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計算這個美國對華封鎖的重點領域,二次長征勢在必行
從開源大模型到先進芯片乃至云端算力訪問權限,美國朝野正以極其罕見的高效和細致,筑起對華封鎖的高墻。這種人為的敵意,顯然為中國云計算產業帶來了空前挑戰。[全文]
-
“真假5G”之爭,成為了國產射頻發力趕超的助推器
今年是工信部5G發牌五周年。當初有關“真假5G”的激烈爭論依然能當下蕩起種種漣漪。雖然隨著5G 的大規模落地商用,在各行業應用成果顯著,但依然有不少痛點。[全文]
-
中方這次反制,打到了美式“硬科技”七寸
硬件創新的世界,早已不再是美國人所熟悉的樣子。今天的中國大陸是毫無爭議的無人機產業全球生態中心。這讓很多美國人不得不面對這冰冷現實,即能創造令人向往的新奇高科技商品,已不再是美國的專利了。[全文]
-
“AI曼哈頓”背后,游走著硅谷最有權勢的華人
美國國會某知名委員會年度報告提出的“AI曼哈頓計劃”,在國內引發了廣泛關注,但普遍對基礎信息的梳理與解讀上仍有未盡之處。在這背后是否另有隱身于幕后的“指揮家”?[全文]
-
“我問馬斯克,中國會比美國先去火星嗎?”
白宮在變,硅谷也在變。作為國內第一個采訪馬斯克的科技記者,同時是撰寫了《奧爾特曼傳》的作者周恒星做客心智觀察所。講述了他與OpenAI創始人奧爾特曼的交往,以及對硅谷微妙轉型的一線觀察。[全文]
-
特朗普阻擋不了中國電動車出海
全球化如今正遭遇挑戰,主張全面關稅的特朗普再次當選美國總統,美國和歐盟也正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關稅。但中國公司正在變得更加成熟,中國汽車業的應對也將變得更為從容。[全文]
-
被中國搞破防了?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大變臉
SIA的中國敘事面臨一個困局:如果把中國大陸未來的芯片市場增長率寫得比較高,就顯得給對方張目,“漲敵方士氣”;但如果看空中國大陸未來成長性,卻又給“產能過剩論”來了一個釜底抽薪。[全文]
-
必須要加強這一類芯片戰略地位——俄烏戰爭啟示錄
FPGA雖然在AI算力領域只占據小份額的端側推理市場,但在低軌通信和太空競賽中,可謂是絕對的王者。更甚之在今天的俄烏戰場上,FPGA一度成為“戰爭芯片概念股”的主角。[全文]
-
尖端、智能、綠色:三菱電機與上海進博會七年的雙向奔赴
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盛大舉辦。而三菱電機也是連續第七年從未缺席進博會。[全文]
-
臺積電的斷供傳言是巨大提醒,這背后有精心謀劃
具體到臺積電的工藝節點演進,他們真的就一騎絕塵,用一紙禁令就可以把大陸的芯片設計和制造能力封禁住?陽謀之下其實有一股暗流。[全文]
-
特朗普和馬斯克的蜜月能持續多久?對美國制造有何影響?
剛剛結束的2024美國大選,又一次被高調宣布的美國國運“抉擇時刻”。而當權者特朗普在競選過程中也反復聲稱將以全面的關稅壁壘刺激美國制造業。在保護的高墻后獨自繁榮,是否還能讓美國生活方式重新產生感召力?[全文]
-
獨家對話|“對于中國市場,這才是阿斯麥的主要擔憂”
今年,資深光刻行業荷蘭記者馬克·海金克出版的新書《阿斯麥:Focus》引發了半導體行業各界人士的熱議。而近日,海金克先生走進心智觀察所,分享了他對此書、阿斯麥的成長以及對全球光刻機新生態的最新見解。[全文]
-
視覺盛宴!心智觀察所線下沙龍熱議顯示與圖像處理
10月18日下午,觀察者網·心智觀察所成功舉辦第三屆線下沙龍。此次沙龍的主題為“游戲視覺:新知與新感”。嘉賓們圍繞與顯示技術生態鏈密切相關的議題,分享了對各自細分賽道一線觀察的真知灼見和心得體會。[全文]
-
今年有另一場更值得關注的數學競賽
在2024年的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IMO)中,看到了科技互聯網巨頭的身影,人工智能首次達到了IMO銀牌獲獎者的水平。對中國來說,這一結果也意味著重大的機遇和挑戰。[全文]
-
馬斯克擁抱特朗普的隱秘心境,藏在這部美劇中
從美劇《西部世界》或許可以一窺馬斯克的“超級人工智能”“機器人大種群”“未來人類學”等理念的具象化表達,以及馬斯克的“Deepmind”以及他蔑視和鞭笞的美國左派“DeepState”。[全文]
-
“把大象裝進冰箱”,鴻蒙為什么行?
中國人的手機上,至此有了真正意義的國產系統底座。[全文]
-
肖克利的幽靈重現硅谷
作為“硅谷之父”的肖克利本人,在創業失敗后回歸學界。但肖克利如同最初的種子,深刻塑造了硅谷生態的某些基本性格,包括”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的創業者文化和精英主義。[全文]
-
污蔑寧德時代,美國有著怎樣的怨念與悔恨?
長期在阿貢國家實驗室從事電池技術商業化的杰夫·張伯倫說得很好:“美國自有產業方針,我們的政策就是——沒有政策。”[全文]
-
拿下諾貝爾化學獎的中國血統,還將拯救谷歌?
戴米斯·哈薩比斯,無疑是今年諾貝爾獲獎者中最具傳奇色彩的人物,作為商場與學界“兩開花”的奇葩,哈薩比斯很大概率將創造一個空前成就,即成為首個擁有諾貝爾獎的億萬富豪。[全文]
-
中國汽車電子產業將站上兩個世界之巔
2024年,無論對中國還是對全球汽車電子來講,都是一個值得銘記的新時代起點。不斷奮力向前,卻有逆水行舟不斷后退的無力感,也許是海外汽車產業政策制定者們的共同心理感受。[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