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成良蘇州大學東吳智庫研究員、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
-
村干部出事不能認定為工傷,以后誰還敢挺身而出?
在工作的時候對村干部嚴格要求,而村干部在工作中出了傷亡事件則推脫沒有勞動關系,無法認定工傷,顯然這屬于法律法規的漏洞,不能總是讓受害者來承擔風險和意外后果。[全文]
-
“想家了吧?想回就回來吧”
在一些地方執行的防疫政策中,從低風險區域到低風險區域的流動,也被列入了多輪核酸檢測+隔離觀察的對象,動輒對返鄉人員家中貼上封條和居家隔離提示卡,則不免為老百姓生活帶來極大不便。[全文]
-
為什么涉貪金額僅55萬,卻如此觸動大眾的敏感神經?
如何讓扶貧救助體系在陽光下運行,如何徹底打破妄圖利用小微權力來獲得利益的僥幸心理,如何讓真正的弱者能夠得到及時有效、體面尊嚴的救助幫扶,仍然是完善貧困治理體系需要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標。[全文]
-
貧困的住新樓,勤勞苦干的住土房,大家誤會了什么
在村莊中絕大多數農戶多還住土房的情況下,這些貧困戶率先依靠政策住上了樓房,這使得多數村民、村干部對此都很有意見。那些沒有成為貧困戶、勤勞苦干的農民還是住土房。[全文]
-
“洪魔肆虐,家鄉告急”!村里人都去哪里了?
洪災面前,誰來保衛家鄉?空心化的村莊究竟承載的是鄉愁,還是農民的退路?在鄉村振興戰略下,村莊發展向何處去,空心村如何實現有效治理?[全文]
-
扶貧扶一把,但不能營造跨越式增長假象
當前地方政府對于舉債扶貧的問題并不擔心,認為只要完成政治任務、通過考核就會萬事大吉,至于舉債后所引起的危機則是后任干部所考慮的事。地方干部的這種“豁達心態”還來自于認為中央最終會為地方債務托底、不會讓地方政府破產的樂觀主義判斷。[全文]
-
不信99.99%脫貧率?因為你的貧窮和他的不一樣
對于江蘇這類地區來講,其經濟發展實力遠遠超越了解決底線標準的能力。也正是因此,江蘇的省定貧困線是年收入6000元,比國定貧困線4000元要高出很多。地方政府有能力通過精準扶貧政策體系中的發展性政策和兜底保障政策來解決底線問題,這并不奇怪。[全文]
-
當扶貧遇上懶漢:“我房子不好丟的是你們村干部的臉”
地方政府在直接幫扶項目中給了阿杜家5000元資金,希望他們能夠買羊養殖,大羊生小羊,這樣以后也有比較穩定的養殖收入來源。阿杜到親戚家買了四只羊,但是他懶得把羊拉回家,幫扶干部催了很多次,他都借口有事。后來天氣太熱,四只羊中有兩只熱死了,他還是沒有把羊拉回家。[全文]
-
中國扶貧成就這么大,為什么諾獎看不見?
盡管發展經濟學一些研究者獲得了極高的認可和榮譽,其中也不乏一些人摘得諾貝爾經濟學獎桂冠,但是他們為發展中國家開出的諸多藥方卻鮮有成功。西方主流經濟學雖然看起來邏輯完美,但是在指導發展中國家時屢屢失敗。[全文]
-
政府高額補貼、從百度阿里挖人才,為什么這電商平臺還是破產了?
原本設計的農產品上行、工業品下行的電商體系也并未達到其初衷。高額補貼使得低于市場價格的農藥、化肥等工業品迅速占領了農村市場,擠垮了鄉村社會原有的小商店,但是農民所期待的農產品上行卻由于種種原因未取得實質進展。[全文]
-
基層干部扶貧考核得了第一,黨建考核卻是倒數…
筆者在西南調研時,曾和鄉鎮黨委書記有過非常深入的交流。他對于當前基層工作中的形式主義問題感到既困惑又無奈。為了搞好扶貧工作,上級政府時常組織學習,但有意思的是他發現很多干部只是拿著手機去拍各種展板、扶貧材料。[全文]
-
套補貼、造政績,他們是這樣一步步將合作社空殼化的…
從最初單純的互助經營想法到見證一個與初心漸行漸遠的亮點工程崛起,阿勇百感交集:“合作社實際上都是國家拿錢貼出來的,但是這個錢所起到的效果并不大。國家現在是把一部分人扶持起來了,大部分人都沒有扶起來,在原地踏步,一部分人甚至還在倒退。”[全文]
-
“冰花男孩”想看城里孩子上學,但有些事他不知道
B縣某城郊中學,2016年對剛升入初中一年級的學生進行學業水平測試——初一學生共有303人,語文和數學加起來超過120分的僅有39人,這意味著語文和數學都及格的還遠遠達不到39人。這個中學還地處城郊,基本上算是除了城區中學以外最好的中學了,其他鄉鎮的成績可想而知了。[全文]
-
第一書記下鄉,碰見個強勢的村書記
在村兩委班子中,深度貧困村書記老肖非常強勢,其他干部都得按照他的安排來做事,如果外來駐村的干部沒有一點手腕,也會被他指揮的團團轉。就像很多來村里掛職的省委某部門干部,都被老肖打發出去要項目了。2017年,新來的第一書記老余明顯感覺到了老肖的這種風格……[全文]
-
在基層做扶貧干部是怎樣一種體驗
很多扶貧干部都講到了那種懶漢帶來的困擾,有的送東西到貧困戶家中,他都不會幫忙拿一下;有的想要什么東西,拿起電話就給扶貧干部要;有的明明有手有腳,身體健康,但是就是不愿意勞動,扶貧干部著急的要死,這些人生活的怡然自得……[全文]
-
《紐約時報》6000余字寫廟廟湖村,很巧我就駐在村里,發現……
移民搬遷是寧夏“西海固”農民脫貧的必然選擇,政府明明給每戶建了占地近300平米如別墅般的院落,怎么在《紐約時報》記者口中就成了難民營?如果這都算是難民營了,那美國豈不是80%以上的人口都生活在難民營之中?[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