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澤東:如果國民黨軍也學紅軍長征,“一定會被消滅”
關鍵字: 毛澤東軍事文集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毛澤東在紅軍大學演講然而全局性的東西,不能脫離局部而獨立,全局是由它的一切局部構成的。有的時候,有些局部破壞了或失敗了,全局可以不起重大的影響,就是因為這些局部不是對于全局有決定意義的東西。戰爭中有些戰術上或戰役上的失敗或不成功,常常不至于引起戰爭全局的變壞,就是因為這些失敗不是有決定意義的東西。但若組成戰爭全局的多數戰役失敗了,或有決定意義的某一二個戰役失敗了,全局就立即起變化。這里說的多數戰役和某一二個戰役,就都是決定的東西了。戰爭歷史中有在連戰皆捷之后吃了一個敗仗以至全功盡棄的,有在吃了許多敗仗之后打了一個勝仗因而開展了新局面的。這里說的“連戰皆捷”和“許多敗仗”,都是局部性的,對于全局不起決定作用的東西。這里說的“一個敗仗”和“一個勝仗”,就都是決定的東西了。所有這些,都在說明關照全局的重要性。指揮全局的人,最要緊的,是把自己的注意力擺在照顧戰爭的全局上面。主要地是依據情況,照顧部隊和兵團的組成問題,照顧兩個戰役之間的關系問題,照顧各個作戰階段之間的關系問題,照顧我方全部活動和敵方全部活動之間的關系問題,這些都是最吃力的地方,如果丟了這個去忙一些次要的問題,那就難免要吃虧了。
說到全局和局部的關系,不但戰略和戰役的關系是如此,戰役和戰術的關系也是如此。師的動作和團營動作的關系,連的動作和排班動作的關系,就是實例。任何一級的首長,應當把自己注意的重心,放在那些對于他所指揮的全局說來最重要最有決定意義的問題或動作上,而不應當放在其他的問題或動作上。說重要,說有決定意義,不能按照一般的或抽象的情況去規定,必須按照具體的情況去規定。作戰時選擇突擊方向和突擊點,要按照當前的敵情、地形和自己兵力的情況去規定。在給養豐富的地方要注意不使戰士吃得太飽,在給養不足的地方卻要注意不使戰士餓肚。在白色區域,可以因為僅僅一個消息的走漏而使爾后的戰斗失敗;在紅色區域,則走漏消息的問題常常不是最重要的。某些戰役,高級指揮員有親自參加之必要,其他則無此必要。一個軍事學校,最重要的問題,是選擇校長教員和規定教育方針。一個民眾大會,主要應注意動員民眾到會和提出恰當的口號。如此等等。總之,一個原則,就是注意于那些有關全局的重要的關節。
學習戰爭全局的指導規律,是要用心去想一想才行的。因為這種全局性東西,眼睛看不見,只能用心思去想一想才能懂得,不用心思去想,就不會懂得。但是全局是由局部構成的,有局部經驗的人,有戰役戰術經驗的人,如肯用心去想一想,就能夠明白那些更高級的東西。戰略問題,如所謂照顧敵我之間的關系,照顧各個戰役之間或各個作戰階段之間的關系,照顧有關全局的(有決定意義的)某些部分,照顧全盤情況中的特點,照顧前后方之間的關系,照顧消耗和補充,作戰和休息,集中和分散,攻擊和防御,前進和后退,蔭蔽和暴露,主攻方面和助攻方面,突擊方面和鉗制方面,集中指揮和分散指揮,持久戰和速決戰,陣地戰和運動戰,本軍和友軍,這些兵種和那些兵種,上級和下級,干部和兵員,老兵和新兵,高級干部和下級干部,老干部和新干部,紅色區域和白色區域,老區和新區,中心區和邊緣區,熱天和冷天,勝仗和敗仗,大兵團和小兵團,正規軍和游擊隊,消滅敵人和爭取群眾,擴大紅軍和鞏固紅軍,軍事工作和政治工作,過去的任務和現在的任務,現在的任務和將來的任務,那種情況下的任務和這種情況下的任務,固定戰線和非固定戰線,國內戰爭和民族戰爭,這一歷史階段和那一歷史階段,等等問題的區別和聯系,都是眼睛看不見的東西,但若用心去想一想,也就都可以了解,都可以捉住,都可以精通。這就是說,能夠把戰爭或作戰的一切重要的問題,都提到較高的原則性上去解決。達到這個目的,就是研究戰略問題的任務。
第四節 重要的問題在善于學習
為什么要組織紅軍?因為要使用它去戰勝敵人。為什么要學習戰爭規律?因為要使用這些規律于戰爭。
學習不是容易的事情,使用更加不容易。戰爭的學問拿在講堂上,或在書本中,很多人盡管講得一樣頭頭是道,打起仗來卻有勝負之分。戰爭史和我們自己的戰爭生活,都證明了這一點。
那末,關鍵在哪里呢?
我們不能要求事實上的常勝將軍,這是從古以來就很少的。我們要求在戰爭過程中一般地打勝仗的勇敢而明智的將軍——智勇雙全的將軍。要達到智勇雙全這一點,有一種方法是要學的,學習的時候要用這種方法,使用的時候也要用這種方法。
什么方法呢?那就是熟識敵我雙方各方面的情況,找出其行動的規律,并且應用這些規律于自己的行動。
許多國家頒布的軍事條令書上,都指示了“按照情況活用原則”的必要,又都指示了打敗仗時的處置方法。前者是不要指揮員因死用原則而主觀地犯錯誤;后者是當著指揮員主觀地犯了錯誤,或客觀情況起了非所預料的和不可抗的變化時,告訴指揮員怎樣去處置。
為什么主觀上會犯錯誤呢?就是因為戰爭或戰斗的部署和指揮不適合當時當地的情況,主觀的指導和客觀的實在情況不相符合,不對頭,或者叫做沒有解決主觀和客觀之間的矛盾。人辦一切事情都難免這種情形,有比較地會辦和比較地不會辦之分罷了。事情要求比較地會辦,軍事上就要求比較地多打勝仗,反面地說,要求比較地少打敗仗。這里的關鍵,就在于把主觀和客觀二者之間好好地符合起來。
舉戰術的例子來說。攻擊點選在敵人陣地的某一翼,而那里正是敵人的薄弱部,突擊因而成功,這叫做主觀和客觀相符合,也就是指揮員的偵察、判斷和決心,和敵人及其配置的實在情形相符合。如果攻擊點選在另一翼,或中央,結果正碰在敵人的釘子上,攻不進去,就叫做不相符合。攻擊時機的適當,預備隊使用的不遲不早,以及各種戰斗處置和戰斗動作都利于我不利于敵,便是整個戰斗中主觀指揮和客觀情況統統相符合。統統相符合的事,在戰爭或戰斗中是極其少有的,這是因為戰爭或戰斗的雙方是成群的武裝著的活人,而又互相保持秘密的緣故,這和處置靜物或日常事件是大不相同的。然而只要做到指揮大體上適合情況,即在有決定意義的部分適合情況,那就是勝利的基礎了。
指揮員的正確的部署來源于正確的決心,正確的決心來源于正確的判斷,正確的判斷來源于周到的和必要的偵察,和對于各種偵察材料的聯貫起來的思索。指揮員使用一切可能的和必要的偵察手段,將偵察得來的敵方情況的各種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索,然后將自己方面的情況加上去,研究雙方的對比和相互的關系,因而構成判斷,定下決心,作出計劃,——這是軍事家在作出每一個戰略、戰役或戰斗的計劃之前的一個整個的認識情況的過程。粗心大意的軍事家,不去這樣做,把軍事計劃建立在一相情愿的基礎之上,這種計劃是空想的,不符合于實際的。魯莽的專憑熱情的軍事家之所以不免于受敵人的欺騙,受敵人表面的或片面的情況的引誘,受自己部下不負責任的無真知灼見的建議的鼓動,因而不免于碰壁,就是因為他們不知道或不愿意知道任何軍事計劃,是應該建立于必要的偵察和敵我情況及其相互關系的周密思索的基礎之上的緣故。
認識情況的過程,不但存在于軍事計劃建立之前,而且存在于軍事計劃建立之后。當執行某一計劃時,從開始執行起,到戰局終結止,這是又一個認識情況的過程,即實行的過程。此時,第一個過程中的東西是否符合于實況,需要重新加以檢查。如果計劃和情況不符合,或者不完全符合,就必須依照新的認識,構成新的判斷,定下新的決心,把已定計劃加以改變,使之適合于新的情況。部分地改變的事差不多每一作戰都是有的,全部地改變的事也是間或有的。魯莽家不知改變,或不愿改變,只是一味盲干,結果又非碰壁不可。
- 原標題:毛澤東:如果長征的是國民黨軍,“一定會被消滅” 從《毛澤東軍事文集》看長征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馬密坤
-
特魯多辭職后,加拿大政局下一步怎么走? 評論 33誰還在力挺尹錫悅?揮舞星條旗的韓版MAGA 評論 1442025年經濟目標不應低于5% 評論 102“特魯多最快今天辭職,明白已無路可走” 評論 252澤連斯基對特朗普“充滿信心” 評論 130最新聞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