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韋諾香港新范式基金會副研究員
-
我在香港確診新冠之后……
醫生檢查后,表示筆者應該是感染了新冠,開了喉糖和止痛藥,以及兩天病假。然而,醫生沒有發出書面指示要求筆者接受核酸檢測,當筆者主動詢問是否需要這樣做時,醫生也只是說勤做“快測”便可。[全文]
-
大受震撼后,美國打算如何在印太收攏人心?
對于佩羅西竄訪臺灣一事,美國的印太盟友均采取冷淡態度。為挽回印太盟友對美國的信心、維系美國在印太乃至全球的霸權,美國或將加強與印太盟友的關系、擴大在印太地區的軍事存在,并試圖阻止中國統一、維持臺海現狀,甚至在對臺問題上不理性地走向戰略清晰。[全文]
-
“香港資本主義”的特色到底是什么?
一個資本主義社會由作為統治階級的資產階級壟斷政治權力,實現“資產階級專政”,是正常不過的。但香港的政治權力一直由中央所掌握,從駐港部隊,以及《基本法》的制定、“一國兩制”制度框架的構建、特區的籌建,都能清晰看到中國共產黨領導這個特征。[全文]
-
質疑“一國兩制”的人搞錯了標準
鄧小平強調“五十年”只是“一個形象的講法”,意味著“五十年”在中央眼中從來只是概數而非確數。他曾說,“一國兩制”會不會變,“核心的問題,決定的因素,是這個政策對不對。如果不對,就可能變。如果是對的,就變不了。”[全文]
-
香港還有哪些“灰犀牛”?
坊間有意見認為,中央在修例風波后出手制定實施《港區國安法》和完善特區選舉制度,顯示往后出現危機,中央自會出手解決,特區政府無須擔憂。這種看法并不準確,而且不負責任。下屆政府必須主動為應對危機做好準備,不能等到局面失控時,才尋求中央出手相助。[全文]
-
“政務官治港”的終結?
回歸以來,香港社會政治環境出了不少問題,政務官也無可避免成為輿論焦點。過去也曾有非政務官出身的人出任行政長官,也曾嘗試揀選更多非政務官出身的人出任主要官員,但“政務官治港”的局面沒有太大變化。[全文]
-
香港“不問政治”,可以嗎?
英殖時期的香港,殖民統治就是最大的、最根本的、主導著整個香港(包括經濟、社會各方面)的政治。所謂以經濟為主導、不問政治的“經濟城市”,只是英殖用以淡化和粉飾殖民統治的假象。[全文]
-
香港需要怎樣的民主理念?重新認識“民主回歸”
各方在反思過去香港民主進程的時候,都忽略了“民主回歸”的角色及重要性,往往出現過于簡化甚至歪曲的情況。主張“民族、民主、民生”相結合的“民主回歸”,或許依然可以為香港提供重要參考;同時,“民主回歸”被篡用的歷史,也是一個深刻的教訓。[全文]
-
新的一年香港將往何處去?不如重讀金庸《香港的前途》
2021年仍然是香港充滿不確定性的一年。為了筑起防線,堵塞漏洞,進行各方面的制度改革,也都是可預料的。但是制度會改成什么樣?就難以預料了。現時眾說紛紜,令筆者回想起著名作家金庸先生的一番話……[全文]
-
議員辭職生效,香港反對派會一蹶不振嗎?
反對派深入社區的動作值得我們高度警惕,絕不能只是基層組織就輕視。而建制陣營即使想轉型,但議政能力畢竟并非一時三刻就能培養出來。香港要真正“重新出發”,可能留待一年后,才有契機。[全文]
-
香港不能且不應“去殖民化”?
“去殖”與否,本身與“一國兩制”并無沖突。難道回歸時香港賽馬會刪去“英皇御準”四字,就等于破壞了“馬照跑、舞照跳”的資本主義生活方式嗎?回歸后“去殖”進程滯緩,但不能就此斷定香港難以 “去殖”,更不應輕言“一國兩制”與“去殖民化”之間存在悖論,從而放棄對“去殖民化”的思考。[全文]
-
《香港國安法》因言獲罪?港人對“言論自由”誤解有多深
反對勢力最喜愛引用《世界人權宣言》第19條:“人人有權享有主張和發表意見的自由”,然而,他們故意忽略《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從各個角度比較分析,言論可以構成犯罪行為。“以言入罪”本身根本上是無問題的,被香港大眾視為問題,反而才是大問題。[全文]
-
立法會選舉押后一年,是破局契機?
就反對勢力而言,押后選舉當然導致他們的氣勢受挫。不過,反對勢力多了一年培育新人,為被DQ者尋找“轉世靈童”,以及落區深耕細作,持續累積民怨,為一年后做好準備。另一邊廂,面對著新冠疫情、中美博弈,以及可預見的經濟衰退,愛國陣營仍然面對著重大挑戰。[全文]
-
解決香港教育問題,先要打破“非政治化”的信條
官員喜歡強調“政治止于校門前”,諷刺的是,當政府批評反對派將教育政治化,反對派也經常這樣批評政府,仿佛各方都犯上了“政治潔癖”。官員誤以為教育是“非政治化”,誤以為政治問題應由“非政治”的行政手段去解決,結果產生了極為矛盾的論述。[全文]
-
西方為什么老是要咒香港“死”?
中國的憂郁感,是作為被壓迫者而產生出來的。西方也有種憂郁感,中國越強大,越能擺脫在全球政治和文化中被支配的邊緣位置,西方就越憂郁。中央出手解決香港問題,正是中國嘗試擺脫“憂郁”的重要一步。如何應對西方的反撲,將會是中國要面對的強大挑戰。[全文]
-
“港區國安法”只是第一步
與打貪的“三不”一樣,治理都是講求“不敢反,不能反,不想反”三步走。面對即時的國安威脅,首要的是針對那些被煽動的、不理性的,要他們不敢反。其次,針對幕后組織者,尤其那些本土恐怖主義組織及外部勢力,他們不會因第一步而被嚇怕。[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