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平:如何思考“霧霾是最近這些年才開始爆發的”這一論斷
關鍵字: 霧霾天氣燒煤冬天取暖烏蘭巴托印度二氧化硫華北污染源【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馬平】
山西臨汾市政府和中科院對“二氧化硫破千”做出了官方回應——70%原因應歸咎于農民散燒煤。對于臨汾政府的解釋,許多城市網友可能很難理解,甚至認為政府在轉移視線,主動放棄對污染企業的監管。
我很理解這些網友的想法——他們對過去的北方平民生活沒概念,以為冬天總是要取暖的。實際上農民能敞開燒煤爐(土暖氣)也是最近十幾年才有的事情,和汽車的普及時間差不多。我從個人見聞出發,談談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家鄉在承德,北京的東側;現在住在廊坊,北京的東南側。北方秋冬季節盛行西北風,可以說這幾十年我大半時間住在北京的下風區,對華北空氣污染是有感性認識的。
1981年生人,從我記事起,冬天的主導顏色就是灰白色——雪和灰白的天空。當然藍天白云的時候也不少,但肯定是陰天和霧蒙蒙的比例多一點,火車上看遠方的原野,往往是冰雪和天色混合在一起,無法形成明確的地平線。至于霧霾嚴重到對面不見人,這樣的天氣還是很少(現在也不多),但經常在沒有紅綠燈的路口猶豫不前(看不到另一側的車)。
這些霧霾是哪里來的呢?我恰好有一個很好的觀察角度:
12歲之前,我住在在一個很大的央企礦區(小寺溝銅礦),這里不僅采礦,還要選礦、冶煉、有銅冶煉廠和鉬冶煉廠,最后還上了電解銅項目。這些工業的污染不算小(實際上你很難找到大氣污染更嚴重的行業),偶爾煙囪冒煙會遮天蔽日(燒鉬鐵開爐后的幾分鐘),硫酸車間把周圍一片山的松樹都染黃了,但這些污染對大氣質量沒有長期影響,礦區這條很封閉的山谷并未因此就比其他地方的空氣更壞。
但我上小學的時候就認識了兩個字:“霾”、“靄”,知道這兩個字可以和常用的“霧”字連用,形容不透明的空氣。但這不是學校的課程,而是我爬山的時候,父親指著附近的農村說的——農村平時要做飯,秋冬季節要取暖,燒煤燒柴燒秸稈,結果每個村子上空都籠罩著白色的煙霧,無風的時候根本不散,宛如一層毛玻璃防護罩。而煙囪密布,燒大鍋爐供暖的礦區上空卻是藍天白云。我父親就是指著村子外面這層毛玻璃和透明的礦區空氣做對比,讓我學會了“霾”、“靄”兩個字。
“烏蘭巴托冬季每天早晚城市空氣中都會彌漫著嗆人的味道。烏蘭巴托也被多家國際媒體稱為全世界冬季污染最嚴重的城市之一。 數據顯示,烏蘭巴托的PM2.5值高得驚人。澎湃新聞在蒙古國的政府網站agaar.mn上發現,1月4日烏蘭巴托Bayankhoshuu的PM2.5最高值為1470μg。”
蒙古全國人口280萬,據說烏蘭巴托接近一半,姑且算它150萬吧,也就是個中等城市,城市里沒什么工業,周圍是上百萬平方公里無人曠野,還比我們更接近西伯利亞的寒風。這么一個城市pm2.5飆到近2000……作為對比,我們可以看看在中國pm2.5過1000是什么反映:
“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從16日開始的重污染天氣到了19日進一步加劇,石家莊、辛集、邯鄲等市AQI出現‘爆表’。其中,石家莊市空氣污染最重,19日市區內世紀公園監測點PM2.5和PM10一度雙雙突破1000微克/立方米。 預計19日、20日兩天將是此次霾天氣過程最嚴重時段,重度霾范圍將進一步擴大至12省市,吉林、遼寧、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河南、陜西、山西、湖北、安徽、江蘇等地都將出現嚴重污染,部分地區的PM2.5濃度峰值將超過500微克/立方米。”
彭博社此前曾報道,為鼓勵居民多使用電熱器,蒙古國政府早前把該國的夜間電價削減了50%。由于效果并不明顯,蒙古國總理額爾登巴特于2016年12月23日表示,自2017年1月1日起不再征收夜間電費。烏蘭巴托氣候寒冷,冬季時間超過6個月,取暖時間長達8個月之久。半數以上的烏蘭巴托市民居住在城市北部的棚戶區,那里基本上沒有集中供暖,很多居民靠在家中燒煤、木炭等取暖。這種取暖的方式將會導致霧霾更加嚴重。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武守哲
-
布林肯承認“開打前就給了”,俄方回應 評論 103央行宣布將擇機降準降息,“擇機”以何為標志? 評論 135被逼急了,格陵蘭島總理:是時候獨立了 評論 182美媒直呼:啥都能威脅國家安全,美國完全走偏了 評論 159司機留信曝光:同胞們醒醒吧,美國快病死了! 評論 295最新聞 Hot
-
被逼急了,格陵蘭島總理:是時候獨立了
-
美媒直呼:啥都能威脅國家安全,美國完全走偏了
-
“到2030年,中國本土數學家將能引領世界”
-
密謀推翻馬爾代夫總統?印度回應
-
域外調查惹惱國際奧委會,“2034鹽湖城冬奧會有點懸”
-
欲爭奪歐洲最大電動車市場,但英國國內阻力不小
-
土耳其喊話歐盟:他不干,我干
-
“沒想到拜登竟會如此對待盟友!”
-
司機留信曝光:同胞們醒醒吧,美國快病死了!
-
特朗普炮轟:英國犯下了大錯!
-
盧卡申科:計劃訪華,事關未來
-
特朗普“封口費”案將于1月10日宣判,“但不會入獄”
-
“美國沒能改變中國”,布林肯一聽急了…
-
事關中國FK-3,塞爾維亞:這是一個“里程碑”
-
“中國真出手怎么辦?企業緊張研判…”
-
以己度人?“中方為了談判籌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