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點 | Opinion more
-
中國要求獨立取樣監測日本核污水,這一點為什么很重要?
駱志平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核安全研究所所長
監測的標準其實并不復雜,就是海水以及水產品單位重量里邊的放射性含量。現在來看這個含量是極低的,基本上判斷不出福島海水的污染影響。如果維持這種狀態,那么可以認為水產品和海水是安全的。[全文]
-
在我小時候,美國人擔心的是日本會摧毀美國經濟
托馬斯·鮑肯駐京美籍地緣政治顧問,著有《美國VS中國:從貿易戰到互惠協議》
我所在的小學舉辦了“美國制造日”活動。我們參加了一個集會,老師給我們介紹當地的勞工領袖,他們發表了愛國主義演講,宣傳購買“美國制造”產品的重要性。[全文]
-
日本也有很多民眾抗議,難道都是被中國政府“收買”的嗎
高志凱蘇州大學講席教授,全球化智庫(CCG)副主任
中國應該聯合其他國家,盡快成立專門處理侵權行為的法律委員會等機構組織,收集日本排放核污染水后在全世界范圍內所造成各種損失的證據。[全文]
-
為了排放核污水,日本修改名詞、萌化氚元素、宣傳洗腦……
月詠幻日本流行文化觀察者
在日本政府的洗腦宣傳下,純粹以氚水為前提,普通的日本人會覺得別的國家都在做,日本為何不可做。在日本街頭采訪中,有不少人已經非常接受這種做法了。這位受訪者就表示:反正又不是只有日本在倒氚水。[全文]
-
為日本福島核廢水辯護,錯在哪里?
姚堯作家,著有《姚堯精讀資治通鑒》
現在日本人該解釋的沒解釋,該行動的沒行動,在不征得別人諒解的條件下一意孤行,將來勢必會遭受同等強度、甚至更大強度的報復。[全文]
-
對日本,就這么干看著?
楊升時政新聞工作者,國際政治觀察員
如果要發起國際訴訟,日本排污對自然生態的影響需要有切實有力的證據才能成立,各國應當開始準備對廢水流向的追蹤和相關生態影響的監測和研究,就算阻止不了日本排污,也能讓日本長期面對強大的國際壓力并付出應有的代價。[全文]
-
福島罐子里的水這么安全,該送到東京水庫中
陳言日本企業(中國)研究院執行院長
作為多次去福島采訪,且多次采訪過日本核電站、核處理設施的記者,筆者衷心希望盡早解決福島核電站事故,建議讓中俄韓等國的技術專家進入核電站,共商解決方案。但日本最后沒有采納。一個合理的解釋是,日本不愿意與周邊國家互通核技術。[全文]
-
3·11大地震十年,關于日本社會的隱喻藏在這部電影里
沙青青歷史學者,專欄作家
2021年將是日本政府最后一次舉辦東日本大地震追悼儀式,2021至2025年的災區復興事業費預算合計只有1.6兆日元,核陰影籠罩下的復興遙遙無期。如果說日本導演庵野秀明執導的《新哥斯拉》是對“3·11大地震”的一個隱喻,那么后者或許是對當今日本社會的隱喻。[全文]
-
駐臺代表對反核食公投“深感遺憾”,日本人自己吃嗎?
陳洋遼寧大學日本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
通過一些民調可以看出,日本民眾至今仍對福島食品感到不安。畢竟核輻射所引發的影響是漫長的,并不是三五年內就能檢驗出來,或完全消退。也不怪咱們的很多網友說,讓那些赴福島災區的中國記者先連續吃3年福島食品再說。[全文]
-
為何挨過核彈的日本,反而造了一套核電體制?
武藤一羊日本人民計劃研究中心,《日本國家的假面》
七年前,日本東部的地震海嘯引發了福島核泄漏等一系列災害。面對這一災害,扼腕之余,不能不令人思考一些更為基本的問題:為何在核彈的受災國日本,核電體制得以確立?核緣何具有合法性?這之中又有著怎樣的歷程?[全文]
-
別問安倍為何敢重啟核電,他有膽不重啟嗎?
尤一唯慶應義塾大學法學博士生
日本地震專家、神戶大學名譽教授石橋克彥,曾一語道破戰后日本是一個“核電主義”國家的本質:“若戰前日本是軍國主義國家的話,戰后日本便是一個核電主義國家”。而其背后的推手便是無孔不入的推動核能的利益集團——“核電村”的存在。[全文]
-
因為來自福島,14歲的她被逼自殺了
陳洋遼寧大學日本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
柳澤是一個性格開朗的學生,然而卻被同學們認為是“帶著細菌的家伙”,為此她經常是哭著回家。因為恐懼,柳澤每天并不直接去教室,而是經常在保健室里學習,并且從學校早退的次數也越多越多……[全文]
-
福島事故未平,法國又炸,中國四代堆安全嗎
張欣核科學與工程高級工程師
不久前,法國弗拉芒維爾核電站發生爆炸,法國官方稱,目前沒有核泄漏風險,已經排除人為破壞的可能。據英國《獨立報》報道,有5人在爆炸中受傷,多是吸入爆炸煙塵所致。為何法國核電站發生爆炸,卻沒有像日本福島核電站那樣產生核泄漏的風險呢?[全文]
-
急著開放日本核災食品,“古今臺外”也是沒誰了
正經君我們正經~著~呢~!
越來越多的臺灣民眾緩過神來,如此果斷犧牲自己利益、兇相畢露的行事作風,藍綠或統獨對立的幌子都不管用了,一個問題必然會浮出——蔡英文當局到底代表誰,臺灣還是日本?當蔡英文當局徹底站在臺灣民眾利益對立面時,誰都不知道,會發生什么。[全文]
-
福島核電站熔融到底是怎么回事
陳岳嶠中核集團下屬核電站工程師
前幾天日媒報道說福島核電站2號機組70%以上核燃料已經熔融。熔融到底是什么意思?它是怎么測量出來的?熔融70%意味著什么?對周圍的環境乃至中國有沒有危害?從業八年的中核下屬核電站工程師獨家撰文解析。[全文]
-
福島核電站熔融,日本人有何反應?
冀浩然戰后日本歷史與社會研究者,周刊記者
最新研究表明,福島核電站2號機組的核燃料已大部分甚至全部熔融。盡管日本科學界、環保界的人士緊急呼吁各方關注,卻仍然反響寥寥。曾幾何時,一般中國人對于日本人的印象里總有一條是“有責任感”,現在日本人為何只剩下雞湯與“鱷魚的眼淚”?[全文]
-
臺灣也禁運,日本食品還能吃嗎
陳洋遼寧大學日本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
這已經不是日本食品第一次遭受質疑了,2011年3月福島核電站泄露之后,關于核輻射污染的傳言就不絕于耳。日本政府無論是在事故評定還是事故處理上,要么反復莫測要么行動不力,從一開始就失去了公信力,才導致了核恐慌的蔓延。[全文]
-
我覺得突兀,當你告訴我福島真相
日前觀察者網轉載時尚雜志《嘉人》的一篇文章,該文不經意間透露出日本福島核事故之后的恐怖世界。然而以往中文媒體世界流傳的福島救災信息大多非常正面,那么如何理解《嘉人》泄露的信息?一位熱心讀者試圖解開其中的困擾。 [全文]
-
日本來信:總聽說日本救災體制好?
劉元海東亞史研究者,觀察者網駐日本觀察員
日本民事法研究會特意為日本政府編纂了一份800多頁厚的大地震意見報告書。其中,研究會的專家們嚴厲批評了日本政府中那種文過飾非和形式主義的積習。當此次的地震、伴隨著海嘯和核事故一并向日本襲來的時候,平日里對災情估計過于樂觀的官僚們就……[全文]
-
時尚雜志意外泄漏的福島今日核慘狀
嘉人雜志女性時尚雜志,法國《marie claire 》的中國大陸版
本文來自時尚雜志《嘉人》最新一期,暫時未見于中文互聯網。雖然是屬于本期雜志“找回有氧生活”這樣一個小資時尚味十足的專題,卻在不經意間透露出日本福島核事故之后的恐怖世界。主人公kaoru的家距離福島核電站僅60公里…… [全文]
-
-
資訊 | Information more
-
日本東電重啟福島核碎片取出試驗
-
日本要求香港放寬管制水產品進口,香港政府回應
-
日本今日啟動第八輪核污染水排海,約7800噸
-
東電啟動第七批核污染水排海,外交部表態
-
“福島核電站一機組廠房響起火災警報,現場冒煙”
-
福島核電站一員工死亡,2小時前曾進行輻射測量
-
日本將于17日啟動第六輪核污染水排海
-
日本啟動第五批福島核污染水排海,我使館:極其不負責任
-
日本東電啟動第五批核污染水排海,外交部回應
-
日本最高法院駁回了福島災民索賠訴求
-
國際原子能機構稱對日本水產品的限制沒有科學理由?中方回應
-
“岸田文雄敦促中方立即撤銷”,外交部表態
-
汪文斌回應日媒:二者有本質區別,這是一個常識
-
日本東京電力公司開始第四輪核污染水排放
-
“日本廣遭非議,助中國成首選伙伴”
-
日本東電宣布將于28日開始第四輪核污染水排放
-
正考慮解禁日本水產品?中方回應
-
東電正式公布核污水泄漏原因:忘關手動閥門
-
日本泄漏5.5噸核污染水,外交部回應
-
福島核污染水凈化裝置發生泄漏,駐日使館回應
-
-
· 福島核泄漏 ·
2011年3月11日,大地震引發的海嘯摧毀了福島第一核電站的緊急發電機,使冷卻系統無法工作。由于私營的東京電力公司處置不力,導致堆芯熔毀、氫氣爆炸、核物質泄漏等災難性后果,激起的反核浪潮還影響了其他國家對核能的利用。東京電力公司為了企業利益,在幾十年內多次隱瞞事故、篡改數據。日本國會的調查則指出,“福島事故明顯是人禍”。
-
5.5噸!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凈化裝置發生泄漏
-
震后,“日本一核電站附近海面出現油膜”
-
又出事!福島第一核電站工人遭放射性物質污染
-
中國已同意舉行專家級會談解決對日海產品禁令?外交部回應
-
中國10月進口日本水產品僅240萬元,同比大減99.3%
-
日本首相要求中方取消禁止進口日本食品的措施,外交部回應
-
我使館:中方反對的立場是明確和堅定的
-
日本開始第三輪核污染水排海
-
福島核電站工作人員遭受放射性廢液濺射,我使館表態
-
日本預計于11月2日開始核污染水第三輪排海
-
東電稱福島核污染水第二輪排海完成
-
日韓聯合輿論調查:68%韓國人反對處理水排海
-
IAEA秘書處將赴福島采集樣本,外交部回應
-
日本8月對華水產品出口額減少65.7%,預計9月會更慘
-
日本今起開始第二輪核污水排海,我外交部回應
-
日本開始第二輪核污染水排海
-
福島核污染水第二次排海將于10月5日開始
-
中國政府何時發表對海洋輻射環境監測相關數據?外交部回應
-
“日本免費發放滯銷海鮮給學校供餐”
-
美國駐日大使稱中方對排海的反應是“經濟脅迫”,中方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