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曉陽清華大學國際關系學系系主任
-
“一帶一路”標志著全球化進入了以中國為關鍵元素的新階段
冷戰后狹義的“全球化”只是數百年來以資本增殖為驅動力的長期全球化進程的一個片段,其特點為西方所倡導的全球自由貿易。而近年來“一帶一路”倡議的展開以及西方意欲與中國“脫鉤”等動向,標志著長期全球化進程進入了以中國為關鍵元素的新階段。[全文]
-
一邊拿走63%利息,一邊炒作中國“債務陷阱”?
西方推崇市場運作、私人部門,批評中國是國家和公共部門提供的貸款給發展中國家帶來債務問題。通過這套資本市場環環相扣的合作,西方國家成為了發展中國家融資的規則制定者,它們不需要再通過政府來進行貸款,就可以通過這些知名的商業銀行把利潤更好地收回到自己的國家。[全文]
-
西方都不愿意做的事,為什么要求中國做?
不同債權人的性質、在債務中的地位、適用的規則都是不一樣的,這也是為什么中國認為需要時間,呼吁談判的原因。其實西方也知道這一點,但是它們就是想借著這個機會把中國拎出來,在輿論上給中國制造壓力。[全文]
-
斯里蘭卡后又一國家暴雷,應驗一個西方不愿承認的真正陷阱
近十年來歐洲債券在亞非拉地區的活動激增。截止2021年,這種金融工具已經成為非洲國家的一種較為普遍的選擇。歐洲債券在亞洲和拉美的發行同樣呈現出上升趨勢。[全文]
-
普利策獎得主盯上在非中企,如何打好海外輿論戰?
如果有些國家只看到中國共產黨長期一黨執政,那么像埃塞俄比亞、蘇丹、委內瑞拉等國的強人政府一旦被推翻,或者經濟發展不成功,這種“模式”就會遭遇挑戰。再比如贊比亞經濟發展大量依賴政府舉債,進行基礎設施投資,目前債務負擔確實比較重,那么這種“模式”對不對?[全文]
-
非洲搞基建,會陷入“債務陷阱”?
簡單地套用中國的經驗或者其他發展中國家的模式,這一方法并不會奏效,這種綜合性轉變要求不同的國家在不同條件下實現多樣化轉型。因此,以一個可持續性的增長目標為指引比遵循固定的模式更重要。[全文]
-
被污“新殖民主義者”,中企在非洲真實情況如何?
非洲復雜的營商環境以及非洲國家普遍存在的政府能力缺失、法律法規漏洞以及工業化發展處在初級階段等,是在非中國企業在環保、勞工待遇等領域頻繁遭遇指責的關鍵因素。[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