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天偉:比單價,中國火箭已經不輸SpaceX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高天偉】
近日,中國衛通披露了上市企業年報,里面一則信息引起了網友注意:公司以人民幣2.6億元/發的平均價格,采購了2枚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用于發射地球同步軌道通信衛星。
按現行匯率,2.6億元人民幣約相當于3600萬美元,遠低于SpaceX使用獵鷹9號火箭執行類似任務時6700萬美元的公開報價。
SpaceX官網給出的獵鷹9號火箭將衛星送至地球同步轉移軌道的報價,6700萬美元對應運力為5.5噸。巧合的是,我國長征三號乙火箭執行同類任務的運力也是5.5噸,因此兩者具有可比性。
這一情況引起了不少網友的關注。一方面,中國航天產業的航天科技集團(即長征三號乙火箭提供方)去年底公開表態“對標SpaceX,集團公司整體上大而不強、大而不優,這與我們在航天領域率先實現強國目標還相去甚遠”;另一方面,基于中國衛通披露的數字,我國火箭發射的實際價格并不高于SpaceX。
中國航天的低成本優勢是否屬實?什么是我們面臨的真正挑戰?應該如何應對?
01. 發射價格受眾多因素影響
中國火箭并不處于劣勢
人們一般用發射單位重量載荷的價格來衡量火箭成本控制水平(X萬元/公斤),而互聯網上不少資料都簡單使用“公開報價/火箭最大運力”所得出的結果進行比較。這一做法有失偏頗。實踐中,影響實際成本測算的因素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火箭真正使用的運力往往低于理論極值。受整流罩容積、箭體結構強度、航天器重量密度、市場需求等因素限制,火箭特別是運力較大的型號,往往沒有機會用盡潛力。例如美國獵鷹9號火箭,雖然其理論最大入軌能力高達22噸,但實際載荷一般不超過18噸;重型獵鷹火箭理論上可以發射26.7噸重的地球同步衛星,但其實際承運的最大商業載荷僅有9噸,而這已經是人類制造的最重商用通信衛星。
2、履約模式。軌道獨特(例如地球同步軌道衛星、星際探測器等)、時效性強、可靠性要求高和/或者保密的航天器,哪怕重量很輕,往往也采用“獨家包箭”模式發射,這時火箭公司多少可以“敲”甲方爸爸一筆;而囊中羞澀的中小衛星研制企業,則傾向于與別家共享火箭或者搭某個大衛星的順風車。這種情況下各方免不了一頓討價還價;此外,如果甲乙方間存在上下級或者投融資之類“特殊”關系,定價也有可能偏離一般商業規律。
3、估算誤差。這是新興航天公司常遇到的情況?;鸺罪w前一年甚至更長時間,公司就要開始搜尋客戶,這時火箭研發支出、發射時間、實際性能尚無定論,因此報價“僅供參考”。這種模糊的狀態甚至會延續若干發火箭。
4、價格明細?;鸺l射,采購火箭需要資金,測控、保險等相關服務也需有償購買。包含項目不同,價格可能也大相徑庭。文章開頭提到的長征三號乙火箭,有行業分析員認為2.6億元可能僅是箭體和不含測控的發射服務采購價。如果加上測控和保險這兩個必不可少的項目,單發總價應該在4.6億元左右 – 即便如此,與國際同行相比仍然具有競爭力。
正因為這些變數存在,所以火箭成本控制水平不應簡單基于理論數據評估。事實上哪怕以低價著稱的獵鷹9號,也承接過“黑店式”暴利生意,例如今年2月8日為NASA發射PACE地球觀測衛星,收費8040萬美元。這顆衛星僅重1.7噸,其目的地為676.5公里高度太陽同步軌道。任務難度對掌握液體火箭的國家來說基本只算入門水平(除非暗藏不為人知的技術要求),但每公斤載荷運費高達4.7萬美元,約合34萬元人民幣。
PACE衛星示意圖,來自NASA。
不過,發射成本控制在較低水平,并不意味著中國各類火箭公司可以高枕無憂。另外兩個短板,正在制約“新質生產力”時代我國航天產業的發展。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史岱君 
-
世界首個!我國團隊研制出氮化鎵量子光源芯片
2024-04-18 17:10 科技前沿 -
突破!我國掌握“次臨界刻棒技術”
2024-04-17 15:50 科技前沿 -
時速400公里的高鐵要來了
2024-04-14 15:23 高鐵世紀 -
15次重復試驗,30次點火!我國可重復使用火箭主發動機創新紀錄
2024-04-14 10:29 航空航天 -
最新影像傳回 中國月球通導技術邁關鍵一步
2024-04-13 09:50 嫦娥奔月 -
“中國天眼”又有新發現
2024-04-13 08:23 科技前沿 -
清華團隊發布中國AI光芯片“太極”,受《周易》啟發
2024-04-13 08:03 科技前沿 -
清華大學獲芯片領域重要突破!
2024-04-12 09:04 科技前沿 -
中國首個“抗量子攻擊護盾”成功裝備應用
2024-04-12 06:57 觀網財經-科創 -
英特爾發布Gaudi 3人工智能芯片,與英偉達H200相當
2024-04-10 15:46 人工智能 -
我國西部地區第二臺“華龍一號”機組首次并網發電
2024-04-09 21:51 能源戰略 -
馬斯克:AI有望在明年超越最聰明的人類,芯片、基建限制AI發展
2024-04-09 16:09 人工智能 -
我國3D打印貯箱首次實現在軌應用,具有巨大商業航天市場前景
2024-04-08 23:17 航空航天 -
AI“存力”下一站?SSD需求飆升 已有巨頭率先漲價
2024-04-08 15:33 人工智能 -
中國電科副總經理何文忠被查
2024-04-07 15:45 廉政風暴 -
中國人民銀行設立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
2024-04-07 11:10 -
我國科學家研發出“神奇材料”,無需芯片和電池便可發光
2024-04-07 10:48 科技前沿 -
再添一員,泰國加入國際月球科研站計劃
2024-04-05 13:25 -
117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已備案,大模型底層創新夠了嗎?
2024-04-03 14:26 人工智能 -
7180.4米,試驗完成!核心器部件100%國產化
2024-04-02 09:37
相關推薦 -
孟臨時外長:或將重新審查孟印諒解備忘錄 評論 8歐盟進口天然氣單季總量,俄羅斯反超美國了 評論 79美國審查計劃“逼死”華裔科學家? 評論 381規模最大!以色列民眾怒了,70萬人走上街頭抗議 評論 246“沙特尋求中國技術,將自己塑造成汽車和自動化中心” 評論 164最新聞 Hot
-
美國審查計劃“逼死”華裔科學家?
-
朔爾茨:令人痛苦
-
0.5m影像超90%,中國民企發布世界首張高清全球年度一張圖
-
美媒改口:烏空軍F-16墜毀可能并非“友軍誤擊”
-
人命都不管合理嗎?“總理想干什么都行!”
-
特朗普賓州集會,突發這一幕
-
波蘭怒了:烏克蘭人還想不想入歐?
-
滯留3個多月后,波音“星際客機”發出異響
-
規模最大!以色列民眾怒了,70萬人走上街頭抗議
-
反恐轉向對華!美國想用這個新項目修補“漏洞”
-
“沙特尋求中國技術,將自己塑造成汽車和自動化中心”
-
“執政聯盟的災難”,德國選擇黨首次贏得州議會選舉
-
要收緊ASML出口管制?荷蘭新首相表態
-
涉及中國,美國二度推遲“重大貿易決定”
-
來真的,左翼聯盟“刺頭”推出彈劾馬克龍草案
-
“柯文哲在地下候審室過夜”,法院預計今晚開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