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點 | Opinion more
-
職業打假該不該存在?
于龍剛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基層法治研究所研究人員
職業打假人在選擇打假對象的時候,也需要考慮成本和收益。只有容易被發現的違法行為才會成為打假對象,過期食品、食品標簽瑕疵就屬于后者。[全文]
-
基層食品安全監管難在哪里?
于龍剛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基層法治研究所研究人員
筆者今年6月在中部某縣的市監局調研,據執法人員反映,該局執法大隊不足10人,要負責全縣范圍的市場監管。很多鄉鎮的市監所只有1到2人,執法人員戲稱,要是開會,不少鄉鎮的市監所都得關門。[全文]
-
油罐混用,消費者可以避開嗎?
技術型吃貨用科學解讀“吃吃吃”
很遺憾,現在雖然有標準,但所有的標準都是“推薦性”標準,沒有強制執行力。[全文]
-
預制菜進校園,不只是食品安全有問題
雷望紅中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師
從學校自主管理食堂到公司統一配送,看似是為了規避風險,實則是將風險分攤到了學生和學校身上,而配送公司及其背后的力量成為了利益最大化、風險最小化的受益主體。 [全文]
-
“鼠頭鴨脖”只是個例,學校食堂還有個更普遍的問題
托卡馬克之冠不首先使用種族歧視
引入競爭還必然包括消滅院校領導與承包商利益輸送的土壤,特別是要對招投標等相關現有制度進行改革和探索,擺脫假競爭、真內定的情況。這必然會觸碰到大量既得利益團伙的禁臠。[全文]
-
一提小龍蝦,不要只想到麻辣蒜香十三香
張展鴻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教授
最開始我問一些美國朋友,你們吃不吃小龍蝦。他們就說,啊,那些是泥蟲,像害蟲一樣,不是拿來吃的。但是你到美國南部,當地人非常有興趣告訴你這是美國南部的特色。日本對小龍蝦有一些偏見,我有日本朋友不斷搖頭跟我說,小龍蝦是臟東西、飼料。[全文]
-
我一個世界五百強做食品的,被抖音賣烤蝦的騙了
Min烤蝦維權事件新聞當事人
不知道你們在刷抖音的時候,有沒有被這條廣告種草:一個開著十級美顏的質樸大媽(或者小伙兒),抱著幾框紅彤彤的烤蝦,跳到你的面前,咔嚓一下,掰開蝦尾,丟進嘴里大嚼特嚼……在點開了左下角的查看詳情后,一段神奇之旅開始了。[全文]
-
校園食品安全,當政府和市場都出問題了怎么辦?
常松教育觀察員
筆者采訪了一位成都高中的一線教師,他表示在成都(中國大部分城市也是如此)公立學校仍舊占據著巨大的優勢。但非公立教育不僅提供了多樣性的教育選擇,也是保障教育公平的重要一環。在面對中小學的各種“毒校服”“毒操場”“毒食堂”事件時,姓公姓私并不是評判的標準。[全文]
-
“食堂外包”能讓你放心嗎?
蘇奎廣州交通與互聯網研究專家
教育和食品安全都是人們普遍關心的,一旦“結合”成校園食品安全問題,引爆輿論、轟動全國是大概率事件。然而,食安事件的發生不能簡單歸因于食堂外包,也不能單單依靠外部監管,重要的是厘清學校與食堂之間的利益關系。[全文]
-
駐臺代表對反核食公投“深感遺憾”,日本人自己吃嗎?
陳洋遼寧大學日本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
通過一些民調可以看出,日本民眾至今仍對福島食品感到不安。畢竟核輻射所引發的影響是漫長的,并不是三五年內就能檢驗出來,或完全消退。也不怪咱們的很多網友說,讓那些赴福島災區的中國記者先連續吃3年福島食品再說。[全文]
-
網紅“紅糖饅頭”查出致癌物?媒體別再誤導了好么
技術型吃貨用科學解讀“吃吃吃”
網紅“紅糖饅頭”被查后,媒體的反應卻集中在圍攻“甜蜜素”上。饅頭被他們稱為“毒饅頭”,甜蜜素也被說成“致癌物”。毒饅頭根本不靠譜,致癌物更是無稽之談。這樣引導,只會加深人們對食品添加劑、食品工業的誤解。[全文]
-
為什么食品里的“香精味兒”聞起來都很假?
技術型吃貨用科學解讀“吃吃吃”
目前,有很多肉制品企業都會直接用煙熏香精來代替煙熏工藝。很多人都認為香精“不天然”,“不是個好東西”,但在這例子里,用香精代替傳統的“天然”煙熏工藝,反而減少了有害物質的產生,維護了食品的安全。[全文]
-
聽媽媽的話,少吃點辣條吧
技術型吃貨用科學解讀“吃吃吃”
大面筋的配料表非常具有代表性,簡直是食品界的“添加劑應用大全”。但建議大家不要多吃辣條,不是因為辣條里面的食品添加劑,而是因為辣條鹽量和脂肪含量太高,多吃不利于健康。[全文]
-
毒雞蛋來襲,臺灣這次真的吃不起茶葉蛋了
濱哥哥一個寫文章的程序猿,政治觀察者,知乎ID:不愛雞湯的濱哥哥
就在韓國總統文在寅已經為了本土毒雞蛋事件向全民道歉時,自始至終,蔡英文除了“既然是禁藥,為什么不檢查”的提問外,就再也沒有任何指示。或許,她絲毫不擔心的原因是廚師做的法國菜食材來源,跟民眾的不一樣吧。[全文]
-
海底撈公關再棒,我還是選擇不原諒
斑馬青年作家,資深媒體人
有什么樣的消費者,就有什么樣的商家。按照這個路數發展下去,大家發現一則角度完美的公關稿就能把所有的錯像粉筆字一樣輕輕松松擦掉,做好宣傳遠遠好過你把后廚打掃得一塵不染,甚至還能成為加分項,這是對那些規規矩矩干干凈凈的餐飲企業的最大不公平。[全文]
-
盤點下食品標簽,你就知道中國可沒有“轉基因木耳”
技術型吃貨用科學解讀“吃吃吃”
近日,崔永元“價值170萬的高山木耳”刷新了眾網友的“價值觀”。在食品商家天花亂墜的宣傳中,有幾個名詞頻繁出現。如,這是綠色食品,那是有機食品,這東西無公害,那東西非轉基因。這些標簽,有些有區別,有些是商家的花招。[全文]
-
得罪中國最火辣女人后果固然嚴重 但還有更重要的
張昊大阪大學產業科學研究所助理教授、工學博士、中國留日同學總會關西分會理事
在食品界,食物的配方就像武功秘籍一樣重要。號稱國內辣醬第一品牌的老干媽最近就遺失了自己的秘籍,造成重大損失。作案者固然罪有應得,但是如何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才是最重要的。[全文]
-
丁磊炒熱的互聯網養豬,會成為下一個P2P陷阱嗎
劉曠TMT行業觀察者、天使投資人
互聯網大佬丁磊炒熱的互聯網養豬,如今規模越做越大,創業者前赴后繼。互聯網養豬行業又注入了新的創意,手機養豬、現實版的開心農場都在成為一種可能。連與豬相關的互聯網金融+養豬模式也開始興起,12%的年化收益率多誘人,讓人不由想起了P2P。[全文]
-
用“膠水”粘的牛排,你敢吃嗎?
技術型吃貨用科學解讀“吃吃吃”
近日有媒體曝光,市場上存在用碎肉拼接而成的“膠水牛排”,和真牛排“真假難辨”。其實,這類肉制品已有多年歷史,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只是食品安全風險比原切肉更高。而拼接用的“膠水”,是食品添加劑,一般也是安全的。[全文]
-
戒了燒烤,我們再來談食品安全
鐘曉雯科技觀察者,獨立撰稿人
岳國君院士大概沒想到,自己一句尋常的發言給他招來了人生中最多的罵聲。一句“當前已是歷史上中國食品最安全階段”被媒體引為標題,激怒了網民。污言穢語不說,好像只剩“純天然、原生態”才是安全的。在討論這話題之前,是不是先把燒烤、臘肉、腌菜、麻辣燙給戒了?[全文]
-
-
資訊 | Information more
-
江西景德鎮回應自來水異常:除感官外,對人體健康沒有影響
-
事關食用油運輸,強制性國家標準制定計劃通知下達
-
市場監管總局:《食用植物油散裝運輸衛生要求》擬立項強制性國家標準
-
外賣店緊挨廢品站,40家共用1張執照
-
“知假買假”者惡意高額索賠,最高法發布司法解釋
-
給顧客提前止瀉?江蘇南通一酒店廚師在菜里注射慶大霉素,當地通報
-
國內首個道路運輸食用油罐式車輛標準發布
-
今夏冰杯火了,杯子卻要進口?
-
統一回應“酸菜鼠頭”事件進展:消費者原發視頻已撤除
-
浙江海寧通報“食用油罐車駛入化工企業”:大豆油用于紡織助劑的生產
-
混裝罐車曾到陜西勉縣卸油,當地:該批豆油未流入市場,已全部封存
-
金龍魚、魯花、西王表態
-
國務院食安辦:成立聯合調查組,徹查!
-
購置大豆油是食用還是工業用?收貨方稱“尚不清楚”
-
河北省市監局調查油罐混裝事件
-
業內:個別現象,這是道德底線問題
-
廊坊、天津市監部門回應
-
卸完煤油就裝大豆油,中儲糧回應罐車運輸油罐混用
-
鹵羊頭里吃出草?官方通報:情況屬實
-
使用過期原料,茉酸奶門店被罰7萬元
-
-
· 食品安全 ·
隨著中國的經濟起飛,國民生活得到了長足的改善,然而GDP的快速增漲背后也存在著不少問題,其中食品安全便是日益突出的一個。有毒奶粉、地溝油、塑化劑一個接一個驚悚案例使得普通人越發擔憂起自己能不能吃上“安心飯”。如何應對好食品安全問題,將是我們整個社會的長久命題。
-
官方通報“蜜雪冰城員工在水池洗腳”
-
中消協發聲
-
六部門明確:生產過程不允許添加防腐劑
-
破防了!螺螄粉被曝使用增臭劑?
-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公布
-
市場監管總局部署嚴查3·15晚會曝光的市場監管領域違法行為
-
安徽阜陽:三家涉事食品企業法人代表已被公安傳喚
-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出手、當地市監局回應
-
淋巴、腺體肉眼做梅菜扣肉預制菜,生產場景觸目驚心…
-
市場監管總局:食品企業內部吹哨人實名舉報,最高獎100萬
-
寧夏靈武60余人就餐后出現發熱腹瀉等癥狀,涉事飯店停業整改
-
香港暫停進口美國部分地區禽肉及禽類產品
-
針對“鼠頭鴨脖”等,國務院食安辦約談兩地政府主要負責人
-
廣州一小學用凍肉?相關部門介入,涉事公司回應
-
比預制菜更可恨的,是承包學校食堂的“小舅子”
-
內蒙古大學食堂用鴨肉冒充牛羊肉,被罰27萬
-
云南一高中多名學生就餐后送醫,老師否認后教育局介入
-
澳門特首禁令生效后,首次查獲兩批禁止進口的日本宮城生蠔
-
中國鹽業協會:當前以海鹽為原料生產的食鹽是安全的
· 山東鹽業協會發聲 -
銷往飼料廠的死龍蝦流向餐桌?涉事公司停業配合調查
-