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幼珉香港資深評論員
-
反對派煽動罷工那天,我剛好出院…
醫院方面建議我多住院一天,我卻執意上午出院。大街上商店照常營業;但與往常情況相比,估計行人還是少了約6成。剛想進地鐵站坐地鐵時,一對青年男女從地鐵站出口走了上來,好意地告訴我“沒地鐵了”,而我出院前電視報道的卻還是“某某線受阻多少分鐘”。[全文]
-
中國市場如何成為科技創新的土壤
中國出現的共享經濟熱,雖然未必都成功,卻反映市場投資欲望之熾熱和游資的規模之大。中國各產業鏈的靈活定制能力,也吸引海內外發明家前來試水。而中國政府對科技創新最有力的支持,則是對市場成功的指引和協調。[全文]
-
中美磋商細節透露不多,為何外界普遍樂觀?
為了延伸當前的經濟景氣,特朗普政府需要維持股市暢旺。若重啟關稅戰,美國股市的拋售潮很可能重現,而如果道指再次大幅下滑,美國經濟下行壓力會顯著增加。由于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也一定會加重美國的通脹壓力,導致聯儲局在決定貨幣政策時處于兩難境地。[全文]
-
美股連續暴跌,特朗普底氣還足嗎
美聯儲逐步改變貨幣政策卻引來美股大跌,反映美股股價脫離了基本面。存在著泡沫,加息才會對股市產生那么大的沖擊;有了泡沫,自然會有破滅的時候。未來一段時間,美股最可能的變化要么是逐步下調,要么是崩盤,抹去“特朗普升市”的機會是存在的。[全文]
-
中國有定力,中美關系就一定會搞好
這一次的貿易戰經歷讓許多美國政客看到可以利用民粹主義來吸引選民支持,卻也讓他們看到中國的決心與實力。讓挑起摩擦的美方明白,打貿易戰不可能改變中國經濟發展的趨勢,只能坐下來談,就像是從鴨綠江推到了三八線。[全文]
-
中期選舉后,“特朗普經濟學”會轉向嗎?
現在離2020年大選則還有兩年,特朗普采取的許多經濟民粹主義政策在經濟現實中有明顯的缺陷,可以預期,他在未來一段時間里可能采取較平穩而不太偏激取悅選民的政策。[全文]
-
當中美相遇在進博會的場內場外
美國企業可以通過這次進博會判斷它們的政府如果限制對華輸出中國所需的產品,中國能否從其他國家買到替代品;或美國是否應該通過提高關稅還是增加對華出口來改善它的逆差。與進博會相關而且涉及中美關系的場外活動則是另一個看點。[全文]
-
就算美股是技術性調整,也該為“崩盤”做好準備了
美國總統的有限任期使他們往往較重視眼前的經濟增長,而忽視增長的可持續性;并不樂見利息上升使經濟增長放緩,因為美國是一個典型的金融資本主義社會,美股牛市能有力推動美國就業、消費和整體經濟。[全文]
-
實體經濟發展決定香港的未來
過去10年,超低息環境使得香港房價飆升。短期而言,那是一種貨幣現象。目前,香港和內地一些城市樓市都存在著房價脫離居民工資收入的情況,有一定的泡沫風險。如果發展大灣區只是讓區內外的資金涌向資產市場,資產價格暴漲,有悖于當前國家的宏觀經濟目標。[全文]
-
美媒為軍演造勢,是要讓中美關系繼續惡化嗎?
立足于打貿易“持久戰”的同時,中美關系發展卻有另一種可能性。在美朝新加坡峰會前夕,美國正、副總統也曾演過那樣一臺“雙簧”;那是有特朗普風格的。以那種方式解決中美貿易摩擦的可能性較低,卻也是存在的。[全文]
-
貿易摩擦期間,朝核問題還能談下去嗎?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訪華只在北京逗留了3個小時,雙方達成的共識也許非常有限。但美方提出訪問,至少表明美方始終清楚,中國是國際舞臺上不容繞過的主角之一。王毅外長要求美方停止近來對華的敵視言行,算是對特朗普政府的忠告了。[全文]
-
面對美國經濟的三大風險,特朗普想的只是撐過中期選舉
美國股市升市的動能目前有減弱的可能,如果出現崩盤,會沖擊美國就業、消費等經濟表現。崩盤可以被國內、外因素觸發,而大規模貿易摩擦之時,世界要“暗算”美股的人卻只會增加、不會減少。美國國內有許多特朗普的激烈反對者,股市如果崩盤,也會讓更多美國人認為他一無是處。[全文]
-
未來中國會有足夠勞動力嗎?
在世界范圍內,自從進入工業化以后,對人口爆炸和老齡化的爭議就一直存在;忽視科技進步對生產力的拉動作用、以及靜止看待生產力發展對社會影響的觀點往往都經不起實證的考驗。[全文]
-
美國哪方面衰退最厲害?社會資本
不僅僅是特朗普的單邊保護主義和失信于國家社會,外界通過美國國內凝聚力削弱看到它的制度缺陷;與過去相比,世界上許多人都認為美國目前國際影響力削弱了。從美國和前蘇聯社會資本削弱對國力影響的角度來看,社會資本削弱的原因主要來自內部,是內生的。[全文]
-
中國反制貿易摩擦的底氣在哪兒?
即使是資本密集度和自動化程度高的服務行業,中國商業銀行職員的生產力也并不很高。那制約了員工工資水平及其增長,也折射中國當前平均勞動生產率和經濟發展水平。如何持續發展,避免墮入中等收入陷阱,轉變高質增長是中國必須解決的問題。[全文]
-
貿易摩擦升級,人民幣走弱?
由于中國正通過技術創新、知識提升、制度改革等內源因素來維持發展的量和提升發展的質,貿易摩擦讓中國掉進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性極低;個別地方和行業增加的失業屬于摩擦性失業的可能性較高。[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