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平:如何思考“霧霾是最近這些年才開始爆發的”這一論斷
關鍵字: 霧霾天氣燒煤冬天取暖烏蘭巴托印度二氧化硫華北污染源烏蘭巴托乃至整個蒙古都沒有工業可言,所以pm2.5飆到2000的原因非常明確,就是居民個人燒煤取暖。而蒙古國解決方案也很直接——增加發電,讓發電廠多燒煤,取代每家每戶的小爐子。這證實了我80年代的感性認識——分散的煤爐、柴灶是最大的霧霾來源。不服這個結論的可以去蒙古國獻計獻策,畢竟那邊pm2.5已經雙倍爆表了。
那,為什么大多數北方人口都認為最近十幾年的霧霾越來越嚴重呢?難道之前的中國農民不取暖嗎?
大多數中國農民在冷天把房屋燒暖,還真的是80年代開始,90年代普及的。這一點我之前寫過一個很長的回答來解釋:
“在林區之外的絕大多數北方平民家庭,冬天生爐子,把整個房間烘暖并不是傳統生活的一部分。一般的日子只是借做飯的熱量燒土炕,加熱床鋪的同時順便改善一下氣溫;過年前后才會特意延長燒炕時間,但也很難把氣溫加熱到脫下棉衣的程度。白天取暖主要靠是“火盆”,實際上就是用一點煙氣少的柴炭放在瓦盆里悶燒,保證室內有熱源。
……70年代的農村開始有少數平民家庭開始買煤取暖,80年代中后期,據我觀察大概有60%以上的農村家庭在主臥室普及了煤爐。再加上玻璃窗帶來的陽光,北方農民坐在炕上聊天再也不用把手縮進袖筒了。90年代煤炭產量穩定在十億噸以后,我印象中幾乎再找不到燒火盆取暖的家庭。
許多家庭出于習慣,還會經常上山打柴(比此前容易的多)。院子里放不下、用不掉,還要專門搞一個儲藏室裝這些曬干的柴草。90年代農村翻蓋房子,許多家庭都丟掉了成噸的陳年柴草。”
上面說的這個事實,對很多可能匪夷所思。實際上“燒暖屋子”的進程很漫長,到了21世紀還在持續(很多人可能低估了農村的貧窮,不知道一代人之前的農村有多冷,多窮),下面是十年前國家對北方農村的一個調查結果:
注意左下角的結論,2007年的時候,大多數農戶雖然冬天開始取暖了,但白天的臥室溫度是10度上下,5度左右的也不為少數;至于晚上,5度左右是主力。這顯然還有極大的提高空間和欲望。至于取暖方式,68%用火炕(燒柴比例較高)。這意味著,隨著打工收入的上升,過去10年、20年,農村的煤爐、火墻、土暖氣數量在迅速上升,散燒煤數量也在迅速上升。
150萬人的烏蘭巴托燒散煤能燒出近2000的pm2.5,華北平原幾億人的臥室不凍手了,最高才燒到1000多……你要說我洗地,我沒有這個意思,但數據擺在這里,你可以自己評判。但無論如何,窮人要住暖和房子,這是一個不可抵抗的潮流。我們可以看數據,中國每年散燒煤消費7億至8億噸:
“據悉,目前(2016年)我國每年散燒煤消費約7億至8億噸,主要用于采暖小鍋爐、工業小鍋爐(窯爐)、農村生產生活等領域,約占煤炭消費總量20%,遠高于歐盟、美國不到5%的水平。大量散燒煤未經潔凈處理就直接用于燃燒,致使大量大氣污染物排放。此外,汽車、飛機輔助動力裝置(APU)、靠港船舶使用燃油也是大氣污染排放的重要源頭。
8億噸是什么概念?1986年全國煤炭產量也只有8.9億噸,還要出口!換句話說,現在的散燒煤數量超過80年代全國產量。以小煤爐燃燒水平之差,排放之高。空氣污染當然嚴重。”
再看時間,烏蘭巴托的問題也差不多是十年前開始形成的,和快速城市化、中國資本開采蒙古煤礦幾乎同步: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武守哲
-
外媒緊盯:中方又要出手? 評論 18馬上走人了,還要對中國無人機動手 評論 97促消費為什么沒有起色?這與搞創新不矛盾 評論 175中國首次實現!“領先馬斯克的星鏈” 評論 29215死!新年首日,“恐襲”疑云籠罩美國 評論 174最新聞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