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邁克爾·羅斯:大國崛起,素質教育還是“奢談”嗎?
關鍵字: 博雅教育通識教育素質教育教育高等教育博雅大學文理學院美國教育【10月19日,美國維思大學(Wesleyan University,舊譯作“衛斯理大學”)在上海舉辦“博雅教育+電影”論壇。這所有187年歷史的文理大學是美國博雅教育“小三強”之一,雖僅有三千余名學生但曾有許多聲名赫赫的教員,其中包括美國前總統伍德羅·威爾遜和作家T·S·艾略特。
今年是維思大學首次在海外舉辦“博雅教育+”論壇,校長邁克爾·羅斯在論壇發表主旨演講。演講結束后,羅斯接受了觀察者網的專訪,闡述其教育理念。采訪/整理:觀察者網 楊晗軼】
邁克爾·羅斯在博雅教育論壇上發言
觀察者網:你在演講中向大家勾勒了作為一名學生將在你的大學獲得怎樣的教育,涉及面很廣,我聽完收獲很大,但我更希望深入聊聊博雅教育本身。你在演講中以及剛才反復使用的一個詞是“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而不是“博雅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亦譯作“通識教育”、“文理教育”、“素質教育”)。這兩個詞之間有什么細微的差別嗎?或者說一個更偏向于社會,一個更偏向于學術?
羅斯:2014年我寫了一本書《超越大學:自由教育的重要性》,里面提到了這個差別的由來。歐洲傳統的博雅教育本質上強調的是人在工作以外的自由,這種博雅教育的對象是那些富有的、能夠支配勞動者的人。而美國的自由教育則更重視科學探索、求知精神和生產實踐。所以,這種務實的自由教育(pragmatic liberal education)更強調思想產生的環境,并幫助學生將自己的抱負與理念和環境結合起來。
反過來說,傳統博雅教育的目標是讓學生理解這個世界,但不一定要讓他們參與其中或者通過工作來實踐理念。我之所以使用“自由教育”這個詞,是為了強調它的務實性。正如你所說,在某種意義上,自由教育的確沒有那么學術化,它的重心不在大學校園里,它關注的是你離開校園后的人生。所以我才給自己的書起名叫《超越大學》。大學是一個供學生探索的地方,但只有等你離開校園,教育的價值才會真正體現出來。
觀察者網:在我的理解中,博雅教育和自由教育的核心目標都是培養真正自由的人。這里的自由人是指具有自主性(autonomy)和能動性(agency),在漫漫人生路上求索的人。
在博雅教育的發源地古希臘,有奴隸負責生產勞動。在這個基礎上,那些有志參與公民生活的自由人,希望通過博雅教育更好地尋求生命的真義,所以他們才有專門教授“七藝”的課程。中國古代儒家教育也講究君子“六藝”,課程包括駕車和射箭。不管東方還是西方,我們的育人理念似乎都非常重視全面發展。
古希臘“七藝”:語法、辯證、修辭、音樂、算術、幾何、天文
中國古代君子“六藝”:禮、樂、射、御、書、數
但隨著世界的變化,資本主義的興起,專業主義變得很重要。亞當?斯密在《國富論》里開宗明義地提出,勞動生產力的進步來自分工。所以在現代社會里,人們要以某種有意義的方式參與社會活動,就必須扮演特定的、甚至是被指派的角色。
既然除了少數富家子弟外人人都得進入勞動力市場,既然人們如此依賴專業教育,為什么著重培育全才的博雅教育能一直延續至今?
羅斯:當今社會,人們需要有某項特殊技能傍身才能維持生計,這非常重要。【拿起手邊的紙巾盒】比如你在工廠工作,知道如何制造盒子非常重要,這樣你做出來的盒子才是盒子而不是口袋。但這并不意味著做盒子這個行為對于你這個人而言,是唯一重要的事情。
有一種教育把你培養成制盒匠,告訴你如何制造出精美的盒子;而自由教育除了要讓你學會做盒子,還要讓你明白盒子從哪里來到哪里去。這樣一來,如果機器取代了人工,你的人生并沒有完全失去意義,而你那只會做鞋的鞋匠朋友的未來就比較暗淡。
也就是說,自由教育既要教你做盒子,讓你掌握技能,也要讓你明白這些技能在社會經濟生活中處于什么位置。如果你的全部身份僅僅是一名制盒匠,你需要知道這些東西嗎?不需要。但作為一名公民,你需要這些知識嗎?需要。作為一名好鄰居,你需要這些知識嗎?需要。
你的身份不僅僅是一名制盒匠,你同時還是某人的兄弟,某人的父親,某個射箭俱樂部的會員,某個宗教群體的成員。
你可以通過務實的自由教育學習制盒、修車,甚至哲學。當然你也可以把哲學當作一門技術學科,或者你可以專門學習如何對50個字以內的句子進行語義分析,除此之外你一無所長。這正是自由教育所反對的。這樣的教育教出來的學生,要么只知道如何做盒子,要么只會語義分析,卻不明白這樣的分析在哲學史里扮演什么樣的角色。
務實的自由教育特別重視讓學生理解技能在社會大環境中的作用,使他們不僅僅成為機器上的某個螺絲釘,某個零部件,不僅僅成為一名制盒匠,而是一名具有自我意識的社會參與者。也就是說,更重要的是培育人之為人的整體,而不是單項技能。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楊晗軼
- 最后更新: 2018-11-20 07:56:17
-
“企業的發展是基于整個國家的國運”
2018-09-19 20:59 達沃斯論壇 -
馬克思對21世紀的世界意味著什么?
2018-05-08 14:53 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 -
預告|這周六,看陳平老師如何對話經濟學的諸位大佬
2018-04-05 08:14 中國經濟 -
農村真有63%的孩子沒上過高中?羅斯高教授其實是這么說的
2017-09-29 09:38 觀網看片 -
馬云底特律演講:將中國視為機遇
2017-06-30 08:12 阿里帝國 -
與福山辯論6年后,張維為有話要說
2017-06-12 13:30 觀察者頭條 -
中信書院前沿論道 吳建民攜新書演講:世界的變化與中國
2015-12-26 01:16 中國外交 -
賈康:過去主流經濟學理論認知框架不對稱
2015-12-14 01:34 本土經濟學家逆襲 -
國家認證能力為什么重要?
2014-06-04 14:51 -
定制8枚金牌 讓他們放心中考
2014-04-18 15:28 -
南蘇丹武裝分子襲擊維和營地
2014-04-18 15:21 -
清政府為什么沒能識別大英帝國崛起
2013-12-07 08:08 -
國歌賦予自由
2013-11-26 17:43 -
陳寅恪是怎樣被送上神壇的
2013-10-13 08:04 -
上海租界:高級妓女的還是知識分子的?
2013-09-10 17:51 -
國信辦主任魯煒:自由意味著秩序
2013-09-09 22:18 觀察者頭條 -
如果愛惜言論自由,就要表現理性
2013-08-26 23:35 聽聽大V怎么說 -
中國已成名副其實“中央之國”
2013-08-05 20:52 -
“社會”的構成:自然法與現代社會理論的基礎
2013-06-20 11:28 -
《鄧小平時代》作者傅高義——鄧小平與中國改革
2013-03-29 15:57 觀察者網會客室
相關推薦 -
這個對華“鷹派”,即將回鍋? 評論 70“歐洲人付錢,中國人建造,當然全歸功于中國” 評論 148直接安排10萬億元! 評論 260看完這部紀錄片,網友吵起來了 評論 171美國農民@特朗普:又我挨中國揍? 評論 132最新聞 Hot
-
這個對華“鷹派”,即將回鍋?
-
“重大轉變”!拜登政府解除這一禁令
-
“澤連斯基祝賀,馬斯克接了電話”
-
看完這部紀錄片,網友吵起來了
-
“特朗普回歸,這個領域又讓中國贏一局”
-
“特朗普贏了,他們要回家了”
-
“從中國懷里拉走”?
-
美國農民@特朗普:又我挨中國揍?
-
法國外長到訪前,以色列在“法國領地”扣押兩名法國憲兵
-
美聯儲降息25個基點,鮑威爾:若特朗普...
-
德高官焦慮:若特朗普從烏克蘭抽身,中國就贏了
-
“特朗普真男人”“快速停火就是自殺”,他倆同時發聲
-
普京:有些人嘴上承認“一中”,身體卻不老實
-
民主黨拋棄了工人階級?白宮回應桑德斯
-
印度政府智庫:這個中國“圈子”,咱還是得加入
-
“特朗普2.0”將至,日本很揪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