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保羅·戈德曼美國經濟學家,《亞洲時報》副主編
-
這是21世紀上半葉最重大的經濟事件,中國是推手而美國在旁觀
發展中國家的互聯網基建始終先于GDP出現增長,這一事實引出了一個重要推論:在全球南方,互聯網接入并不是GDP增長的副產品,而是導致未來GDP增長的決定因素。換言之,中國在全球南方國家最顯著的投資促進了那里的經濟增長。中國在全球南方獲得的正面形象是精心耕耘的結果。[全文]
-
批評中國產能過剩,耶倫犯了一個錯誤
問題究竟是出在中國的過度投資上,還是出在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的投資不足上?中國生產能力的提高對工業產品的需求是否帶來影響?誰購買了更多的中國產品?[全文]
-
“中國經濟見頂”了嗎?我不同意
我們無法承受再一次誤讀中國的代價。中國的高科技產業轉型也許會成功,或者失敗,但等待中國崩潰不是一項正經的政策。[全文]
-
通過科技戰遏制中國?美國正在輸
限制對華技術出口充其量只是權宜之計。就算如此,美國的管制措施也在失敗。他們在多個方面給中國帶來了高昂成本,但并沒有阻礙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到來。恰恰相反:美國工業在第四次工業革命技術上的有限應用,主要集中在那些大舉投資中國的企業。 [全文]
-
美國可以盡情說中國壞話,東南亞沒人聽
我最近對一批美國國會共和黨黨團高層講,你們可以盡情地說任何關于中國的壞話,但在馬來西亞、印尼、泰國或者孟加拉國,沒有人會聽進去一個字。因為在互聯網基礎設施領域,美國無法提供比中國更有競爭力的產品服務,而寬帶基建恰恰是對那些國家能否實現發展最關鍵的一項技術。[全文]
-
中印會長期對抗下去嗎?
印度和中國有著長期的邊界爭端,但歷史上有無數的例子表明,最痛苦的敵人可能變成盟友,因為對抗給彼此帶來了太大的危險。在某個時候,中國可能會決定升級與印度的關系。這將顛覆目前所有的戰略考量。[全文]
-
負責對華政策的美國高官,在書里暴露出一個大盲點
對美國金融霸權的真正威脅不是來自數字貨幣本身,而是來自智能物流與“物聯網”的整合。中國正在力爭領導一場運輸和倉儲革命,將允許交易各方在每個階段跟蹤所有貨物,從而使全球供應鏈透明化。這將大大降低銀行系統的中介作用,并縮減貿易所需的營運資本。[全文]
-
和中國相關的信息,在美國是被壓制,還是被忽略?
我們有時會很不公平地把美國自己的失敗和中國的經濟騰飛相關聯。在我看來,中國是一個強大的競爭對手,但它的成功應該激勵美國人放下自滿,更加努力工作,讓我們的科技保持領跑地位。美國只有自己跑得更快才能做到這一點,而不是想著絆倒中國。[全文]
-
中美文明起點不同,但應該互相理解
文明必須找到方法來同化講不同語言的無數部落。在這方面,中國和美國的共同點比其他任何兩個國家都多。它們找到了將不同民族融入一個共同政體的解決方案,盡管采取的是截然不同的手段。但是,這些解決方案是如此的不同,以至于產生了兩種文化,并導致了溝通上有很大的困難。[全文]
-
關于文揚和他的新書《文明的邏輯——中西文明的博弈與未來》的介紹
文明首先是一個中國問題,而不是一個西方問題。中國文明已經延續了5000年,相比之下,1000多年前入侵的蠻族與羅馬帝國的殘余相遇時,西方的民族國家才剛開始形成胚胎。將文明史與西方歷史等同起來,忽略了中華文明在更長時間內的持久性和延續性。[全文]
-
總有人認為,中國是不是爭霸不重要,中國存在就是個錯誤
中國人對“野蠻人”如何治理自己興趣不大。主要問題是,中國人不想向美國輸出其政治體制,因為他們不相信美國人適合如此文明的治理模式。[全文]
-
中美不值得為臺灣而戰,因為它的重要性在下降
隨著時間流逝,臺灣地區的重要性將隨其人口的減少而降低,爭奪臺灣之戰將會成為有史以來為爭奪最小利益而進行的最大規模戰爭。平心而論,支持“民主”臺灣的哥們義氣不足以驅動美國將戰斗部隊部署到臺灣。[全文]
-
中美貿易數據,講述了兩個截然不同的故事
自2018年1月特朗普總統對中國輸美產品大規模加征關稅以來,中國對美出口增長31%。按經季節性調整的年增長率計算,美國正在購買的6350億美元中國商品相當于美國制造業國內生產總值的27%。 過去,經濟學家將這種進口依賴比作第三世界國家對其前殖民宗主國的依賴。[全文]
-
醒醒吧美國,世界并不那么喜歡你
當盟友反復問美國“你最近為我們做了什么”時,抱怨已沒有意義。對世界其他國家來說,美國看起來就像是一個衰落的大國,因為它實際上就是一個衰落的大國。與其抱怨德國人如何拋棄了他們,美國政客們更應該做的是認真審視美國的發展方向并采取行動。[全文]
-
打擊科技寡頭壟斷,美國要向中國學習
中國的監管機構提出了新的規定,以防止對數據的壟斷控制。這些措施經常被西方媒體描述為老式的共產黨對自由企業的“鎮壓”,但這種說法是有誤導性的,它們實際上也是擺脫同樣困擾美國IT行業壟斷問題的嘗試。[全文]
-
新冠疫情引發第四次工業革命,而中國是這場革命的領導者
東亞應用人工智能技術控制住了新冠疫情。同時為開發和完善人工智能應用,新冠疫情也提供了一個巨大的實驗機會。中國決不會白白浪費掉一場有益的危機。新冠疫情向中國的數據科學家和企業家提供了一個啟動平臺。新冠危機很可能標志著中國確立了自己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的領導地位。[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