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型吃貨用科學解讀“吃吃吃”
-
油罐混用,消費者可以避開嗎?
很遺憾,現在雖然有標準,但所有的標準都是“推薦性”標準,沒有強制執行力。[全文]
-
“可降解塑料”可能沒你想的那么環保
有很多人可能對“可降解塑料”有一些誤解,以為只要把它埋在土里,或者丟到任意的地方,它就會很快自動降解成對環境沒有危害的小分子物質。這其實是科學家的夢想,但截至目前,仍然是夢想。[全文]
-
連比爾·蓋茨都投資的“人造肉”到底是什么玩意兒?
它看上去是紅色,煎烤過以后表面是深褐色,而中心仍是紅色,甚至還有“血水”流下來。就連焦香的風味以及纖維的質地也跟肉類相仿。總的來說,你很難相信這不是一塊肉。[全文]
-
我們今天吃的香蕉,跟1950年以前的根本不是一個品種
你可能疑惑過,為什么香精的味道跟真的香蕉差那么遠。其實,在某種程度上,這不是香精的問題,而是香蕉品種的問題。我們現在吃的香蕉,跟上世紀50年代時的香蕉根本不是一個品種。原來的香蕉品種遭遇了滅頂之災,近乎滅絕。[全文]
-
為什么《流浪地球》中大家都吃蚯蚓干?別的不行嗎?
蚯蚓很有營養,適合作為蛋白質來源,而且好養,還能順便處理生活排污。當然,無論是葷菜還是素菜,在《流浪地球》的時代,都應該能在地下城吃到。蚯蚓應該只是地下城當時的網紅美食,而不應該是地下城的全部。[全文]
-
非洲豬瘟來襲,豬肉還能吃嗎
像這種朋友圈謠言,只要按該城市為線索,稍檢索一下,就不難發現這樣的事情其實沒有發生過。更不用提謠言中連家禽和家畜都分不清楚,“家禽,特別是豬肉”簡直無力吐槽。它只是利用近期發生的“非洲豬瘟”疫情,以及人的同情心理來博取轉發而已。[全文]
-
國外禁售國內卻賣斷貨:揭開網紅黑色冰淇淋的秘密
隨著夏天的到來,“酷黑”概念的冰淇淋開始流行起來,成為了新的網紅甜品。但前不久有一篇新聞說這種冰淇淋因添加“活性炭”,在紐約禁售了。這到底怎么回事?網紅黑色冰淇淋到底還能不能吃?[全文]
-
你可能吃到了假的雪花肥牛!“脂肪注射技術”了解一下
想獲得完美的“雪花牛肉”,需要花費很多時間、精力和金錢。所以,品質越高的牛肉,價格也就越高。像日本頂級的A5級和牛,小小一塊就要賣到幾千元人民幣,看著像是智商稅,但這種價格確實是合理的。[全文]
-
豬油是十大最營養食物?BBC又在散播謠言了
這篇文章還有一個致命缺陷。由于它是理論模型,所以它假設所有人的營養需求完全一致,并采用“20歲男性”的標準來衡量。但是,這是個體化營養的時代。只用“20歲男性”做出的模型,得出的結論最多只能算“有參考價值”。[全文]
-
網紅“紅糖饅頭”查出致癌物?媒體別再誤導了好么
網紅“紅糖饅頭”被查后,媒體的反應卻集中在圍攻“甜蜜素”上。饅頭被他們稱為“毒饅頭”,甜蜜素也被說成“致癌物”。毒饅頭根本不靠譜,致癌物更是無稽之談。這樣引導,只會加深人們對食品添加劑、食品工業的誤解。[全文]
-
炸雞翅能讓你“快樂”嗎
炸雞翅脂肪含量真的很高。偶爾解解饞還可以,長期多吃的話,真的就不僅僅是“變胖”的問題了,而是會對健康產生很不利的影響哦。當然,我們知道,嚇唬你們還是只需要那句話就可以了:你在吃,秤在看![全文]
-
為什么食品里的“香精味兒”聞起來都很假?
目前,有很多肉制品企業都會直接用煙熏香精來代替煙熏工藝。很多人都認為香精“不天然”,“不是個好東西”,但在這例子里,用香精代替傳統的“天然”煙熏工藝,反而減少了有害物質的產生,維護了食品的安全。[全文]
-
聽說中國市場上的酸奶都在悄悄放糖?
最近有人提問:是不是中國市場上的酸奶都放糖?并沒有真正的純酸奶?其實, 在酸奶的宣傳語上,國內國外都一樣不靠譜,不是說國外的酸奶說自己0添加就真的無糖了。國內外都有真正無糖的酸奶,但都不是主流的品類。[全文]
-
一級致癌物,“小酌”也傷身
很多人聽說過“適當飲酒有益健康”的說法,“小酌怡情,酗酒傷身”是大部分人的健康理念。但是,從科學角度,這種說法是站不住腳的。酒精對身體的傷害是很難制定“安全限量”的,每多喝一點,傷害就增加一分。[全文]
-
為什么飛機餐都那那那那么難吃?
身處飛行的飛機上,跟身處家里的餐桌上或飯館里,最大的區別是什么?科學家們專門針對低氣壓、干燥、高噪音3種環境上的變化做了感官實驗,結果簡直令人難以相信。航空公司和大廚終于被平反:這不是他們的鍋。[全文]
-
聽媽媽的話,少吃點辣條吧
大面筋的配料表非常具有代表性,簡直是食品界的“添加劑應用大全”。但建議大家不要多吃辣條,不是因為辣條里面的食品添加劑,而是因為辣條鹽量和脂肪含量太高,多吃不利于健康。[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