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伍慧萍:德國從戰(zhàn)爭下的時代轉折中“驚醒”,明白軍事是硬傷
最后更新: 2022-10-17 11:58:15觀察者網(wǎng):德國國內(nèi)生態(tài)還是有其特殊性,比如以前面提到的能源政策為例,其實早在戰(zhàn)爭之前德國就在率先提出能源改革,全力推進清潔能源等,但戰(zhàn)爭的突然發(fā)生讓能源轉型的過渡階段變得非常尷尬,現(xiàn)在又不得不重頭討論煤電,這難道不會讓德國政府執(zhí)政的基礎發(fā)生動搖嗎?畢竟有很大一部分選民可能就是出于這些原因投票的。
另外,關于俄德關系,最近看到一個蠻有意思的說法是,在德國內(nèi)部可能左右兩邊的群體對俄羅斯的態(tài)度沒那么激烈,右翼有種惺惺相惜的感覺,而左翼則有一些同情,這也導致德國社會在看待俄烏問題上會比較分裂,不知您在觀察德國社會的政治生態(tài)時是否有看到這種現(xiàn)象?
伍慧萍:我先說第一個問題,德國的能源轉型政策是比較理想化、比較激進的,現(xiàn)在等于在現(xiàn)實面前碰壁了,印證了德國這套過于激進的能源轉型方案在當下的政治安全形勢下是行不通的。
所以,德國只好回到已經(jīng)被自己否定掉的路子上去,退煤退核等計劃暫時都必須擱置,包括天然氣屬于化石能源,最終也是要被淘汰的,最多是過渡時期的解決方案,但現(xiàn)在能源供應緊張,政府被迫到處“找氣”。
德國“去煤”“去核”的做法,跟法國等歐盟國家還是有很大區(qū)別的,它的氣候保護目標設定過于理想化。比如,綠黨執(zhí)掌的經(jīng)濟部,一方面強調要加強可再生能源合作,拓展新能源開發(fā),像氫能等,但另一方面,在跟其他國家地區(qū)簽訂能源合作項目時,天然氣也還是很重要的一項,它現(xiàn)在也毫無辦法,只能違背自己過去的一些設想,在中東、南美、歐洲本土四處“找氣”。
第二個問題,德國內(nèi)部的確有左翼、右翼政黨,且仍具實力,比如右翼政黨德國選擇黨相對會更加同情俄羅斯,認為要理解俄羅斯在安全方面的訴求。過去很多德國人認為歐洲的安全格局是離不開俄羅斯的,但俄烏戰(zhàn)爭爆發(fā)后德國主流政黨已經(jīng)徹底改變這個想法。
盡管如此,德國內(nèi)部在看待俄羅斯的問題上還是有差異,而且這一點也會折射到德國不同的地方,比如在左翼黨力量相對比較強的德國東部各個州,其實還是主張要緩和跟俄羅斯的關系,最近有一些民眾示威游行希望取消對俄制裁。
當?shù)貢r間10月6日,默克爾稱應嚴肅對待普京的講話,圖自德媒ZDF
觀察者網(wǎng):您提到這點,正好最近幾天,德國前總理默克爾終于出來講話了,大概意思是相互要有回旋余地,不能排斥普京和俄羅斯等等。
伍慧萍:需要看到的是,就在俄烏沖突后,德國國內(nèi)不少人想要清算默克爾,指責她對俄羅斯的綏靖政策,批評她在能源上過于依賴俄羅斯,力推“北溪-2”項目,包括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中的對俄立場。但我覺得像默克爾這樣的思路代表了德國政治中的另一種意見,認為仍然需要跟俄羅斯對話,盡管和俄羅斯的觀念存在很大差異,但是你必須接受它存在的這個事實,并通過妥協(xié)和對話去尋找解決方案,而不是聽任事態(tài)激化,最終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觀察者網(wǎng):既然講到默克爾了,就不得不說最近發(fā)生的“羅生門”事件——“北溪1號”管道被炸,目前事情仍未調查清楚,但無疑是“火上澆油”,您怎么看這起事件及其可能產(chǎn)生的影響?
伍慧萍:對歐洲來說,更多的還是能源依賴性問題,以及如何度過這個嚴冬的問題。目前有不同的猜測,有指向俄羅斯的,有指向美國的,也有指向波蘭等東歐國家的;從破壞程度來看,應該是一個國家行為體才能做到的。
我個人認為,北溪1號管道被炸不會對歐洲能源供給產(chǎn)生直接影響,更多的是攪局。其實北溪1號和北溪2號兩條管道,后者從來沒啟用過,當然里面是充氣狀態(tài),前者早在9月初就已經(jīng)斷供,所以我覺得背后事主可能的用意是希望通過這一突發(fā)事件或者說挑起事端來進一步激化事態(tài),逼歐洲表態(tài);但不管是哪一方搞的破壞,大概率是國家行為體,以攪局的方式來破局。
觀察者網(wǎng):前面談到德國在軍事防務層面的轉折,比較好奇的一點是,德國政府究竟是怎么平衡自身的獨立性以及與北約之間的關系?
伍慧萍:德國今年以來在軍事和防務方面的表態(tài)的確有很大調整,尤其是在2024年之前國防開支要達到GDP的2%。這一點在特朗普執(zhí)政時期,德國一直跟美國據(jù)理力爭,比如說對外援助這些也要算到軍事國防開支里邊,但現(xiàn)在就不提這些了。此外,德國聯(lián)邦議院還批準了一項總規(guī)模達到1000億歐元的特別國防基金法案,用來應對俄烏戰(zhàn)爭,再比如承諾向烏克蘭提供武器等等,其實這些行為都已經(jīng)打破了他們過去竭力想要限制的東西,對二戰(zhàn)以來德國奉行的軍事克制文化是極大顛覆。
現(xiàn)在德國在國家安全戰(zhàn)略上的指導理念正在發(fā)生比較大的變化,希望增強自身國防能力。即便在冷戰(zhàn)時期,德國都認為應該聚焦發(fā)展經(jīng)濟實力,在安全上則更多地依靠美國,但在當下這個大國博弈時代,尤其是在將整個歐洲牽連進去的俄烏戰(zhàn)爭刺激下,它開始意識到自己連本土安全都沒有足夠實力來保護。所以,對德國而言,增強軍事實力,是時代的要求,當然也正是所謂的“時代轉折”在德國的一個具體體現(xiàn)。
甚至德國民間社會的安全觀、對俄態(tài)度也有較大轉變,對于提高軍備、發(fā)展軍事硬實力,目前還沒有聽到太大的反對聲。
至于對北約的關系,德國跟法國還是有些區(qū)別。法國主張歐洲需要獨立的防務,更多地是強調歐洲的獨立性。但德國就不太一樣,其主流政治都是非常親美的,包括安全問題,哪怕歐洲人要建立自己的歐洲軍隊或者德國發(fā)展本國軍事實力,德國仍然認為北約在歐洲的安全領域有著重要地位。德國是希望在歐洲戰(zhàn)略自主跟與北約維持軍事、價值觀同盟的關系之間找到平衡。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朱敏潔 
-
國家發(fā)改委:未來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
2022-10-17 11:57 喜迎二十大 -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構建同大國實力相符的國家儲備實力
2022-10-17 11:43 喜迎二十大 -
國家發(fā)改委:有人認為中國要搞自給自足,這是誤解
2022-10-17 11:31 喜迎二十大 -
“飛豹”戰(zhàn)機前艙無女飛?她改寫了歷史
2022-10-17 11:10 長空鑄劍 -
二十大新聞中心舉辦首場記者招待會
2022-10-17 10:00 喜迎二十大 -
10月18日二十大新聞中心將舉辦兩場集體采訪
2022-10-17 09:19 喜迎二十大 -
國家衛(wèi)健委:昨日新增本土182+534
2022-10-17 09:09 抗疫進行時 -
二十大新聞中心今天將舉辦第一場、第二場記者招待會
2022-10-17 08:06 喜迎二十大 -
北京昨日新增本土13+2
2022-10-17 08:03 抗疫進行時 -
上海新增本土無癥狀感染者32例
2022-10-17 07:53 抗疫進行時 -
新華社評論員:深刻把握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
2022-10-17 07:26 喜迎二十大 -
中共二十大彰顯中國式現(xiàn)代化雄心
2022-10-17 07:21 喜迎二十大 -
全人類第二次!“懷柔一號”衛(wèi)星探測到快速射電暴的高能對應體
2022-10-17 07:13 航空航天 -
臺風“納沙”影響南海和東南華南沿海,兩部門部署防御工作
2022-10-16 22:42 極端天氣 -
二十大代表分組討論習近平同志所作的報告
2022-10-16 22:09 喜迎二十大 -
臺灣地區(qū)有關政黨和人士祝賀中國共產(chǎn)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2022-10-16 20:48 喜迎二十大 -
李家超:二十大報告“一國兩制”論述精辟,是推進香港發(fā)展的定海神針
2022-10-16 19:57 喜迎二十大 -
黨的二十大在京開幕 習近平代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
2022-10-16 19:22 喜迎二十大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沙特曾多次警告德國提防嫌疑人”
-
特朗普最新任命!這次包括火箭隊老板、真人秀制作人
-
巴勒斯坦三個政治派別發(fā)表聯(lián)合聲明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xiàn)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fā)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fā)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