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點 | Opinion more
-
清潔能源給“看不見的50億人”帶來了什么?是公平!
曹豐澤中企駐外工程師
我們如果想要構建新質生產力,真正為人類在地球上的生存負起責任,那就不能抱有這種關起小樓成一統的幻想。要做,就必須全球一起做,不然就做不成。[全文]
-
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對話李世默:他們想控制話語權,但我們不能再接受!
安瓦爾·易卜拉欣馬來西亞總理
李世默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咨詢委員會主任
有人在制造恐慌,因為你們認為中國更強大了。當然,中國在經濟上確實更強大了,但是五、六百年前,那時中國在經濟和軍事上也是一股強大的力量,被認為是當時世界上前所未聞的強大艦隊。但是當時的中國艦隊是用來橫行霸道嗎?不是。所以,我只是用歷史的眼光看問題。[全文]
-
對華經貿出口,不是中國有求于澳方,是澳方有求于中國
陳弘華東師范大學澳大利亞研究中心主任
在經貿問題上,主動權并不在澳方。畢竟在部分商品的出口問題上,是澳方有求于中國,而不是中國有求于澳洲。難道說,中國離開澳大利亞產的部分龍蝦、幾瓶葡萄酒,就活不了了嗎?[全文]
-
蘋果開發者大會,刨了自家軟件生態的“祖墳”
科工力量講述中國企業科技自強、科技向上的故事。各平臺同名賬號@科工力量
也許蘋果在AI浪潮之下應該回顧一下喬布斯的名言或者忠告:“Stay hungry,Stay foolish(保持饑餓,保持愚蠢)。”[全文]
-
“鞠躬仙人”層出不窮,日本經濟或許該靠邊站了
陳鴻斌曾任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信息所所長,專注日本政治和外交
盡管當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但日本依舊以不變應萬變,在原有的軌道上慣性下滑。也許正如日本媒體評論的:“日本即將在發達國家中成為靠邊站的角色”。[全文]
-
爬出新自由主義陷阱,巴西正在重新發現中國
蒂亞戈·諾加拉巴西國際關系評論員,上海大學全球研究專業博士生
巴西對中國電動汽車的需求增長,與中國在巴西電動汽車投資的增加同頻共振。中國不是巴西去工業化的原因,而是解決方法。在勞工黨政府領導下,巴西一直避免“新冷戰”言論,確保這一立場不會損害其與北大西洋大國或中國的關系。[全文]
-
歸咎中國,治不好美國貿易政策的“病根”
斯蒂芬·羅奇美國耶魯大學教授、摩根士丹利亞洲區前主席
自由貿易和全球化讓世界變得更美好,這一結論在二戰結束后成為公認的道理,如今卻被視作異端邪說。由此導致的美國不連貫的貿易政策——在因儲蓄導致的貿易赤字中掙扎,并沉浸在對國家安全的恐懼中——有可能令世界變得更糟。[全文]
-
美國電動汽車政策“翻燒餅”,全靠兩黨拼演技
蘇奎廣州交通與互聯網研究專家
美國的電動車計劃在長達13年的黨爭中多次反復,已經成為了兩黨的政治皮球。美國為自己的電動汽車產業修筑的“小院高墻”最終困住的只有自己。[全文]
-
非洲工業化,華人工廠扮演的角色不簡單
許亮北京大學非洲研究中心秘書長
華人工廠自非洲獨立之初就深度參與了非洲國家工業化的探索,在20世紀60至70年代、20世紀80至90年代和21世紀這三個不同階段對于非洲國家引進生產技術、創造就業和融入全球產業鏈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全文]
-
中國道路為什么不一樣?要對“生產力理論”抽絲剝繭
孟捷復旦大學經濟學院特聘教授
中國式現代化作為中國共產黨生產力理論的歸宿,同時也是一個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的宣言,它向世界莊嚴地宣示,中國式現代化能夠協調好發展與綠色、包容平等、和平之間的各種矛盾。盡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并不是終結范式而是過渡階段,但毫無疑問,它是西方學者所謂歷史終結論的終結。[全文]
-
和韓國某大型企業高管聊天,他們現在最怕提“供應鏈”三個字
權小星媒體人,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朝鮮半島問題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
眼下誰賺錢、誰賠錢只是很表層的現象,如果企業受外界政策影響,脫離了中國這個產供應鏈最密集的制造業基地的上下游,就很可能和中國大市場脫節,和未來的發展脫節。[全文]
-
審視韓國鋰電工廠火災:降本,安全是底線
科工力量講述中國企業科技自強、科技向上的故事。各平臺同名賬號@科工力量
李沛北京黃金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23人遇難,17名中國公民死亡。在鋰電這個與高能量化學品打交道的行業,安全,是一家企業生存發展的底線。[全文]
-
我到中國試駕了十幾輛電動汽車,真為西方車企捏把汗
凱文·威廉姆斯InsideEVs專欄作者,電動汽車行業記者
很多人認為是中國以所謂的欺詐手段過度投資電動汽車,并拼命尋找空間傾銷劣質產品。但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出現這些說法與西方國家的汽車制造商都脫不了干系,事實是,所謂的“外國汽車制造商”處境真的不妙。[全文]
-
美國對華貿易戰升級,但中國已經不是五年前的中國了
劉英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合作研究部主任
美國對華發起的新一輪關稅戰,可能還不會就此止步。根據以往經驗,美國未來還會繼續加征關稅,但是無論如何這都只是一計空拳,都是在做無用功,因為美國從來就不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目標市場,而且會導致美國在中國貿易伙伴中的地位快速下降。[全文]
-
全球產業鏈重塑,中國如何在脆弱性與影響力之間權衡?
徐奇淵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研究部主任
要客觀理性地認識到中國供應鏈的脆弱性。中國外貿呈現“大進大出”的特點,中國出口的一些高中心度產品本身的生產過程,也需要從國外進口大量的中間產品。[全文]
-
從生活革命到新質行業,新能源如何做大中國經濟蛋糕?
晨楓自由撰稿人
眼下大家可能都將目光聚焦到新能源汽車領域,但新能源本身帶來的深遠變化容易被人忽視。 [全文]
-
-
資訊 | Information more
-
《高質量發展下的ESG》—觀察者網2024ESG典范企業榜單正式發布
-
新奧股份:做符合中國國情的ESG
-
對話先導智能:ESG表現如何輔助企業出海戰略?
-
向綠色轉型邁進:探索萬國數據ESG工作實踐
-
“896”虛驚與“寧王”的實憂
-
美國征收關稅翻倍,多家光伏頭部企業:基本沒有影響
-
“鲇魚”來襲!特斯拉上海儲能超級工廠獲開工許可
-
“拿下1/3市場”,歐洲車企又盯上中國電動客車
-
呼應低碳、出海潮流,鋰電業重磅監管文件啟動修訂
-
上海氣候周2024·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論壇成功舉辦
-
鋰電退役潮漸行漸近,回收環節多重挑戰待解
-
歷史性突破!中國鞏固綠色能源領導者地位,遠超美國
-
烏克蘭危機沖擊歐盟能源安全,中國不能只“看熱鬧”
-
我國首個中國籍船舶碳排放管理機構成立
-
從曾毓群點評,看下一代電池技術路線競逐
-
寧王前傳:“創新者的窘境”何以被打破?
-
鋰電裝備面臨反向“卡脖子”?歐美盯上了中國企業
-
電池電網雙向融合,兩會提案折射寧王換電新棋局
-
1月動力電池海外市場:寧德時代升至榜一
-
港大顏示硼:綠色供應鏈需加速建設
-
-
-
全國首個超大單機容量海上風電場今將全部并網發電
-
全球首列商用碳纖維地鐵列車發布 年碳減排相當于植樹造林101畝
-
“首超美國,中國品牌賣出1340萬輛”
-
中國將提前實現這一目標,超過世界其他國家總和
-
最新研究:瓶裝水含十數萬納米塑料 可侵入人體細胞
-
中東土豪千億“掃貨”,為何頻頻看上中國新能源汽車?
-
英國宣布開征碳關稅,哪些出口產品受沖擊?
-
支持率99%,百威啤酒母公司或將面臨5000人大罷工
-
資金缺口逾50億,華盛頓地鐵削減預算:10點停運,關閉站點及裁員2000人
-
?旺季銷售疲軟,變形金剛母公司裁員1100人
-
“垃圾信件”每年毀掉一億棵樹,再花90億掩埋處理
-
作弊被罰約5000萬, 普華永道中國分公司接到第二大、第三大兩份罰單
-
最新研究成果:新催化劑有望徹底降解塑料污染
-
聯合國氣候變化迪拜大會今日開幕,這些事項值得關注
-
最新研究:美國燃煤電廠20年致46萬人死亡
-
蘋果“漂綠”?《蘋果產品碳中和疑云》發布方IPE采訪解讀前因后果
-
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五部門關于加快建立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的意見
-
可再生能源成本劇降 中國預計將早于美國迎來電動汽車重要拐點
-
18年1500倍,企業環境監管月度公開記錄突破300萬條
-
8萬+企業發布年度報告,環境信息依法披露進展幾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