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暉:革命者人格與勝利的哲學 ——紀念列寧誕辰150周年
【導讀】2020年4月22日是列寧誕辰150周年。在彌漫全球的新冠疫情危機中紀念列寧,具有特別的時代含義和現實意義。
列寧是帝國主義時代的社會主義革命者,帝國主義爭霸與戰爭催生了俄國革命。在1875年至1900年的歐洲,由于長期經濟蕭條下的資本主義壟斷加劇與經濟金融化,不斷推動著歐洲列強的帝國主義化,也不斷推動著殖民地爭奪與列強競爭。歐洲社會也同時撕裂成左翼社會主義與右翼國家民族主義尖銳對立的兩極。終于,第一次世界大戰被引爆了,而社會主義的十月革命也從此具備了豐厚的社會土壤。
本文紀念列寧,討論的是革命時代的“革命者人格”問題。所謂“革命者人格”,是對革命時勢與革命者能動性之間辯證關系的探討,沒有革命的時勢,就不可能產生革命,而革命者的能動性與創造性,又常常塑造著革命的時勢。一般認為,馬克思主義學說闡發的是客觀歷史進程的必然性,而從列寧到孫中山到毛澤東,這些革命家身上看見強大的能動性與的創造性,正是這些偉大革命家身上體現出的“革命者人格”,使得歷史進程得以重新塑造。
當下正在進行的抗擊新冠疫情的人民戰爭,被許多論者引向東西方兩種政治體制的比較。本文作者認為,如果忽視了共產黨的人民性,看不見其從革命戰爭年代便建立起的“以人民為中心、組織人民、動員人民”的動員力,看不見其至今仍然高效運轉的基層組織與社區組織,就無法解釋中國抗擊疫情的成效。而這些,是許多西方國家所不具有的能力。
今天紀念列寧,在于從列寧的“革命者人格”上汲取政治能量,借以改造我們正在從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作者特別指出, 當代的政黨政治都在出現“官僚化、去政治化”現象,必須重新尋找新的政治能量,建構新的政治愿景,使領袖—政黨—人民之間形成緊密聯系又互相促進的能動性關系,如此,才可能建立新的秩序。
本文是文化縱橫新媒體特稿,由作者授權首發,原標題為“革命者人格與勝利的哲學——紀念列寧誕辰150周年”,僅代表作者觀點,供諸君思考。
【文/汪暉】
“現代君主”與革命者人格
在蘇聯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體系垮臺之后,全球各地出現過各種類型的社會運動。拉丁美洲的21世紀社會主義浪潮,東南亞如印度、尼泊爾的農民武裝斗爭,試圖繼承20世紀的革命遺產,但在新的條件下,其前景并不明朗;在發達資本主義社會和所謂轉型國家,社會抗議、“占領”運動、勞工運動和規模巨大的反抗浪潮,也都未能從根本上改變冷戰終結后的“去政治化”狀態。
社會不平等、金融危機、瘟疫流行、生態災難,以及與全球化進程相伴隨的治理危機,有關資本主義系統性危機的討論此起彼伏,然而,盡管衰敗的征兆不斷涌現,“薄弱環節”裸露無遺,但能夠熔斷這些環節的政治力量似乎遠不如疫病來得有力。
當代世界的政治圖景尚未擺脫20世紀社會主義實驗的失敗陰影。用巴丟的話說:從1917年十月革命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終結,構成了巴黎公社之后的第二個共產主義序列,即將共產主義設想付諸實踐的場景序列。他斷言:這一序列的主要內容(馬克思主義、工人運動、群眾民主、列寧主義、先鋒黨、社會主義國家)已經不再有效。“第二個場景序列已然終結,試圖使之重新來過則毫無意義。”[1]
新自由主義浪潮催生了右翼保守的民族主義和民粹主義浪潮,最令人震驚的是在這一浪潮中失去工作和保障的勞動者成為右翼政治的支持者。當自由派悲嘆民粹主義上升的時刻,左翼運動理應自問為什么會因為失去“銹帶”地區勞動者的支持而陷于無力狀態?層出不窮的抗議運動為什么缺乏清晰的政治能量,卻每每陷入種族主義、排外主義和身份政治的陷阱?
除了先鋒黨和大規模階級運動的退場之外,領導力的軟弱、左翼理論中戰略策略討論的匱乏,以及圍繞具體的社會變革道路的路線辯論的衰落,是顯而易見的現象。而圍繞政治路線、政治經濟和軍事戰略、策略的理論辯論,從而在劣勢條件下獲得領導權正是20世紀的政治遺產。
如何理解革命或變革運動的領導力?葛蘭西在《獄中札記》中指出:
應該將馬基雅維利的《君主論》“作為一個政治思想體系的實例來加以研究,這種政治思想體系既不是一種冷冰冰的烏托邦,也不是一種高深的理論,而是一種對于分散的人民起作用的、使他們產生并組織集體意志的具體幻想的產物。《君主論》的空想性質在于這位君主并不存在于歷史現實之中,他本人并沒有直接地和客觀地出現在意大利人民面前,而純粹是一種理論的抽象,是領袖和理想統帥的象征,但通過非常強烈的戲劇性變化,那貫穿全書的激情和神話成分融為一體……”[2]
他接著論述道:
馬基雅維利所探討的是,一位想要領導人民建立一個新國家的君主應該具備哪些品質:這部書立論嚴謹,邏輯上無懈可擊,識見超脫,學術上獨樹一幟,臨到結尾,馬基雅維利同人民結合在一起,自己成了人民,但不是“一般的”人民,而是馬基雅維利通過在前面的敘述予以說服了的人民;這種人民的意識在馬基雅維利身上得到表現,對此他本人是意識到的,他感覺到自己與人民的同一性。[3]
葛蘭西認為“現代君主,神話君主,不可能真有其人,也不可能具體指哪個個人”,而是“政黨,這是一種基本細胞,其中包含著力圖成為普遍的和無所不包的集體意志的種種胚芽。在現代世界中,只有那些間不容發,必須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當機立斷的歷史政治行動,才能由具體的個人以神話方式加以體現”[4]。
政黨是現代政治的靈魂。然而,由于現代政黨與國家權力存在著天然的聯系,從而政黨國家化、政黨官僚化、政黨去政治化或政黨機會主義幾乎伴隨著政黨的歷史。如今政黨的組織框架及其在國家體系內的位置依舊穩固,但真正意義上的政黨已經提前終結。[5]
熟悉俄國革命和中國革命曲折道路的人同時也會發現,那些在間不容發的歷史時刻,以神話方式完成其使命的個人既是政黨的領袖,又不能等同于政黨體制本身:在許多歷史關頭,列寧、毛澤東等革命領袖常常與自己的政黨及其主導路線處于對立的狀態,他們通過持久的、有時是殘酷的理論和政治斗爭,才獲得黨內的領導權。
這些連綿不斷的理論斗爭和路線斗爭也正體現了列寧的領導風格,即在最危險、最艱難的條件下,也必須堅持黨內民主,扼殺公開和坦率的黨內辯論、批評和自我批評,也就扼殺了作為黨的生命的民主集中原則。在1901-1902年寫作的《怎么辦?》一文的開頭,列寧將拉薩爾1852年6月24日致馬克思的信中一句話寫在文章的前面:“·……黨內斗爭給黨以力量和生氣,而黨本身的模糊不清,界限不明,則是黨的軟弱的最大明證;黨是靠清洗自己而鞏固的……”[6]
如果梳理列寧的理論斗爭,我們可以將他的黨內論敵排列出一個漫長序列:伯恩斯坦、普列漢諾夫、亞·波特列索夫、馬斯洛夫、季諾維也夫、考茨基、盧森堡、托洛茨基、布哈林、斯大林……毛澤東在晚年甚至將自己與黨的體制對立起來,聲稱自己一個人與人民站在一起。這雖然是一個象征性的表述,但也顯示了在某些特定時期和特定關頭革命者甚至黨的領袖與黨的體制之間可能存在的深刻緊張乃至對立或孤立狀態。
那些具備革命者人格的領袖人物(但并不限于領袖人物)也正是推進政黨的自我更新、重建政黨與人民關系的政治力量。因此,政黨、人民與領袖的三者關系充滿了張力,而革命者人格是通過獻身斗爭以維系和改善這一復雜關系的關鍵環節。
- 原標題:汪暉:革命者人格與勝利的哲學 ——紀念列寧誕辰150周年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李泠 
-
記者被打事件:手機被刷機 街道辦主任登門道歉
2020-04-22 09:31 -
國家衛健委:新增確診30例,其中本土7例
2020-04-22 08:58 新冠肺炎抗疫戰 -
黑龍江新增省內7例、俄羅斯輸入1例
2020-04-22 08:07 新冠肺炎抗疫戰 -
上海新增境外輸入1例
2020-04-22 07:59 新冠肺炎抗疫戰 -
中日外長通話,王毅:愿為日方在華采購醫療物資提供便利
2020-04-22 07:41 中日關系 -
教授被曝抄襲國外本科生論文,校方:正在鑒定
2020-04-22 07:03 學術造假 -
連云港一化工廠起火,負責人被控制
2020-04-21 23:41 安全生產 -
連云港一化工廠疑發生爆炸,傷亡不明
2020-04-21 22:59 安全生產 -
記者采訪“4兒童被埋”遭圍毆,官方回應
2020-04-21 22:40 -
新鄉市委書記:徹查記者被毆打事件
2020-04-21 22:35 -
外交部提醒:中國公民暫勿出國旅行
2020-04-21 22:30 新冠肺炎抗疫戰 -
人造太陽開啟“心臟”安裝
2020-04-21 22:08 -
這個新機構正開展“一網統管”會戰,李強調研強調以開闊視野創新精神加快推進
2020-04-21 20:59 上海觀察 -
明日起武漢公共交通全面恢復運營
2020-04-21 20:55 新冠肺炎抗疫戰 -
湖北一季度GDP同比下降39.2%
2020-04-21 20:29 新冠肺炎抗疫戰 -
第一觀察 | 總書記告誡的“大教訓”是什么?
2020-04-21 19:51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中方與韓國、新加坡溝通放松邊境管控?耿爽回應
2020-04-21 19:44 新冠肺炎抗疫戰 -
美方呼吁中方釋放維權人士,外交部回應
2020-04-21 19:44 中美關系 -
上海對哈爾濱來滬人員韓某某進行流調,5次核酸檢測均為陰性
2020-04-21 19:18 新冠肺炎抗疫戰
相關推薦 -
孟臨時外長:或將重新審查孟印諒解備忘錄 評論 3歐盟進口天然氣單季總量,俄羅斯反超美國了 評論 78美國審查計劃“逼死”華裔科學家? 評論 381規模最大!以色列民眾怒了,70萬人走上街頭抗議 評論 246“沙特尋求中國技術,將自己塑造成汽車和自動化中心” 評論 162最新聞 Hot
-
美國審查計劃“逼死”華裔科學家?
-
朔爾茨:令人痛苦
-
0.5m影像超90%,中國民企發布世界首張高清全球年度一張圖
-
美媒改口:烏空軍F-16墜毀可能并非“友軍誤擊”
-
人命都不管合理嗎?“總理想干什么都行!”
-
特朗普賓州集會,突發這一幕
-
波蘭怒了:烏克蘭人還想不想入歐?
-
滯留3個多月后,波音“星際客機”發出異響
-
規模最大!以色列民眾怒了,70萬人走上街頭抗議
-
反恐轉向對華!美國想用這個新項目修補“漏洞”
-
“沙特尋求中國技術,將自己塑造成汽車和自動化中心”
-
“執政聯盟的災難”,德國選擇黨首次贏得州議會選舉
-
要收緊ASML出口管制?荷蘭新首相表態
-
涉及中國,美國二度推遲“重大貿易決定”
-
來真的,左翼聯盟“刺頭”推出彈劾馬克龍草案
-
“柯文哲在地下候審室過夜”,法院預計今晚開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