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昕華東師范大學政治與國際關系學院副教授,華東師范大學俄羅斯研究中心副主任
-
突然征兵30萬,俄羅斯的“帝國反擊戰”何去何從?
對烏軍事行動發生在蘇聯解體三十周年紀念日之后不久,這似乎是某種預兆:當年蘇聯解體作為一場不流血的革命其實一直沒有終結,如今的俄烏沖突可能會以慘烈的方式真正終結這個歷史過程。[全文]
-
歐洲和中國來到了十字路口
歐洲官員很難接受中國的立場,即中國不是“戰爭方”、不是沖突中的一方;并且,中國在針對俄羅斯、烏克蘭、歐洲和美國的問題上有自己的立場,并試圖保持它們之間的平衡。[全文]
-
普京口中的“俄羅斯”,在帝國和民族國家之間走鋼絲?
俄羅斯也在做類似“通三統”的努力,試圖搭建沙俄、蘇聯和新俄羅斯的傳承,也有關于“文明國家”的討論,旨在論證俄羅斯跟現當代中印土等國一樣同屬文明型國家,都無法被理想狀態下的現代民族國家和這類國家間的關系體系框住,也都沒有完全融入西方。[全文]
-
美軍撤離阿富汗后,俄羅斯想如何重構歐亞秩序?
很難說美國曾有整合歐亞大陸的野心,能力恐怕達不到。希拉里任國務卿時,曾在2011年推動過美國版“新絲綢之路”。與中國的絲路計劃相比,美國前期準備非常倉促,主要是為阿富汗撤軍提供一套正面政策話語,這導致美方沒有很好評估政治背后的經濟利益。[全文]
-
再見,帝國?
在2020年這一系列“近鄰”事件中,俄羅斯的反應其實是相當防御性的。尤其是歐美媒體、智庫按2014年的那套行為標準來想象俄羅斯應該有更加全面、極端的反應,但實際的俄羅斯反應非常有限。而俄羅斯為此付出的代價是客觀上承認并接受土耳其在這一地區重新進入的現實。[全文]
-
西方和本土精英合謀,讓蘇東“市民社會”走向失敗
外來資金的牽制也是市民社會無法本土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多數的市民社會援助項目成為地方精英爭食的對象,新興的社會組織也更為關注出資方的選擇與考核標準,并在實踐議題上向其靠攏,而不是把主要精力放在發展當地成員,或回應當地社會需求,開辟本土資金來源。[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