15:27 歐洲亂局 -
他首次承認:正將戰爭“推向俄羅斯領土”
2024-08-11 14:53 烏克蘭之殤 -
擔憂特大地震,日本民眾搶購物資,東京超市限購瓶裝水
2024-08-11 13:15 日本 -
馬斯克死盯不放,英國官員破防:鍵盤俠等著!
2024-08-11 12:24 不列顛 -
以色列堅稱:這是“精確打擊”,學校里沒有婦女兒童
2024-08-11 11:46 巴以恩仇錄 -
“理工學生比例高、舍得投資研發,讓中國在電池等領域騰飛”
2024-08-11 10:07 中美關系 -
席琳·迪翁:特朗普,侵權!
2024-08-11 08:50 -
俄軍稱在庫爾斯克州邊境地區摧毀烏軍指揮所
2024-08-11 07:59 烏克蘭之殤 -
胡塞武裝宣布組建“新政府”
2024-08-11 07:13 也門局勢 -
“中國成為美國奧運主要對手,正是全面崛起的反映”
2024-08-10 22:11 中美關系 -
菲律賓空軍飛機非法干擾中國演訓,南部戰區:警告驅離
2024-08-10 20:01 南海局勢 -
“布林肯打電話給他:不查了,也不制裁了”
2024-08-10 18:25 -
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首度就騷亂發聲
2024-08-10 18:03 不列顛 -
“美國決定解除對沙特禁令”
2024-08-10 15:50 美國一夢 -
滿是血痕!中國隊長甩圖反駁澳球員:誰也別說誰
2024-08-10 15:31 巴黎奧運會 -
以軍再次悍然轟炸學校,致超100人死亡
2024-08-10 13:45 巴以恩仇錄
相關推薦 -
“歐盟對華關稅草案,加了一條” 評論 81火箭軍向太平洋海域成功發射1發洲際彈道導彈 評論 1062跟風美國成癮?加拿大揚言要禁止中國汽車軟硬件 評論 311“下調存量房貸利率,理論上對居民和銀行都是好事” 評論 1633年超越西方30年? 評論 119最新聞 Hot
-
“歐盟對華關稅草案,加了一條”
-
投票通過!布林肯惹麻煩了
-
“擬立法禁止宣傳‘不生孩子’,外國人若犯將驅逐出境”
-
“墨西哥汽車征100%關稅,德企得變成美企!”
-
“美國老化電網已無法負荷AI計算,必須學中國建這個”
-
“伊朗不想參戰,美國是拯救我們的關鍵…”
-
拜登聯大告別演講,為這事“贊賞”中國
-
他又打上“中國牌”,美專家潑冷水:不可能做到
-
火箭軍向太平洋海域成功發射1發洲際彈道導彈
-
小特朗普怒懟澤連斯基:可恥!
-
埃爾多安:70多年前,我們阻止了希特勒,現在也必須…
-
與埃塞俄比亞摩擦加劇,埃及再向“兄弟”索馬里運送武器
-
他在臺上罵聯合國“怪物”,還為以色列“鳴不平”
-
跟風美國成癮?加拿大揚言要禁止中國汽車軟硬件
-
伊朗總統:不能讓黎巴嫩變成另一個加沙
-
杜羅夫向法方“屈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