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毅夫:中國改革違背了主流經濟學理論,為什么還能成功
關鍵字: 中國經濟中國改革主流經濟學華盛頓共識休克療法社會科學理論改革開放3. 為何其它轉型中國家經濟遭遇崩潰、停滯、危機不斷,而我國經濟卻取得穩定快速發展
“十年超英、十五年趕美”的思想,在二次世界大戰以后普遍存在于發展中國家。所有社會主義國家都是想在一窮二白的農業經濟基礎上,建立起資本密集型現代化大產業而采用計劃經濟體制,造成的問題是跟我們一樣的。其他社會性質的發展中國家,如印度、拉美和許多非洲國家,在一次世界大戰時民族主義風起云涌,二次世界大戰后紛紛擺脫殖民統治,取得了政治獨立,開始追求自己國家的現代化。當時他們的思想認識跟我們一樣,為了民富國強,也都去追求在一窮二白的農業經濟基礎上,建立起資本密集的現代化重工業體系,形成了一系列本質上跟我國的計劃經濟體制一樣的干預和扭曲。所以也都放棄了“后來者優勢”,并且,經濟發展的績效都很差,跟發達國家的差距越來越大。
上世紀80年代我國開始改革開放以后,所有的社會主義國家都在從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軌,其它社會性質的發展中國家也都在從政府主導的經濟發展模式向市場經濟發展模式轉型。我國在這個轉型過程中,實現了經濟的穩定和快速發展,但是其它轉型中國家碰到的卻是經濟崩潰、停滯、危機不斷,在上世紀80、90年代平均增長速度比在60、70年代慢,而且危機發生的頻率更高[10]。為什么同樣的轉型結果卻大不相同?原因在于轉型的方式。
在社會主義國家和其他發展中國家開始轉型時,當時的認識是這些國家經濟發展不好的原因是政府對市場有太多干預,不像發達國家有完善的市場經濟體系。那些干預扭曲造成資源錯誤配置和各種尋租腐敗的現象,所以,發展的效率差。
當時國際學術界的主流思想就是剛才介紹的,如果一個發展中國家要從政府對市場有很多干預的經濟體制,向一個像發達國家那樣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轉型,就必須以“休克療法”,按“華盛頓共識”的主張把政府的各種干預同時取消掉。受到這種思潮的影響,其他轉型中國家不管政治體制是社會主義或是非社會主義,基本上都采取了這種轉型方式。但是,“華盛頓共識”的主張忽視了原體制中各種干預扭曲的存在,是為了保護補貼那些違反比較優勢的重工業,如果把那些保護補貼都取消掉,原來那些重工業都會垮臺,造成大量失業和社會、政治不穩定,經濟發展也就不可能。而且,那些重工業中有不少是和國防安全有關,即使私有化了,國家也不能放棄,必須繼續給予保護補貼,私人老板向政府要保護補貼的積極性會比在國有時更高,大量實證研究證明這是蘇東轉型以后的實際情形。[11]
中國當時采取的是曾經被認為最糟糕的漸進雙軌轉型方式,現在回過頭來看這種“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的實事求是方式是最好的。既然那些資本密集的大型國有企業違反比較優勢,在開放的市場當中沒有自生能力,那就繼續給予轉型期的保護補貼以維持穩定,那些原來受到抑制、符合我國比較優勢、不需要保護補貼的勞動密集型加工制造業,就開放民營、外資企業進入,而且不僅開放,當時我國的基礎設施和營商環境非常差,就設立經濟特區、加工出口區、高新技術區等,在這些區里,把基礎設施做好,實行一站式服務,這些新的符合比較優勢的產業迅速變成我國的競爭優勢,帶來了經濟的高速增長。
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使我國的要素稟賦結構逐漸從勞動力相對豐富變成資本相對豐富
經濟的高速增長積累了資本,為解決原來那些違反比較優勢的資本密集型產業的改革創造了條件。那些產業中的企業之所以沒有自生能力,是因為我國資本短缺,在資本密集產業沒有比較優勢。經過資本的快速積累,這些產業就逐漸從違反比較優勢變成了符合比較優勢,企業也就有了自生能力,原來的保護補貼的特性就從雪中送炭變成了錦上添花。所以到了2013年十八屆三中全會時,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取消轉型期的保護補貼以及相應的政府干預,讓市場在資源配制上起決定性的作用,已經水到渠成。這是我國在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時維持穩定和高速增長的原因。但是,我再強調一下,國際經濟學界在上世紀80、90年代卻認為這種轉型是最糟糕的方式;所以,我國的轉型即使取得了人類經濟史上不曾有過的奇跡,只要增長速度稍一放緩,中國經濟即將崩潰的論調就在國際媒體上此起彼伏。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絕大多數社會主義國家是遵照當時認為最好的方式去轉型的,經濟卻遭遇到崩潰、停滯、危機不斷。在經濟轉型中除了中國外,表現最好的越南、柬埔寨,以及中歐國家中表現最好的波蘭、斯洛文尼亞,在前蘇聯國家中表現最好的烏茲別克斯坦、白俄羅斯,也都是跟我國一樣,采取漸進方式轉型,大型國有企業沒有采用“休克療法”給予私有化。[12]
三. 社會科學理論進行自主創新的重要性
在轉型問題上,按照主流理論主張的方式去做失敗了,按照主流理論認為是錯誤的方式去做成功了,在發展上也是如此。二次世界大戰以后,所有的發展中國家都希望趕上發達國家,發展經濟學應運而生,從主流經濟學中獨立出來成為一門新的子學科。當時主流的發展經濟學思想認為一個發展中國家要趕上發達國家,就要有和發達國家一樣先進的產業,但是在發展中國家,先進的現代化大產業在市場中難于自發發展起來。根據這個觀察,當時主流的理論認為發展中國家存在各種結構性的障礙,造成市場失靈,于是建議發展中國家發揮政府的作用,克服市場失靈,由政府直接動員資源、配置資源,來發展這些先進的產業,這種理論被成為“結構主義”。二戰后擺脫殖民地、半殖民地地位的發展中國家,絕大多數都是遵循這種理論來制定發展政策。當時有少數幾個東亞的經濟體,沒有遵循這種理論,在50、60年代,他們發展的產業是傳統的、規模小的勞動力密集型加工業,這種發展方式從當時結構主義的理論來看是錯誤的,不可能趕上發達國家的。但是今天回過頭來看,它們卻是趕上發達國家的僅有幾個,而那些遵循正確發展理論的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差距卻越來越大。
反思起來,我國是從1860年代的洋務運動開始,一直在追求中國的工業化、現代化以趕上西方發達國家,其他發展中國家則在二次世界大戰以后取得政治獨立開始了和我國相同的訴求。在這些發展中國家的現代化努力中有一個共同的現象,就是到現在為止,沒有一個發展中國家是按照發達國家的主流理論去做成功的,少數幾個能夠幸運地實現趕上發達國家愿望的經濟體,他們的主要政策在推行時從主流理論來看是錯誤的。為什么會是這樣?仔細想來道理也不難明白,因為現在的主流理論都來自于發達國家,總結于發達國家的經驗。一個理論是否適用決定于理論的前提條件是否存在,來自于發達國家的理論,自覺不自覺地以發達國家的條件為其理論中明的或暗含的條件,由于發展階段不同,發達國家那些前提條件在發展中國家大多不存在,發達國家的理論拿到發展中國家來運用,難免會有“淮南為橘淮北為枳”的遺憾。更何況發達國家的條件也在變化,盛行一時的理論也不斷被新的理論所取代。如果發達國家提出的理論在發達國家都不能做到“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那怎么能做到“放諸四海而皆準”呢?
- 原標題:中國改革開放40年與北大建校120年:反思與前瞻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小婷
-
被當面打臉,日鐵急了 評論 9受中國影響,澳企要在稀土加工業務上發力了 評論 43全國最大!哈密百萬千瓦“光熱+光伏”項目并網發電 評論 68“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評論 97最新聞 Hot
-
“沙特曾多次警告德國提防嫌疑人”
-
特朗普最新任命!這次包括火箭隊老板、真人秀制作人
-
巴勒斯坦三個政治派別發表聯合聲明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